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八里屯裕國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梁東成 衛輝慢生活

關注衛輝慢生活,美好人生從慢生活開始■ 讀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

新鄉故事:八里屯裕國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據《衛輝市地名志》載:明初由山西移民至此建村,因距府衙門八華里,又因常駐衛戊城防軍隊,故名八里屯。其實,關於該村的來歷,這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元朝末年,元王怕百姓反抗,下旨讓十五家共用一把菜刀,由朝廷派到這十五家的元軍頭目保管,到做飯時讓這十五家輪流使用,激起百姓不滿,各地百姓紛紛以月餅傳信,農曆八月十五一齊殺家韃,即這名元軍頭目,爾後或佔山,或下湖,或據寨,形成了一股又一股大小不一的農民起義軍。

朱元璋也起兵反元,但開始屢戰屢敗,讓元軍老是攆著屁股追,有好幾次都成了光桿將軍,差點被元軍逮住砍了腦袋。這一次,他又打了敗仗,殺出重圍後,只剩下單槍匹馬,渾身是傷,成了血人,一天一夜米麵沒打牙,逃過黃河,來到現在的汲水鎮八里屯這片地面時,已經半夜,而且下著大雨。他瞅前面有片黑糊糊的影子,來到近前,卻是一座廟宇。他下馬正要敲門,卻因疲勞飢餓過度暈倒在雨地裡。

不該死有人救。此時雨有點小了,廟裡的和尚化緣回來,見有人暈倒在門口,渾身是血,嚇了一跳,趕緊跑回廟裡,告訴了住持。

住持與眾人到外面一看,見是個行武打扮的人物,又見遠處燈籠火把火龍似的向這移動,分明是一哨人馬向這裡追來。住持不敢怠慢,忙讓眾人攆跑馬匹,將那個人抬回廟中,藏在神臺下的暗窖裡。

元兵追到,喊開廟門,進去四處搜查,卻什麼也沒發現,沒有辦法只好再向別處尋找。

元兵走後,朱元璋醒來,見一個布衣打扮的人坐在身旁,正向住持說些什麼。住持見朱元璋醒來,十分高興,那人也忙去燒火做飯。但那是正值兵荒馬亂,農民起義軍與元兵在這一帶拉鋸戰進行了好幾次,附近村莊剩沒幾個人,也沒糧食。那人找個些玉米粒、紅蘿蔔纓、白蘿蔔切了切煮了煮,盛到碗裡端給朱元璋喝。朱元璋一口氣喝了八碗,才停住嘴,問那人:“這是啥飯呀,咋真好喝?”那人微微一笑說:“這叫瑪瑙白玉靈芝湯。”朱元璋又問:“我這是在哪呀?”那人說:“這地方叫佛爺廟,在衛輝汲縣城西八里。”朱元璋記住了。

不久,朱元璋傷愈,卻不見了那人,問住持,住持說那人是當年進京科考時結識的一位朋友,與羅貫中、施耐庵合成為“江南三才子”,他知道你叫朱元璋,已走了數日了。朱元璋大驚:“莫非此人是劉伯溫?”主持說:“正是。你若得此三才子中的一個,奪取天下易如反掌。”朱元璋後悔不迭。這才有了後來朱元璋親自上馬邀請,派人把劉伯溫用轎抬了幾百裡抬到南京,當了軍師的故事。從此朱元璋擺脫了屢戰屢敗的陰影,消滅了陳友諒,大敗張士誠,討平方國珍,剷平一股一股割據勢力,最後北伐滅掉元朝,建立了大明。

朱元璋登基後,念念不忘在衛輝城西八里被救,並且在這裡第一次見到劉伯溫,劉伯溫為他煮湯的情形;念念不忘住持為他舉薦才能,使他從此反敗為勝的情景。他認為這裡是他的福地,傳旨首先重修他當年藏身的廟宇,重塑金身,親自為該廟起名為裕國寺;其次讓山西移民在這建立一村,並起村名八里屯,這裡的百姓可以永遠不納糧。

只是朱元璋一日吃膩了宮裡的東西,讓劉伯溫為他重熬“瑪瑙白玉靈芝湯”時,劉伯溫絞盡腦汁,也為他做不出當年的感覺了。

新鄉故事:八里屯裕國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新鄉故事:八里屯裕國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新鄉故事:八里屯裕國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