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俗雲:“有教化而後有人心,有人心而後有風俗”,“泉郡人文之盛,甲於全閩”,“瀕海者恃魚鹽為命,依山者以桑麻為業,大體皆從簡樸”,“風俗淳厚,其人樂善,俗稱佛國”。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年貨,豐收的喜慶

泉州自唐立州以來,歐陽詹開文教之先,“於前蔡襄、王十朋諸賢激揚,於後重以紫陽過化之區薪傳不絕”,正是在無數輩大儒的薰陶下,泉州市井之人也多彬彬有禮,故而泉州民俗趨於簡樸不張揚,這些細節也多反映在古代的泉州年俗中,或許與今日稍有反差,但整體上都在今日有所延續和流傳。

一、臘月送神籌備過年

臘月十六,商人大備豐厚牲醴祭拜土地神,並請親友夥計相聚以消化這些供品,此即今日“尾牙”和“年會”的前身

臘月二十四,各家祭拜灶神,傳說灶神在當日迴歸天堂稟報居家一年來的善惡之事,故而家家戶戶都會備好豐厚的牲醴送神,此外還要畫輿馬、儀從等於楮上焚燒陪送,也有說法是百神都在該日上天,待來年的正月初四再下凡,各家再以送神之禮相迎。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年貨,長壽麵

臘月二十五,俗稱天神下降,需備香案虔誠祭拜。

臘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各家清掃房屋、製作年糕,並以酒、果等物互相贈送,謂之“賀年”,或以豚糕互贈,稱“饋歲”或“分年”。

二、除夕圍爐留宿飯

除夕當日,家家戶戶祭祀祖先和神靈,晚輩拜見長輩,稱“辭年”,事後準備煙花爆竹等物。

傍晚,大備酒食,大家聚在一起通宵吃喝,稱“守歲”,期間會在庭院內燒炭火於爐,大人小孩大放爆竹,或者從爐上跨越而過,稱“過炎”,以取暖之意。惠安人會以牡蠣殼、雜樟木、竹節等物加入爐中焚燒以產生噼裡啪啦的燃爆聲,人們認為這樣可以去除煞氣,稱“驅煞神”,也是辭舊迎新的一種儀式。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閩南式的粿

泉州人除夕以米粉做成糕粿,留宿飯到正月初一,或者多做飯供多天食用,稱“過年飯”或“宿歲飯”

三、元旦相聚

正月初一,雞剛剛啼叫,人們便早早起床,貼門貼和春聯,爾後準備茶果在家中祭拜近世祖先,或者到祠堂祭拜先人,儀式完成後開始串門向長輩及親友拜年。先是晚輩向長輩致以美好的賀辭,長輩則答以訓言,禮畢,才各自出門相賀。

午後,再備飯菜祭拜祖先,飯菜一直放到晚上或者隔天才撤去,初一的供品中,有一樣東西是必須的,柑。在祖先或者神靈香案上,一定要放上柑,一直到元宵日才撤去,其寓意為“傳柑”,預示日子會一天比一天更甜美。難怪閩南地區蘆柑是最受歡迎,也是最有名氣的特產,即使到今天,依然有漳州蘆柑、八卦蘆柑、長泰狀元蜜桔、永春蘆柑、福前蘆柑等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年貨,荔枝幹

在宋代,泉州科舉極其昌盛,故而城鄉之間多有隱退的官員、經營得當的員外等,他們相約於正月初一聚會,互相拜年,這時泉州郡守及各級官員也會參加,起初聚會地點設在貢闈(科舉考試的地方),這好比今日的我們也喜歡在正月初三回高中母校相聚一般,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一般都是秀才出身,故而在貢闈相聚更能抒發彼此情感。後地點改至承天寺,淳祐年間又改到文廟。

與之相對的,一般人家則於就近的庵廟會集,他們會推舉一名年長有聲望者為主持,彼此備好酒水食果等物祭拜神靈,然後家長裡短互相拜年,這也是佛國之名的遺留之一,但這些習俗,在明清以後便被淡忘而消失了。

四、正月初及立春

立春前一日,迎春於城外,立春日,家家設香案,燃放爆竹接春貼和春勝,不分老幼,爭看土牛群集祭春。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立春最佳美食,薄餅

永春初一至初三各行各業皆休息,孩子成群結隊玩遊戲或者燃放煙花爆竹,此期間小兒所花費用大人是不會刻意節省的,以滿足孩子的玩樂之需,初四接神之後則開始恢復生產,故而永春有“初一場,初二場,初三場,初四莫思量”之說。

《問禮俗》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故而初七,也被稱為“人日”,泉州人於該日以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七種蔬菜作羹,名曰“七寶羹”,讀書人也在此日以詩詞相贈。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大馬街頭過年美食

正月初九,閩南人稱之為“天公生”,府志稱“天誕”,即玉皇大帝生辰之日,泉屬道觀不管是里巷還是鄉村,都會在初九日設醮春祭,而各家也會在家中設香案,以牲醴、菜餚、金帛等祭拜天帝,俗稱“天香”,即使在今天也有相應活動存在,如洪瀨天香、潯浦“天香日”等。

總之,古代泉州年味在整體上與漳州相似,只是在節慶中多了幾分士子的文雅氣息和簡樸的儀式,這種差異和今日的漳泉風俗倒是有點相反了。

1.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

2.民國《南安縣誌》卷八

3.民國《惠安縣誌》卷十四

4.乾隆《安溪縣誌》卷四

5.乾隆《德化縣誌》卷三

6.民國《永春縣誌》卷十五

圖/南鄉雲頂


閩南年味|泉州人的年,講究儀式感,文雅而不是節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