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水稻我国农业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我国大多数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需求量巨大。安徽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是粮食生产大省。由于国家对农业的相关利好和政策,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一直比较稳定并有小幅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但在水稻的种植方面,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水稻直播面积不断增加,种植机械化程度偏低;单产不稳,稻米品质档次不高,农户效益不高。因此,研究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对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水稻实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水稻的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1、实用高产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水稻生长受地区自然降水、水利灌溉、土壤条件等影响较大,因此,水稻品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及土壤特性进行选择,在安徽一般选择以早熟或中熟品种为主。同时,水稻品种的选择要注重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

1.2 种子处理

水稻品种选定后,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处理可用2种方式进行。一是物理处理。为提高种子的出芽率,首先应选取好的天气,对稻种进行晾晒和筛选,去除稻种中的杂物,保证稻种纯度,尽量选取颗粒饱满、无损坏的种子,以确保种子的出芽率。二是药物处理。前期对稻种进行药物处理是为了降低水稻生长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选取与稻种相应的药物加水进行喷洒或浸泡,或者将药物与种子一起搅拌均匀,杀虫药物附着于种子表皮,可有效降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2 播种

2.1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温条件,选择气温5~10℃并稳定时进行播种育苗。气温较低时,可用地膜覆盖或温室进行育苗。根据常年气温条件,安徽单季稻一般在5月份播种,早、晚稻分别在3月和7月,秧龄30d左右。

2.2 播种量及播种方法

播种量,杂交水稻二次移栽的,一般播量7.5kg/hm2;一次移栽的,播量15~22.5kg/hm2;水直播的,播量37.5/hm2左右。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壮苗。总之,播种量要严格控制,不能过大,稀播对壮苗和防止立枯病都有利。播种方法,目前播种方法有2种,直播和移栽。直播由于不易控制,容易发生草害、倒伏等,制约产量的提高。移栽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产量。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3、秧苗期管理

3.1 水分管理

旱育秧采用喷雾喷洒,一般在黄昏进行,中午温度较高,不适宜进行水分补偿;水分补偿要适度,不能过多或过少,以土壤浇透为宜。水育秧管理,主要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苗床水位过高。在安徽地区不论是旱育秧还是水育秧大都要覆盖地膜,要注意观察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会导致烧苗,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发芽出苗。薄膜水育秧,从播种到“一叶一心”期,应采取密闭保温方式;但在晴天时应注意温度过高烧芽,一般在温度>40℃时应立即揭膜降温。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3.2 施肥

一般旱育秧在苗床整理时基本都施加了基肥,完全能够满足育苗期秧苗的营养需求;而水育秧则需要追肥。总体说来,育苗期的施肥管理要视秧苗生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旦幼苗出现落黄或生长缓慢的情况,应及时追肥。追肥一般以尿素为主,施肥量不宜过大,施肥后应立即浇水,稀释肥效,防止烧苗。

3.3 病虫害防治

由于前期对稻种进行了处理,苗期较少发生病虫害。在日常幼苗管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早发现早防治,选取相应的药物进行喷洒。应特别注意,喷洒药物后不能立刻覆盖地膜,否则会导致药物烧苗。喷洒药物一般选择黄昏进行,避免高温烧苗;药物喷洒后揭开地膜,第2天再根据温度决定是否覆膜。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4、田间管理

4.1 科学施肥

水稻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生长期间要保持足够的营养以支撑水稻的发育,科学施肥至关重要。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不尽相同,具体每个生育阶段的施肥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目前,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专用肥,可根据水稻生长发育阶段的进行具体选择。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4.2 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充足的水分。水稻幼苗移栽后,植株开始快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加大,一旦出现严重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尤其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这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水分缺失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应当注意及时灌溉,保证水稻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4.3 日常管理

水稻移栽后,应加强对稻田的日常管理。一方面,检查移栽后是否缺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另一方面,注意及时除草,草害发生严重,会影响水稻产量。除草方式有2种,一是人工除草,在除草过程中要注意对水稻植株的影响;二是药物除草,除草时要注意用药量以减少药物残留。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5、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广、危害大,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降低稻米品质。防治方法应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结合治虫适时辅以药剂防治。白叶枯病,选用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物防治。稻矮缩病,防治传毒介体昆虫是关键。稻恶苗病,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进行防治。稻纹枯病,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5.2 虫害

水稻主要的虫害有螟虫、稻飞虱、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等,防治原则上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以物理防治为主,如田间安装灭虫灯等,一方面节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控制药物残留,从而提高稻米品质。

5.5 及时收割

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有利于提高产量。一般水稻田中有9成以上的植株出现茎叶变黄、籽粒变硬的情况,并且表现出品种籽粒本身所具有的色泽后,就可以进行收割。早稻一般在7月下旬、中稻在9月中下旬到10月初、晚稻在10月底到11月初进行收割。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6、结语

在水稻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掌握其生长规律,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及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科学的育苗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水稻高产种植时,要注意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病虫害防治,降低农药的使用量,确保水稻质量安全,在高产的基础上提高稻米品质。

水稻实用高产种植技术,学会后收获颇丰,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