山东是教育大省,好的大学都分在济南和青岛,哪个城市的高校教育资源更好?

漫步光阴


济南高校:

211、985:山东大学。

双非一本: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青岛高校:

211、985: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航青岛校区(2021年本科招生)、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2021年本科招生)。

双非一本: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康复大学(2020年招生)、央美青岛校区(2021年招生)。

青岛高教已经超过济南。

在十年前,山东省最好的985和最好的双非院校都在济南,分别是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

然而这十年也是青岛高教发展突飞猛进的十年。山东大学高标准校区在青岛建成。而青岛大学也在多个大学排行榜单上逆袭山师,成为山东双非院校排名最高的大学。无论211数量还是普通一本数量都反超济南。并且在2021年形成5所211(含校区)的格局。

有些人对于校区和分校的概念容易混淆,这里科普一下。分校通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质办学,或为院校子公司办学,或为公私合营,其性质是第三级学院,授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自己的,跟挂名总校毫无关系。

校区则和本部平级,师资力量、院系设置是按照本部规格打造。比如山大青岛校区的院系是由济南直接搬迁过来的,连老师带学生和教学设施等一起用专列拉到青岛来的。另外哈工程和北航也已经宣布,青岛校区的主要院系会由本部直接整体迁移。

因此校区被很多人跟分校混为一谈,纯属常识性错误。


城市发展报告


山东最好的高校有,山东大学(济南),中国海洋(青岛),中国石油(青岛),北京交通(威海),哈尔滨工业(威海),哈尔滨工程(青岛),北京航空航天(青岛),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哈工大、哈工程、北航同属工信部国防七子。

省属院校前四强 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山东科技,山东师范。省属高校里,山东农业是唯一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作物生物学),山东师范是唯一有研究生院的。这里奉劝一下考研想报山师的,可以考虑一下东北师范或者天津师范,别全往山师挤。

医学类和法学类是就业重灾区,“化学、生物、材料、环境”号称“四大坑”。师范类院校一大堆,就业也一般。农业类由于每个省最多两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男生尽量首选工科,数学不好的,再考虑其它。家境贫困的,可以考虑山师的免费师范生和山农的免费农学生。女生一般对工科没兴趣,不知道怎么选专业,这里给女生推荐几个就好就业的专业(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食品、园林、茶学、烟草、葡萄酒)。


勿忘初心218040068


10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时候报志愿,在济南和青岛之间做选择,脑袋中对济南还不错的高校的印象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警察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命名的牌子大学非常多。

而当时,能想到的青岛的高校,最好的只有中国海洋大学,比山大逊色一些。还有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石油类的学校并不吸引我(虽然是985),另外就是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大多是“青岛”头字的大学,排名在全省并不靠前。

胜负很明显,作为省会的济南实力不凡,我就果断选择了济南,山东大学。

10年后,重新对比济南青岛,好像变化还蛮大的。

起码从山大来讲,2016年山大青岛校区正式招生,青岛因为山大的回归,在高分生中的印象中已经改变。

更何况,近些年,青岛频频爆出“青岛高校朋友圈又扩容”的新闻。青岛的高校力量,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知名大学来看,青岛已经让济南刮目了。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2017年山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分别为: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由于山大的双重身份,驻青高校共有6所,驻济高校则只有3所。

我们来看看济南青岛普通本科对比。

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对比

济南(17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青岛(5所):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省属民办本科院校对比

济南(4所):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山东现代学院;

青岛(3所):青岛工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另外,青岛在引进高校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在青落地高校达31所,名单如下: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和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校区及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及青岛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及大学生艺术创业园,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金融科技产业研究院、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海洋健康食品研究院,北京大学(青岛)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城市管理青岛研究院和中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校区,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德双元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联合国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普华永道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青岛金融研究院。

这样看来,济南的选择更多一些。

注:部分信息来源摘自山东商报

(qing)


齐鲁壹点


以前是济南,现在肯定是青岛更好!而且青岛的潜力更大!

一、985高校

山东985高校一共就两所。

第一高校当然是山东大学,即原来的国立青岛大学(你没看错,民国的国立青岛大学就是现在的山大,后来搬到济南)山大本部在济南,但现在青岛开了分校,即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在即墨区,依山面海3000亩呀,学校建设非常现代化,计划在校生过万。

第二高校是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以中国开头的,海洋类专业第一高校,也是985系列高校中最具专业特色的高校,海大所有校区全部在青岛,而且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科学研究室,国家深海基地等融为一体。

综上,两所985高校,一所全部在青岛,一所三分之一在青岛。

二、211高校

山东一共3所211高校,除了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还有一所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的主校区就在青岛(原来在东营,现在已经几乎全部搬迁至青岛)在青岛的西海新区,也是依山面海。

