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荆州,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魅力监利


我是湖北人,湖北黄石的。离荆州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年轻的时候,在国有的纺织企业搞工会工作,省纺公司每年都要组织各个大企业到各个地市的企业开会、交流经验,经常去荆州那边的,那时沙市还在,是个轻纺大市,荆沙棉、沙棉、沙三棉、沙市床单厂都很有名的,企业也办得很大、很好,那时的沙市也很繁华的,还有沙松冰箱、活力二八、沙隆达都相当不错的。

那时的荆州地区和沙市市是分开的,荆州地区专署驻地在江陵县,开会的时候,还特地组织去了次荆州古城参观,都说紫禁城巍峨雄伟、历史悠久,都说西安古城墙风华绝代、汉唐古风,其实,荆州古城也是保存相当完好的,而且灵秀挺拔、蕴涵丰富。

然后呢,其实“荆”和“楚”意义差不多的,都是一种植物的藤条,古时候,荆和楚都是说的荆楚大地、说的是楚国。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荆楚一带是古时华夏土地上唯一的能够跟黄河文明、中原文明被包容、相抗衡的长江文明的发源地。而现时荆州一带,也就是楚文明的老家和楚国强大时期的核心区域了。楚国涵盖的范围最大的时候,不仅固守了荆蛮之地,而且还问鼎中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还尽得了吴越之地,成为春秋一霸。

荆州还是长江流域水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的转折点,所以,水域面积大、水流急、水患也多。三峡大坝没有修建起来之前,荆州一带的防洪是历朝历代历年的大事,荆州水患、年年担忧、载载防洪、不堪其悠。

荆州还是鱼米之乡,是湖北的腹地,是三国时期名城。

其实,真正的能够代表湖北人口音的就是荆州人的声音。黄冈带点安徽、江西的味道,襄阳那边的话跟河南扯也扯不清楚,十堰那边又是秦岭山脉了,又有些陕西风格了,恩施话完全就是四川、西南口音了,唯有荆州话才是正宗的湖北话、湖北最有代表性的语言味道了,而且荆州话还辐射到了湖南的常德,常德很多人都是荆州口音的。


坐看云起于此时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看名人传记,提到荆州我想到的自然是荆州的名人,尤其是开国将军,如贺炳炎、杨秀山、成钧、黄新廷、王尚荣等等,但是我首先想到的却是拿到五枚一级勋章却仅授衔少将的谭友林。

谭友林是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出生于1916年,是个有文化的干部,多从事政委工作,红军时期就是师级政委了。参军时,因为年龄小差点与红军失之交臂,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终于达成心愿。进入军队的谭友林虽然年龄不大却作战机智勇敢,曾经活捉过敌军师长张振汉,立下过很多战功。

他长征时,谭友林患重病差点病死在路上,残留在身体内的子弹两年之后才取出来。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过旅长、军分区司令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野战军师政委,参加了很多战役战斗。

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参战部队很多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有些还鲜有败绩,比如美骑一师就是个一百六十多年来从没有打过败仗的王牌军队,不过在云山战役中美国这支军队却吃了大亏,有几个团被志愿军全歼,吃了败仗,而谭友林正是参加此次战役的39军副军长。

谭友林将军看淡名利,依照他的战功和资历,应当可以授衔中将,包括王震、李达等人在内的战友曾经联名向上级写信请求重新考虑谭友林的军衔问题,上级也找谭友林谈过话,但是谭友林谢绝了。他认为自己现在有孩子有军衔,而自己同期的战友很多都已经牺牲了,自己有啥不满足的呢。

谭友林一共获得过一级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红星荣誉勋章、八一勋章以及朝鲜颁发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这在开国将军里面也是少有的。谭老将军军功卓著却又看淡名利,是位值得尊重的荆州人!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因借荆州不还从而被人诟病至今,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刘备借荆州不还?



刘备借荆州不还的背后是不是有何难言之隐呢?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就是这样描写,周瑜千辛万苦打跑曹军,结果为人作嫁,城池尽被诸葛亮偷袭占领。其余江南四郡,兵力空虚,也是手到拿来。周瑜被气得吐血,小说中周瑜说:“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换成我,也要吐血也。 刘备借口地盘小,容不下人马而向孙权借荆州(主要是江陵一带)。刘备占据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说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会容不下刘备的区区人马(当时顶多也就5万)。 实际上,由于江陵在孙权手中,刘备向益州发展就无路可行(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最大目的(当然还有其他好处)。



