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沉睡了這麼久,該射了

估值最低!漲幅最低!沉寂了這麼久,東風來了,該醒醒了。2月26日,中小創大跌,低位的基建出現異動成功護盤,是今年市場風格的第一次切換,3月2日,基建終於抑制不住了自己,化守為攻火箭發射,和新基建來了一場正面的PK,最終是雙贏!未來這兩條線路還會有持續性,這篇刀哥主要分析老基建。

疫情爆發,面對國內短期生產的停滯,外部需求的收縮。各地方政府開始密集推出重大基建項目, 7個省份重大項目合計投資約 25 萬億,2020 年計劃完成接近 3.5萬億。歷史上我們每次應對經濟危機,基建都充當了一個“救世主”的角色,這一次基建能不能救局?

『01、歷史上大級別的基建投資』

覆盤歷史上幾次重要的基建投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我們有過一次快速的基建擴張,1998年基建投資增速相比1997 年提升 14.7 %,刺激力度強但持續性短,但對穩定固定投資有不小的意義,但其後的兩年基建的投資增速都回到了10%以內。

2003年之後,我們的基建投資又迎來了高速擴張的階段, 2003-2007 年基建複合增速高達25%,其本質是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背景之下,內外需強勁共振帶來的,同期的GDP複合增長達到15%。此時的基建投資同時具備了充足的財政資金和健康的融資環境,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時期高速的基建投資並沒有帶來地方政府的槓桿率的提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我們的經濟增速也開始下滑,2008年四季度推出了著名的四萬億財政刺激。這個時候的基建投資已經從內生擴張演變成了槓桿驅動。

基建沉睡了這麼久,該射了

之後基建投資規模與基建資金來源的缺口也越來越大, 2017年PPP模式的項目進入落地高峰期,城投債發行規模顯著收縮,基建資金壓力加大,民企因為資金鍊斷裂暴雷不斷。不斷加大猛藥的注入,身體開始吃不消了,所以從2008之後的基建投資大多都是為了強行刺激,強託經濟,而不是剛需。所以近兩年的基建投資明顯放緩。


『02、2019消化利空,2020整裝待發』

2019 年,全國基建投資(不含電力等)增長 3.8%,與 2018 年的增速基本持平,低於市場預期。去年基建投資的增速低主要是這幾個原因:項目儲備不足,更多的是消化2018年的在建項目;政府投資意願不足;項目資金不足,雖然有8000億的專項債,但是用於基建的不到34%。

今年有多大的變化?2019年下半年的基建訂單增長很快,給了2020的高存量;基建資金面大幅改善,財政部提前下達 1.29 萬億專項債額度,政策還在不斷加碼。

資金面和政策面都在改善,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大不大?刀哥去年說過基建若干次,被瘋狂的打臉,可它就是不漲,再打一次我也不怕了。建築板塊目前的PE是9.9倍,歷史最低是9.1倍,目前PB是1.05倍,歷史最低是1.18倍,央企 PE普遍在6倍左右、國企10倍以內、設計龍頭10倍上下。

基建沉睡了這麼久,該射了

行業整體估值從2018年開始一直處於下滑,目前已經處於極致附近,內在原因是投資增速降低,PPP模式的受限,資產負債率太高。但幾個央企的業績並不差,市場一直在殺估值,並沒有殺業績,基建企業在手訂單充裕,業績也會出現穩增,部分企業還會有提速,在融資改善的條件下現金流也不差。建築板塊近期外在原因是市場風格導致的,目前很多漲幅過大的品種雖然賽道優質,成長性強,但一旦喪失了賠率,資金也會選擇暫時離開。而建材和機械長時間跑贏建築,水泥一直表現出超強的韌性和穩定性,機械領域中,挖掘機的需求一直保持著高位。

整體來看,基建都在按照好的預期發展,無論從勝率還是賠率來看都有著不錯的性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