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傅佩榮:人生的真正幸福從哪裡開始?悟到它,就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有一個問題,聽起來有些抽象,實際上卻可能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懂得“如何”生活,但是未必明白生活的意義,也就是“為何”生活。

1 被既成觀念困住的人生

我們在學習獨立思考之前,已經接受既成的觀念與想法。

譬如,一個從小念書表現極為優異的人,在親友的羨慕與祝福中,遠赴美國取得學位,找到工作成家安頓,然後開始上班族的生活。

此後的歲月中,他的體會是平凡、單調、乏味、重複,心中雖覺空虛,但不知如何填補。

他是知識分子,不過,他所知道的是什麼?

是專業技術,是用於社會的能力,是與人相處的表面規矩。

他從未想過:

到底人生的真正幸福是什麼?如何安排人生,才是合宜的?

即使他認真思索,也未必得到答案。

因為他早已被社會上流行的風潮所困,身不由己地往前走。

2蘇格拉底的無知論

這種情況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今日特有的。

希臘時代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的無知。”

聽起來很有趣,但是他確實“一言驚醒夢中人”,使雅典許多人惶惶不安。

承認自己的無知,這並不是出自幽默的口吻,也不是故作謙虛之狀,更不是暗藏玄妙的道理,而僅僅是表達了“真誠”的態度。


傅佩榮:人生的真正幸福從哪裡開始?悟到它,就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任何知識都是相對的,所謂“相對”,並不是說它沒有根據,而是說它會隨著對象的條件以及主觀的角度而改變形貌。

這種現象在風俗習慣與行為規範中,屢見不鮮。

如果有人堅持自然科學的知識是普遍有效的,不妨翻閱科學史,就會悵然不語了。

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毋寧更是“是非、善惡、美醜”這些價值方面的知識。

我們稍加反省,就會認同蘇格拉底的“無知”理論了。

3無知是真知的起點

無知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我們需分辨三種“無知”:

一是,小孩子的幼稚無知;

二是,“強不知以為知”,靠半生不熟的知識過日子;

三是,發現知識的相對性,進而想要追求永恆真知時,心中所感受的無知。

蘇格拉底的無知,顯然屬於第三種。

覺悟生自困惑,所謂“不曾終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

若無追求之志,只靠約定俗成的模式過日子,則知與不知,又有何異?

知的目的,是建立主體與對象之間的聯繫,因此真知出現,必有合宜的行為。

譬如,當我明白財富的真正意義,就會以適當的態度去面對。

俄國一篇小說,描寫奴隸終年辛勞,只求賺得一片土地。

主人大發慈悲,對奴隸說:

明日清晨,曙光初現,你盡力跑一個大圈子,直到夕陽西沉,你所跑過的土地都送給你。

奴隸盼到這個難得的機會,自然全力以赴。

一天下來,既不休息也不進食,拚命奔跑,等到夕陽西沉,他跑回原點時,居然氣絕身亡。

原來,他所需要的土地,只不過是三尺乘六尺的一小塊而已。

生命與財富,哪一樣比較重要?

若無生命,財富何用?


傅佩榮:人生的真正幸福從哪裡開始?悟到它,就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4人生的真正幸福是什麼?

然而,生命不只是活著而已,還必須進行選擇、實現價值。

因此,我們又要分辨“什麼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答案是:德行。

只要知道“德行”的意義,人怎能掉頭他去?

蘇格拉底相信:有知識必有德行,有德行也必有知識。

一個人犯錯,是因為他缺乏知識,以假做真,以惡為善,等到行為後果出乎意料之外,再來悔恨不已。

在錯誤中學習,在教訓中成長,等到明白人生意義,已經垂垂老矣。

知識來自真誠反省,否則如何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別人可以教我一些具體規範,我也可以依樣畫葫蘆,但是若無內在覺醒,如何持之以恆?

所謂“知識即是德行”,主旨在於肯定人是知行合一的,以及德行是需要固執堅持,否則無從顯示人格力量的。

處於價值觀極度混淆的時代,蘇格拉底的想法至少揭示了一線生機:

若要判斷自己的知識是否正確,不妨檢討自己有無實踐的勇氣,以及實踐後是否感受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