以后,果然刘备凭借荆州为基地,西进占据了益州,北上不断攻击襄阳。可是同时也威胁到孙权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吕蒙偷袭荆州的后果。 所以,人口众多的南方四郡实际上不如半个南郡的意义重要(另外半个在曹军手里)。 所以荆州(江陵)对于东吴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刘备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刘备满足于终老南方四郡则不重要),相对来说对于暂时无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再说,荆州是13州中排第二的,况且又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在世的时候就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因为荆州辖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七郡115县。 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1、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2、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轪国、鄳县、平春。 3、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邔国、中卢、襄


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4、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5、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6、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7、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这么好的地方,刘备怎么能还给人家,况且荆州不是孙权的,诸葛亮曾跟刘备说:荆州利尽南海,西通巴蜀,东联吴会,此用武之地,是老天给将军的,然后在荆州站稳脚,西攻益州,夺了西川54州和汉中,在与东吴联合,吞并魏国,在灭吴国。刘备去西川要是没有根据地是很危险的,如果兵败,还可以逃回荆州,但是没有根据地就四海无路。


刘备夺了西蜀,鼎盛时期的地盘是从荆州,益州到交州的西北。可是关羽欺下傲上,要是答应了孙权的求婚,荆州不就如磐石之安吗? 况且刘备不还荆州还有另一个原因,刘备亲统大军出汉中,关羽的荆州兵出洛阳,俩面夹攻魏国,诸葛亮6出岐山失败的原因就是被敌人先知觉,荆州北面是襄阳,关羽死后。诸葛亮完全可以叫魏延带兵攻占襄阳,再一举拿下洛阳,如此,魏国首都不保,魏国大片地方都归西蜀的。



总之,荆州是刘备不可缺少的战略要地,可是天公不作美,荆州失了以后,蜀国只剩益州这块地盘。


历史的循环


提到荆州,首先想到的是汉地古九州之一,它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是楚国的都城,其次便是三国时期,与荆州相关的故事。《三国演义》曾多次提到荆州,例如:“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


荆州的地理位置

荆州,是湖北省的地级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690万(2017年)。荆州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平均海拔为20-50米。荆州境内水网密布,河流交错,水系发达。北可达河南省,南可下广州,东可进入江苏,西可以进入四川。所以荆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名副其实的“用武之国”。但荆州易得,也容易失去。受制于平原地带,并无险可以守,抵挡不住大规模武装部队的进攻,因此,荆州更适合作为一个战略缓冲的地带。


荆州的历史人文底蕴

荆州有千年的建城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文化古城。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10年,因轻敌疏忽大意导致荆州三郡失陷,由是诞生了;“大意失荆州”这个历史典故。

关羽的忠,义,仁,勇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汉民族崇拜的精神形象。我们拜关公,并且把他封为与孔子齐名的“武圣”,正是因为关羽所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所敬佩的精神层面的道德水准。

在西方,往往把神人格化,西方的神是有欲望的 ,他们有情欲,有为其自私的一面。而中国则是把人神格化,他们是没有欲望的 ,是无私的 是满足信众的要求的,更可贵的是将人的所求变成神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

荆州古代出现了一大批的历史文化名人;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爱国诗人,《离骚》,《九歌》,《天问》的作者屈原,唐代诗人芩参,大明朝首辅,推动万历中兴之治的张居正,以及清代从荆州声名鹊起的“公安三袁”。


荆州的经济


荆州在古代不仅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更是楚国经济重镇,即便是明清时期,荆州也是在当时比较富庶的南方城市之一。荆州是《马关条约》被日本政府要求清政府给予通商的口岸之一。



到了解放后,荆州是当时湖北省内非常重要的日化产品的生产基地,荆州下辖的沙市,曾经生产了很多拳头型的产品,例如;荆江牌热水瓶,鸳鸯牌床单,活力28洗衣粉。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荆州逐渐被宜昌,襄阳,等隔壁市反超,荆州因为水系发达以水路运输发家致富,而后来周边各市都已经通了火车,水运运输的优势已经不再了

更重要的是上世纪进行的荆州和沙市合并的政策,使得沙市的经济自主权都没有了,经济没有活力,特别是当时的政府运用了一批不懂得经济的人,使得荆州的发展现在远远的落后。


1998年那一场席卷荆襄,刺痛每一个湖北人的特大洪水,也考验了荆州的生存能力。荆州地处江汉平原,容易遭受水患的侵袭,水患的影响使得灾后,很多的企业都迁离了沙市,荆州的经济于是持续衰退,落后于宜昌,襄阳,孝感等周边的城市。