综上,山东全部的3所211,两所全部在青岛,一所在青岛有分校。


三、省属高校

省属高校,济南这面代表性学校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青岛这面则有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大学等。青岛济南几乎差不多。

根据最新山东省大学的排名,位于青岛的省属高校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都是前十名的高校,而济南这面省属高校只有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入选了前十名。

综上:省属高校中,青岛的高校相当强势,基本和济南旗鼓相当,甚至略略胜出。

四、名校分校

青岛在引进名校分校这方面以绝对优势冠绝整个山东。甚至可以说,青岛一个市可以单挑山东其他的16个城市之和,还能以绝对优势胜出。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目前已引进的名校分校或者研究院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等。

而校园规模较大的还有:

1、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分校,面积2000亩

2、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面积600亩

3、中德双元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面积700亩

4、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面积2000亩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面积2000亩


所以,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省属高校,还是名校的分校和未来高校的发展,青岛都是山东最强的。况且还有中国能源大学以及中国康复大学有可能落在青岛,当然目前还只是传闻!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作为山东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说山东是教育大省,应该也没错,但是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大省,这一点从每年山东的高考分数既可看出,同样的分数在其他省份可能是一本,在山东可能是个专科!当然这都是逼出来的,毕竟山东学生太多,而真正水平高的大学又不足,而现在是各省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是倾向本省的,所以导致竞争异常激烈,也就有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大省之说!



再说说大学,教育大省的叫法来源于高中的竞争激烈,而高中的竞争激烈源于,高水平大学数量不足。211院校,全山东只有3个,中国石油,中国海洋,山东大学,而放眼全国,并不占优势!当然近几年,地方高校水平也增长很快,比如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等,这也让我们山东人看到了希望!


至于青岛和济南的比较,我更倾向于青岛,因为近几年青岛本土大学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也非常明显,如青岛理工的建筑、土木等,青岛科技的化工等等,在全国优势明显!而且青岛还引进了省外院校,如复旦,中央美院,北影,上戏等,也为青岛加了不少分,这可能也与青岛的位置优势有关!

好了,观点仅代表本人,如有异议,请赐教!


春风下的杨柳


山东是教育大省,好的大学都分在济南和青岛,哪个城市的高校教育资源更好?目前来看,青岛的教育资源多源自于省外引进,济南的教育资源多发自于山东本省。济南的本科院校数量多于青岛,青岛的高层次院校研究院多于济南。

立足山东省内,如果济南和青岛天天互撕,学不会理性思考,地域嘴炮天天打,那结果只有一个:谁都别想发展好。

而如果保持目前两市的发展步调不变,未来缪老师更看好青岛的高等教育(实话实说,并不是因为我常住青岛,才会这么说)。以下我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来帮你认识济青两所城市的高等教育。

(缪老师拍摄的山东大学)

一、过去

济南是山东省会,青岛是经济龙头,两所城市本身是互补关系,可是时下偏偏就是好多人互相看不顺眼,今天我怼你,明天你骂我,反反复复,眼睛只看到脚底下的一亩三分地。

从高等教育角度看,济南的本科院校数量更多,像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等等,比较集中的位置在长清大学城和章丘。

青岛的本科院校数量没有济南那么多,除了2016年兴建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之外,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等院校,除了在黄岛区比较集中之外,其他大学散落在崂山、市区、城阳等地。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二、现在

从近几年开始,青岛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频频出手,引进省外的高等院校,能把本科放过来当然好,不能的话,先来研究生院,再商量本科的事也可以。

在全国来说,挖掘大学的动作之猛,恐怕只有深圳超出了青岛,所以在高等教育界也有了“南深圳、北青岛”只说,那么为什么要挖高校呢?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想要维持行政地位,除了政策导向外,首先要靠经济支撑,能够对经济进行有力支撑的,自然非人才莫属,而产出人才的,当然是高校。

当然,不得不承认,大力挖掘高校也未必就一定见效快,纵观全国各地,在2017-2018两年,有多少城市出台了引进人才的户籍相关政策?对于各个城市来说,付出的是优惠政策,收获的是本地的可持续发展。

从现在对待高校的态度来看,青岛明显是更加开放的那一个,济南则是比较保守的那一个。

(缪老师拍摄的山东科技大学)

三、未来

2018年,农历新年过后,山东最大的新闻是什么?是“山东落后了”。“山东落后的不是增长率(2017年7.4%的增长率还是可以的),而是增长方式;落后的也不是GDP,而是创造GDP的经济环境;落后的不是山东人,而是山东的官;落后的不是不努力不勤奋,而是努力和勤奋的方向;落后的不是科技的应用,而是科技的创造。”这话谁说的,山东人都知道。

