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生如一場筵席,死亡就是散場,唯有把握一點才不負此生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答案是,每個人終究會死亡。

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死亡,我們很難正面來描述,卻可以採用比喻的方式,來思考這一終極問題。

有哪些關於死亡的比喻呢?

下面就來介紹幾種,從中你會獲得不少啟發。

1 “死亡”猶如“太陽”

用“太陽”來比喻死亡,是因為人人都知道太陽的存在,但沒有人可以直接注視太陽。

如果你直視太陽,反而會感覺一片漆黑,因為太陽的光芒太強、太亮,會射傷人的眼睛。

所以,我們只能眯著眼睛,從側面去看太陽,或趁日蝕時,一窺究竟。

“死亡”就如同太陽一樣,我們做不到直視它,必須從側面去看,即從別人的情形去了解。

近些年,有很多人研究死亡前出現的所謂“瀕死經驗”,這就是人類試圖瞭解死亡而收集的材料。

2 “死亡”猶如“通道”

將“死亡”比喻成“通道”,這個畫面很多人並不陌生。

一些電影在表現死亡時,都會出現一條通道,有一道白色的光引領;

透過那條長長的通道,可以看見過去的親人與朋友前來相迎……

以死亡為通道,代表背後有一種信仰,相信人生尚未結束,而是透過這條通道前往另一個境界。

至於另外一個境界是更好還是更壞?

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還很難得到答案。


傅佩榮:人生如一場筵席,死亡就是散場,唯有把握一點才不負此生

3 “死亡”猶如“睡眠”

把死亡比作“睡眠”,這是蘇格拉底提出的比喻

人在睡眠中有兩種情況,一是睡著後會做夢;二是一睡不醒,不再有夢。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睡覺做夢,影響睡眠質量,所以常常感嘆,要是能“一夜無夢”,一覺到天亮那該多好!

而蘇格拉底認為,死亡即是一種睡眠。

在這種睡眠中,人完全沒有夢,並且永遠不用醒來,這豈非求之不得?

“睡覺”與“死亡”往往被聯繫在一起,是因為兩者在表面上相當類似。

當然,有些人比較幸運,睡覺會打呼,別人一聽聲音就知道他還沒死;

而有些人睡覺就讓人擔心,一點聲音都沒有,真不知他是否還活著。

比如剛出生的小嬰兒,睡著後毫無動靜,大人隔幾分鐘就趕緊去摸摸、看看,以免發生意外。

4 “死亡”猶如“散會”

有句話叫做: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是宴會,總有結束的時候。人生就像宴會,死亡就像散會。

我這幾年很少參加宴會,就是因為不喜歡散會的感覺,讓人悵然若失。

我常常會想起,年輕時在美國耶魯大學唸書的經驗。

我有一位老師,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

每年春節時,餘先生都會邀請學生到家裡過年。

有一年,我們總共十個學生到場,其中有華人,也有外國人。

餘師母燒了一整桌的菜,大家從下午六點一直吃到半夜十二點。

我們一看已是半夜,就站起來說:

“承蒙老師招待,實在是非常感謝,現在已經是深夜,我們也打擾太久,這就告辭了。”

餘師母這時說話了,她說:

“我燒了一天的菜,難道你們吃完就走了嗎?”

我們很不好意思,就請教師母,怎麼做比較好?

她說,六個外國學生可以先回去,四個中國學生留下來。

結果,我們四人就留下來,繼續陪老師和師母聊天,一直聊到第二天中午,師母才放我們回去。

師母說:“這個氣不能散。”

就這一句話,多年來我一直謹記在心。

身在異鄉,中國人能聚在一起的機會很難得,好不容易相聚一堂,就不想散會。

這段回憶使我深深感悟到:

當下,就是唯一要把握住的。

而“死亡”之於“散會”的比喻,則提醒我們:

人生就好像出席宴會一般,每個人這一生都要努力活得開心一點。


傅佩榮:人生如一場筵席,死亡就是散場,唯有把握一點才不負此生

5 “死亡”猶如“落幕”

除了“宴會”,還有一個比喻與死亡十分貼切。

即,人生像演戲一樣,而“死亡”就如同“落幕”。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乾坤一戲場,生命一悲劇”。

在人生的劇目裡,人類表面上是主角,實則只是玩偶而已,一切皆由命運主宰,這叫做悲劇。

人生都是要演戲的,無論你是販夫走卒,或是帝王將相,每個人在各行各業裡,各有各的發展,各有各的角色需要扮演,如此才能構成完整的社會。

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一個社會一定是集合了各個不同的角色,才能順利地運作。

因此,我們對自己的角色不要有成見,要肯定自己在這一生所扮演的角色。

社會不能缺少任何一種角色,不珍惜自己的角色,不好好去扮演,就是不負責任。

到了落幕時,每個人都需要做個交代,評估自己的一生到底將各種角色扮演得如何。

該怎樣扮演好自己一生中的幾種不同角色,並且在它們之間順利轉換?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需面對的問題。

6 珍惜自己所有

“死亡”聽起來像是可怕的痛苦與災難,事實上,它是所有人呈現生命特質的重要關鍵。

人生如果沒有“死亡”,一切價值或值得珍惜的東西就變得不必要了。

正是因為有“死亡”的限制,我們對於真、善、美才會特別珍惜。

“死亡”使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必須做出選擇,只有經過選擇得到的,才會使生命展現明確的意義。

經由上面幾種比喻,我們似乎對“死亡”有所審視。

但更重要的卻是,人類“知道”死亡,卻往往不“相信”自己會死。

所以,人們很少真正認真去面對“死亡”這件事,思考到底該怎樣度過人生。

人生有許多愚笨的行為,其中之一就是:失去之後,才後悔自己所失去的。

是時候調整觀念,加倍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