结束语;

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受制于上世纪90年代没有抓住好的历史机遇,在发展上,产业结构上落后于周边的城市。但荆州将会在长江中游经济产业带得到武汉特大城市的外溢效应,未来或许有一些作为。









子非魚


我会想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政治改革家,万历时期任内阁首辅,以推行“万历新政”闻名。他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后,代高拱为首辅。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位大政治家,16岁中举,23岁高中进士,著有《张太岳集》等。


慈善文化研究


提起荆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云长大意失荆州。

这一段历史被《三国演义》给描写的跌宕起伏,有给人无尽的思考。刘备派关云长镇守荆州。这块地盘是刘备赖过来的,孙权一直耿耿于怀,昼夜筹划夺回荆州,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连自己的妹妹都打进去了也没讨回来,反而让诸葛亮用“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狠狠讥笑效了一番,也加速了周瑜的死亡。孙权对此一直无法释怀,所以对荆州势在必得。

关公坐镇荆州,并没有闲着,为了抵御外敌,他也想了一些办法,沿江修筑烽火台,但是这些都是技术和物质防范手段,他没有把最可靠最有效的反方手段调动起来,那就是荆州百姓。

在荆州的时期,关羽没有收拢民心,没有干什么对老百姓有利益的事情。其实在这方面刘备已经为当时的军阀卓除了榜样。但是关羽并没有领会,只是简单地思考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在政治上他没有什么作为,导致当地百姓对他没有什么感情,更谈不上信赖和支持。离开了老百姓的支持,关羽的统治基础是及其脆弱的,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选拔人才、训练军队这方面做得也很不够。军队没有得到有效地扩充,也没有网罗到勇冠三军的大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没有明显的提高。以至于面对曹操的大军时,关羽还要亲自出马迎敌,这对于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来说是很不合适的。关羽一直想着自己的名位,先是要和马超比武、后来又觉得和黄忠同列是自受了侮辱。面对东吴的求亲,关云长只是简单的叱骂,而不会委婉地拒绝,驳了东吴的脸面,更加破坏了孙刘联盟。可见关云长没有远大目光。

如果,关羽能在荆州广施恩信,收揽民心,那么荆州的江防就不仅是关羽的几座烽火台可比的了,而且即使后来吕蒙偷袭成功,当地士兵也不会轻易逃亡。如果,关羽能够延揽人才,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那么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必亲自出马,只要派一员大将即可,自己在荆州居中筹划,往来接应,同时与刘备建立有效地沟通联系,那样的话他的回旋余地会更大,力量会更强。不会出现腹背受敌,进退两难最后遭擒遇害的悲惨结局。

所以,关羽大意失荆州,实在是教训深刻。


江南不缺水


提到荆州,我首先想到的是荆州古城,那里曾经是我少年求学的地方,建校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的母校--湖北省荆州中学。那里还有我久久思念的师长和校友,是我魂牵梦萦一个甲子的地方。

禹分九州、始有荆州。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迁都于郢,都400余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设置荆州刺史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荆州大地上上演过刘备借荆州、关羽失荆州的传说和故事。……

俱往矣,往昔的历史难掩今日的辉煌。今日之荆州,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三年不呜、一鸣惊人”的进取精神的鼓舞下,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新荆州。


老熊173806239


提到荆州,我首先会想到的是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三国。

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但一本《三国演义》,120回其中72回提到了荆州或者发生在荆州。

当然,三国演义时的荆州与现在的荆州不是一个概念,三国未分之前,荆州北到南阳、南到长沙,东到武汉、西到宜昌,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了。

后来赤壁大战后,被一分为二,分属魏吴,治所在南阳和江陵,包括后来关羽治下的荆州,实际上吴荆州,已不包括南阳和武汉。

不管是汉荆州还是魏荆州、吴荆州,我们暂且不分,都是荆州吧,那么荆州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

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赤壁大战、水淹七军、大战长坂坡、夷陵大战、火烧连营、白衣渡江、单刀赴会、借东风、草船借箭、走麦城

这些故事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其中大部分发生地已不再今日的荆州。

荆州作为楚国故都,张居正的故乡,能让人想起的事太多。

到了近现代,还有“活力二八,沙市日化”。


灵山玛河


就想起了江陵,好地方啊,山高皇帝远啊,坏得很


挖了k


提起荆州我想起了两个人,屈原和关羽,这两个人没一个是善终的,一个跳江自杀了,一个被割了首级,楚国和蜀汉倒霉就在这两个人身上,现在却又立在荆州城边,荆州能发达起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