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我面前是一本书,红色封面,上面的花纹如坚硬的岩石,又如柔软的土地。

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这是一位苏州的朋友送我的,眼下它已经是一本网红地域发展读本。不光苏州的干部读,上个月,南通举行市委理论学习会,与会人员发现,每个人座位上都有一本这样的“红皮书”。

南通当天的那场会主题鲜明:学习借鉴苏州发展经验,并为我所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则将此举动解读为,这是江苏“潜力股”南通向全国“排头兵”苏州隔江致敬、“全面学习”。

平心而论,这其实很正常。

苏州的“三大法宝”:“拼出来的张家港精神,闯出来的昆山之路,融出来的园区经验”,它们从来不是关起门来偷偷练习的“秘笈”,而是一手一脚干出来、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一段段经历。

任何城市只要想学随时都可以模仿,事实上这些年来,苏州的一些做法也往往被其他城市所效仿。

但关键是,这一颗颗“苏州时间”所凝结的珍珠,串起的并非是什么无法复制的政策、制度,而是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一种勇气,一种信念,一种定力,一种担当啊。

所以苏州是很难学的,这才造就了过去几十年的苏州奇迹。

但现在,苏州仿佛一下子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自我加压,与新任市委书记蓝绍敏的深度传导密不可分。去年年底,公号“苏州圆桌”做了一起专题《激情主政100天,“蓝”烧苏州火红年代》,细数了蓝书记到苏州之后的一系列行程,在高频的工作模式下,新任书记始终在关注着一样东西:

三大法宝。

张家港精神,昆山经验,园区之路。

是千年苏州敢为人先的时代标识,是明星城市最耀眼的三块勋章,而在新书记的眼里,也正化为一柄披荆斩棘、突出重围的利器。

有一组数据无法让苏州人忽视:2019年,苏州距离前面的标兵重庆还有4370亿GDP的差距,但和后面紧紧追赶的追兵成都已经只剩下2223亿了。现在的苏州已没有多少“老本”可吃。

在2008年的时候,苏州与深圳的GDP只相差1086亿。但在最近的十年中,苏州追赶的脚步明显放缓。到了2018年,差距已经扩大到5624亿。

曾经被苏州甩开一截的南京,也大有迎头赶上之势。坐拥省会优势,南京2019年的GDP已经达到14030亿元,年增长率为7.8%。

拿着“红皮书”致敬苏州老大哥的南通呢?其他不说,就说两点:第一,2020年是南通高铁的丰收之年,沪通铁路计划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南通与上海将实现38分钟连通。第二,南通新机场。机场,机场,机场。苏州人,你心里什么感觉?

实事求是讲,苏州人这几年是不是有点步子慢了?

一直在江苏GDP老大的位置上待着,是不是进取心也打折扣了?

不怕问题,怕的是不警醒,不自省,怕的是别人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化,自己反而淡化、丢掉,更怕的是知其所以然而不为,是在故有的成绩面前失去了继续前进、继续变革的勇气和动力。

怕的是官场懈怠,人心贪安。

所以,蓝绍敏的又一把火烧过来了。

3月5日,苏州召开2019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选在惊蛰节气开会,可见苏州的用心。欲惊者谁?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有评论道:于无声处有惊雷,与会者无不感受着“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

这场大会,带着一点锋芒。据官方媒体报道,一项通报结果十分引人关注——这次的考核评比,工作落后的四家单位被集体“亮”相。这还用说,肯定坐不住啊。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当年张家港的秦振华,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甚至怒斥一名局长:

因为你管的那一摊支不起来,我们全市得跟着你不能痛痛快快跑步!你想好没有,该怎么办?不吱声!那你就回家好好想想去吧!”