而我想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科技的创造是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对吗?未来哪一座城市在这个领域会更占优势呢?第一取决于城市对于高等教育的态度够不够开放,第二取决于城市本身对于人才(教师、高中生)的吸引力,第三取决于城市的就业平台、创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缪老师为什么更加看好青岛呢?一是目前对于高校的态度更加开放,二是当下对于高中生,尤其是山东省外高中生的吸引力比较强(可以对比一下综合实力相仿的两地高校,生源质量也就是高考分数)。

不管是济南,还是青岛,在高等教育发展上,都有可以借鉴的城市,济南可以去看一看合肥,青岛可以去比一比深圳。与其天天互撕,不如站在更高的维度上面,互通有无,为共同打造山东的教育而努力,奋起直追!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缪老师妙笔生花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铁道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新乡医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许昌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黄淮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安阳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都是河南的好大学🔥


那就是以前我注册的


山东是教育大省,但绝对不是教育强省。山东教育的大在于学生体量大,而山东教育的弱在于高等教育的弱。这一反差,使山东学生成为最苦逼的人群。

要我说,放在全国范围来比,济南和青岛的高等教育都比较落后,至少与山东省东部大省和青岛市作为准一线城市的定位并不匹配。学校是不少,但发展很一般,而且并没有止住颓势,甚至有越来越落后的趋势。

从内部来比,这些年山东省属院校的进步要大于部属院校,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观念的转变。这些学校基础是有的,前几年省里绑的太紧,现在逐渐松绑了,学校自然就起来了。举个例,前几年省属院校每年进人要等省里的指标,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人才,结果指标下不了,或者等不到指标下来就走了。还有职称评审的问题等等。一旦破除了束缚,高校的发展还是会很快的。当然,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这些高校也存在尾大不掉的问题,彻底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也和地方政府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地方的教育管理水平、城市开放程度、城市经济水平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仅说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济南这个地方,外地人不太能一下子喜欢上,更不要说定居了。青岛借海滨城市旅游城市的名誉,从口碑上就比济南高出一大截。近年来,青岛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在山东绝对算是领先的,包括引进高校、引进院士,提高毕业生待遇、提高博士后待遇等等,这些政策对海大、石大、青大、青科大、山科大等高校帮助很大。相反,济南支持山大在章丘建校、成立新齐鲁工业大学等,虽也做了事,但理念还停留在十年前。

从目前来看,青岛的高等教育已领先于济南,过几年,这种差距可能会更大。


高校人才真经


首先,感觉你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有点不科学。选择高校,应该首先根据你选择的专业,看哪个高校的专业和师资更强,而不是以城市为标的。


既然你问了,那就就问题论问题。

济南目前在经济水平、城市环境、就业前景、文化氛围、开放程度、科技和学术资源等方面,跟青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而且,济南有几所高校都搬到了所谓的“大学城”,一在长清,一在章丘,都是在偏远的郊区,这两个大学城十几年了,现如今看来,大学城对提升当地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基本未见成效,而且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极大减少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大学不仅是求学之地,更应该让学子们学会以后如何适应“社会大学”。

所以,如果非要根据城市选择的话,建议您去青岛。

当然,济南也不差,正在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也欢迎您求学就业安家济南,投身大济南建设事业中。


驴友书虫


山东的教育一直是大家所经常谈论的话题,因为山东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是山东省相对于全国来讲一流高校的数量比较少,基本上也就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三所高校在山东省排名前列,剩余其他高校,都差不多属于普通高校,或者说属于省内一流高校,区域知名高校等。



如果仅仅是从一流高校的数量上来看,青岛市目前因为石油大学从东营的搬入,已经超过了省会济南的一所。但是,高校资源不能仅仅凭借一流高校就可以对比的,毕竟各个省份所有高校资源当中,一流高校占比都很小,大部分还是靠一些区域知名院校,甚至是专科院校,来容纳省内学子。

熟知山东教育的人基本上都听过,一句老话叫做南齐北燕,说的是当年我国比较知名的两所高校,有南齐鲁,北燕京的说法,也就是所位于山东的齐鲁大学和是位于北京的燕京大学。后来两所高校分别被拆分划归于不同的大学,齐鲁大学主要是并入了当前的山东大学,而燕京大学主要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继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高校文化底蕴当中山大还是很深厚的。

最后个人认为,山东的高校资源,不管是济南还是青岛,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基本上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课程,选择一所高校,重要的是一个学习的经过,未来踏上社会,高校可能仅仅是开始的敲门砖,但是经过5年10年或者15年以后,基本上所有的发展都是要靠自己本身的能力。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