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從小就到處收羅關於《楊家將》連環畫、小說之類的東西來看,一度曾痴迷於此而有了逃學的“功績”。國人們喜歡這類傳說的,不止於小孩吧,有可能所有的中國人都曾深受其“毒”,農村的人們為了趕場看一場這類的電一影,可以奔波幾十裡,來往於幾個村子之間,從這裡我們不難相見像《楊家將》這類故事的風靡程度。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山東茌平:非遺傳承畫家張宗源雞年繪畫迎春節

《楊家將》裡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為我們再現了當時楊氏父子幾代人抗擊遼國的英雄事蹟,點燃了人們懷戀保家衛國將領的熱情,這種熱情不光表現在我們這些人身上,從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流傳程度來說,自宋以後的人們和我們一樣同樣對他們懷有無限敬仰之心,否則也不會有這一千多年的流傳了。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山東茌平:非遺傳承畫家張宗源雞年繪畫迎春節

其實楊延昭並不是叫楊延昭,而是為了避諱聖祖趙玄郎,將楊延郎改為楊延昭的。小時候的楊延昭性喜安靜,愛都兵書,有可能受父親的影響,自幼就愛萬行軍佈陣這種軍事內遊戲,是以深受父親楊業的喜愛,逢人必誇“此子類我”。此後,楊業每戰都將楊延昭待在身邊歷練,以自己的實戰向愛子傳遞經驗。這樣的環境之下將楊延昭練就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名將,繼其父楊業之後繼續擔當宋朝的抗遼重任。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山西忻州:名勝古蹟雁門關005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楊延昭和父親一起出徵北伐,在朔州之戰之時,楊延昭曾被敵人的冷箭射傷了手臂,但是受傷之後的楊延昭越加勇猛,面對敵軍好不退縮,直到擊退敵軍,才讓人包紮傷臂,這也是楊延昭第一次受重傷。在楊業陳家谷被俘陣亡之後,楊延昭因功升遷為崇義副使,繼續楊業的抗遼大業。之後擔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之時,多次擊退遼國的進攻,使得宋遼之間的局面沒有繼續惡化。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楊延昭的經典之戰當屬鹹平二年(999年),遂城抵禦遼國大舉南侵之戰了。隆冬時節。遂城城小兵少,又是在毫無所備之下受到的攻擊,城內軍民自然有些慌亂。但是在楊延昭有效的指揮之下,軍民配合,頑強抵禦遼軍的猛烈攻擊。由於正值隆冬時節,可以說是滴水成冰,楊延昭利用這一有利天氣,命令軍民將大量的水潑在城牆之上,等到遼軍再次攻城之時,城牆已經結上了厚厚的堅冰。遼軍攻勢雖猛,但也只能“望冰興嘆“了。無奈之下只好就此撤兵,宋軍反而拾獲不少遼軍遺棄的軍械。遂城就此得以保全,通過此戰楊延昭的軍事才能盡顯無遺,他也因此戰升為莫州刺史。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資料:開封天波楊府組雕《金刀楊令公》

此後,楊延昭通過不斷的勝利,更加穩固了他在真宗皇帝心中的地位,真宗常當著滿朝文武之面,讚揚楊延昭有乃父之風,是大宋之棟樑,升官受賞是必不可少的。楊延昭也以羊山伏擊遼軍,並大敗遼軍斬獲敵將之功晉升為莫州團練使。使他名聲更勝,和當時宋朝另一武將楊嗣,並稱大宋“二楊“。

戰功卓著的楊延昭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眼熱,向真宗皇帝打小報告的人大有人在。但是這些絲毫不能減弱皇帝對楊延昭的信任,並當著宰相的面表示要力保楊延昭,讓他可以安心在前線禦敵。鹹平五年的時候,“二楊”支援保州之時遭遼軍襲擊大敗,宋真宗以二人忠勇無敵,偶有失敗乃兵家常事,進而赦免了二楊罪過,也沒有將二人降職。次年,還將楊延昭升職為緣邊都巡檢,如遇遼軍南侵,可以有便宜行事之權。由此可見,宋真宗對楊延昭的信任程度。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澶州之役,楊延昭是反對議和的,這一主張和朝廷裡的寇準等是相同的,但是真宗等議和派並沒有重視這一正確主張。楊延昭在知道朝廷的大方向後,不顧個人安危,率領自己部下攻入遼境,拿下了不少的戰果,也為澶淵定盟稍稍爭取了一些主動。定盟之後的楊延昭由於戰功,屢次晉升,曾官至高陽關副督部署。

楊延昭作戰英勇,但對部下卻是愛兵如子,吃住同樣,戰場上是身先士卒,朝廷賞賜也是分給部下,有了這樣的領導,部下自然是心甘情願的聽他指揮了。在為宋朝鎮守邊疆之時,也是朝廷和遼國戰事頻起之時,可以說楊延昭的一生都是交給了大宋,為宋朝的抗遼事業奮鬥了一生。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六郎碑

公元1014年,57歲的楊延昭病逝於自己的任上。宋朝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對楊延昭的去世哀痛不已。朝廷為了表示對楊延昭的重視,將他的三個兒子提拔為官,並從楊延昭的門客之中選拔有能力之人繼續為朝廷效力。

我們看到許多的文獻中都將楊延昭稱為楊六郎,而在楊家將故事的多個版本中,都認為楊延昭是楊業的第六個兒子,是以稱為“楊六郎”。歷史上楊延昭真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其實不然,據史書記載楊延昭是楊業的長子。那麼,即是長子,為何又被稱為六郎呢?這還要從遼國說起。曾經有段時間,遼國士兵被楊延昭打的望風而逃,而遼人又迷行於北斗七星之說,認為七星之中的第六顆星是遼國的剋星,兩廂一結合,就認為楊延昭就是天上的第六顆星下凡,因此就將楊延昭稱為楊六郎,時間久了就流傳於世了,叫著叫著反倒不知道他到底是老幾了。

至於演義中的楊六郎,那畢竟是演義,許多都不是事實,只不過是後人們為了懷戀追思那些為國奮戰的將領們,經過人們的代代傳承,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各種版本的演義故事。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是如何成為“楊六郎”的?源於遼人的迷信

我們今天看到的“六郎碑”,是於明朝正德年間(1520年)所立,上書“宋將楊六郎拒守之處”,現在的人們每到此處,無不讚嘆楊氏父子的功勳,對他們的敬仰之意油然而起。

我是新不二說,歡迎分享歷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