后来有人评价,秦振华当年不这么做,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干部中的一些旧习。张家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秦振华的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恐怕密不可分。

的确,在中国大家都知道,要干成什么事,没有一批好的带头人就等于空谈。

所以,3月5日的惊蛰之会上,在这个会快要结束的时候,蓝绍敏向全市党员干部公布了最后一个“彩蛋”,也就是苏州接下来要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个,对改革勇于探索、发展勇于担当、服务勇于创新,在夺取“双胜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每年拿出总额1000万元给予重奖

这个奖,不搞部门之间平衡,也不搞部门内部平衡,谁贡献大就奖励谁。

第二个,在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谁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苏州绝不会给他“留面子”,甚至不会给他“留位子”。

要采取有奖举报、市民暗访、外聘专家、记者采访等形式,凡是工作不实、作风漂浮的都要定期曝光,名额不受限制、类别不受限制、级别不受限制、区域不受限制,有一起曝光一起。

蓝绍敏特别强调,这个曝光台,谁也不准开后门,谁也不准说人情,谁做错了就问责谁。

第三个,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

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通报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企业不满意的负面典型案例,倒逼政策落实、服务改进、政策优化。

蓝绍敏说,这个制度,我们一定做到一有反映、马上就查;一经查实、立马通报;一经通报、必须问责。

总之要——

把“帽子”戴到有能力的人“头上”把“票子”发到干实事的人“手里”把“板子”打到做虚功的人“身上”

今天,我又看到一则新闻,再次被苏州现在的这种氛围所震动:

苏州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1+N”系列文件。

包括《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力再创火红年代的若干意见》这个管总文件和《关于更大力度推进干部交流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实施办法》《关于更大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打造干事创业热血尖兵的若干措施》《关于更大力度推动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若干措施》3个配套文件。

划几个重点的,干货的——

市县联动举办“年轻干部尖兵论坛”,拓宽组织部门跨层次发现优秀人才的渠道;

进一步畅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之间干部交流渠道,大力推进干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

大胆使用“四将”干部,即勇闯“无人区”、善解无解之解的“改革闯将”,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发展干将”,思想解放、敢于开拓创新的“热血小将”,经验丰富、想干事能干事的“攻坚老将”……

我也顺便摘录了官媒报道里的一些“金句”,这些话,确实让我十分感慨——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
强化“用户思维”,“客户体验”
用干部的3个基本要求,“解放思想用干部,担当作为用干部,公道正派用干部”
大胆起用担当者,敢为善为的干部就会大量涌现;关怀容错实干者,改革创新的干部才能勇往直前……

一点不错。有些人身上的那种自加压力和勇于争先的意识特别强烈,一放到习惯于“听话”和“执行”的某些地方,自然就显得另类了。

但是,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搞上去,说到底,就是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他们要始终坚持弘扬改革精神,支持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激励开拓者,没有点冲劲和闯劲,是绝对干不出名堂的!

有人经常把苏州和深圳做对比,两座“SZ之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极大的不同。

深圳,借势聚人;苏州,因人造势。

用蓝绍敏的话来说,苏州之所以能成为今日之苏州,最大的成就不仅仅在于经济数据,更在于广大干部群众在敢闯敢试、你追我赶的火热实践中形成了“最可贵的精神力量”。

“三大法宝”,不怕别人学走, 就怕自己弄丢。

那种响遏行云的雄心壮志,还有没有了?

最近一篇文章,最后放了一个“大炮仗”:

苏州的未来目标,应该是全国第五名左右。不仅仅是GDP,而是很多领域达到第五名左右,比如常住人口数量、城市建成区规模、轨道交通长度等等。

“说苏”说,长三角有两个城市,珠三角有两个城市,北方是北京。这五个城市(包括苏州在内),大概率会站在中国城市金字塔的顶端。

北上广深杭,北上广深宁,还是北上广深苏?

有意思,很有意思。

在网上,大家的反应亦很热烈。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这些大会甫一结束,官媒的留言区亦是一片热闹。这些话里,寄托着百姓对一座城市的期待。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而这座城市正在期待着一群奋起的官员。

最后,送上苏轼的一阙《浣溪沙》。无论是苏州人还是那些关注苏州的人,都看到了这座城市内心燃烧的熊熊烈火,而且还在越烧越旺。

那个我们熟悉的苏州,依旧是一个可以让梦想实现的地方。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蓝烧苏州,官场绷弦

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资讯、界面、网易、虎嗅网、钛媒体等平台,

覆盖商业财经核心受众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