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基本上是以爸爸妈妈和老师教给自己的准则作为标准,所以他们的是非观念并不是非常强。

对于孩子来说,人只分为好人坏人,事情只分为好事和坏事。所以,小朋友们在做事情时都是努力去做好事的,也是努力在做一个好人的。但是在遇到一些不那么好的大人时,小朋友做的好事有时候也得不到好报,还会对他们不成熟的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冲击。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却也有一些居心不良的老人倚老卖老进行着道德绑架,令一些做好事的人心寒。

乐乐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今年7岁了,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乐乐的爸妈特别重视对于乐乐的道德教育,他们认为孩子的品行远远比成绩重要。在爸妈的影响下乐乐经常把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美德付诸于行动中。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乐乐都是一个人坐公交上下学的,平常遇到人多的时候,乐乐都会主动给后上来的老人让座。得到老人的夸奖后,乐乐也都是微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天,爸爸刚好来接乐乐放学,两人一起坐公交车回家,几站之后人开始多了起来,这时上来一位60多岁的爷爷。乐乐看着老人用眼神找了一会座位,但是却没有人愿意让位,于是准备站起来让座。

乐乐对老人说:“爷爷,您来这边坐吧!”可令乐乐始料未及的是,还没等他招呼这位老人,老人就一个箭步走了过来,看着乐乐还没完全起身,老人竟一把把乐乐拉出了座位嘴里还骂道:“让座这么慢,是不是不想让?”乐乐很委屈,乐乐爸对此很生气,直接把乐乐按在位置上说:有些人倚老卖老,咱们不让了!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爸爸先是表扬乐乐做得没有错,然后告诉乐乐: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让座,爸爸让你让座是让你帮助不方便的老人,而不是这种没有素质的老人。

那么,在孩子的道德观受到现实中不道德事情冲击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肯定孩子的行为

就像乐乐遇到的这件事情一样,乐乐本身的行为是没有错的,孩子知道给老人让座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行为,家长一定要肯定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能以偏概全,不要因为偶遇一些没有道德的人就让孩子停止自己的友善行为,还是要引导孩子端正品行,积极向善。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2、教会孩子学会拒绝

另一方面,社会是比较复杂的,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每一个善举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自己去行善的。如果遇到文中那种没有素质的老人,要教会孩子勇敢说“不”。一味地忍让只会把孩子教成逆来顺受的“傻白甜”,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人之初,性本善,希望每一个人,特别是家长们能够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

六旬老人嫌7岁孩子公交上让座慢,将孩子拖出位置,宝爸:不让了

今日互动话题:你对文中老人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如果你的孩子遇到文中的老人,你会教他如何应对呢?欢迎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