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竟然说我家孩子是最难管的孩子其中一个,我该怎么办?

哄哄729


确实有一部分小学低年级孩子在学校里很难管,如果有老师给家长反映说你家孩子是最难管的一个,家长必须要深刻反思你的家庭教育是否真缺失很多了。否则,你如果只一味头痛,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老师可能会慢慢不给你讲客气话了,动不动就会把你孩子种种问题抛给你,让你更加棘手。那么,如何从家庭教育方面下功夫,让孩子成为有秩序感,知道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呢?

第一,家长必须要清楚,你孩子在班上缺乏秩序感,是源于家里缺少规则意识培养。

孩子在班上老师管不听,问题还要归因于幼儿期,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里,如果在家里大人们都不给孩子立规矩,家里没有家庭规则,孩子的行为规范就很难得到有效培养。有时你看到孩子在乱喊乱叫,乱蹦乱跳,你就大声吼叫孩子,或者气急了就打孩子一顿,丝毫无助于孩子认知到自己行为到底错在哪。因此,从现在开始,家长必须要结合孩子的一日生活细节,进行为规范的再培养。结合制定的家庭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该怎样做才是好孩子,如果不按要求去做,会受到惩罚。而如果做好了,会得到表扬或适当的物质奖励,则容易让孩子重新建立认知。

第二,通过亲子游戏,让孩子体验游戏规则,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建立秩序感。

孩子到了二年级仍然缺乏秩序感,不知道遵守班级纪律,充分说明在幼儿期里,家长忽略了结合幼儿游戏规则来帮助孩子建立起遵守规则的意识。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游戏规则让孩子体验其中的乐趣,或者不遵守规则时便无法赢得游戏。方法本身并不复杂,儿童游戏种类很多,可以随机选择一种。让孩子说出游戏名称,建立起游戏目标意识,再让孩子说说游戏玩法,而这玩法恰就是游戏规则内容。最后让孩子把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该受到什么样的制裁讲出来。当孩子进入游戏进程时,就会围绕遵守规则参与游戏,而家长可以随机表扬孩子遵守游戏的行为,再适当引导在生活中和学校里遵守纪律是同样的道理,谁遵守规则便意味着谁能享受更多的自由。

第三,引导孩子观察不遵守公共秩序,不遵守家庭规则,不遵守课堂纪律有现象,来对比引导孩子,增强其分辨力。

很多时候不要责怪孩子不懂事,不遵守秩序,而是我们家长太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就拿乘坐公交车来说,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乘客上下车的顺序,包括上下车时的排除秩序。主动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肯定是回答不上来的。那再告诉孩子,这样做就确保秩序不乱啊,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同时还能用最快的时间上车和下车。否则,大家都往门口挤,都想上车或下车,就把车门堵死了,想上的上不去,想下的下不来,那多乱啊。再对比引导孩子去观察班级里的现象,如课间大家都乱跑乱叫,是不是教室里特别乱?并且很容易出现碰伤磕伤的现象,还容易让课间或课堂上秩序非常乱,搞的大家都特别烦躁?如果你根据学校的纪律和老师的要求去做,是不是大家都感觉秩序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开心啊。

第四,听话的孩子老师最喜欢,故意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最反感,包括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

由于听话这个词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因此不妨直接讲给孩子,当孩子清楚原来老师最喜欢听话的好孩子时,他就建立起一种关注外在评价的意识。如家长对比引导孩子,拿遵守纪律和不遵守纪律事例来启发孩子,让孩子知道原来不听老师话的孩子,就是不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啊,既然不遵守课堂纪律那就要受到批评。如果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就会让老师更加不喜欢一个同学。当同学们看到老师特别不喜欢哪个同学时,也都会关注这个同学,大家都会不喜欢并且排斥他,你说这个孩子因为不遵守纪律,不听老师的话图什么呢?最后搞的大家都排斥他,竟然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多可悲啊。再拓展引导到平时生活中,我们都希望以自己良好的礼貌行为,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尊重与喜爱,因为谁也不愿意以糟糕的形像出现在别人面前,谁见谁讨厌,那这个人不就被孤立了吗?

第五,在家里营造良好的家庭秩序感,全家人都共同遵守行为规范要求,让孩子被家长的行为所影响。

以前由于不懂家庭教育,才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只依赖于学校教育,现在孩子都二年级了,已经出现严重缺乏秩序感的现象,那就必须要从家里进行秩序感的培养了。除前面我所讲的内容外,还要整顿家里的秩序。什么时间段,大家做什么事,都要提前有一个约定,让每个人知道该如何去做,遵守哪些行为规范要求。力求一周重点抓一件事的规范与秩序感养成,通过一周时间的重复巩固养成,会让孩子在一件事上知道遵守行为规范要求,只要一件事孩子做到了,再拓展到其他方面,就容易让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了。就拿父母呼唤孩子,孩子及时应答来讲。这里就涉及到礼貌习惯养成问题,要明确告诉孩子,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当父母长辈或老师喊你的名字时,你必须要快速应答,必要时你要快速来到喊你的人身边站好,等待对方和你说话,或者安排你做什么事。通过反复的训练,会让孩子在应答与接受指令方面有明显的规范性。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总结与分析,家长就能看出,对孩子进行秩序感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家教。所有的行为规范集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行为秩序的培养,什么事都无所谓,你现在已经吃到苦头了,恐怕孩子到了五六年级,或者进入初中后,管教便会失控了。因为那时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定型,自我意识会特别强,凭你用惩罚的手段也很难矫正。与其让孩子管教失控,为何不从现在开始着手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呢?


寒石冷月


这话你一定要一分为二地听。孩子调皮可能是有点,你要批评他,但是不是最调皮,真的未必。老师还说我家孩子字写得最差呢,其实很多人比他还差,我看过他

们上传到群里的作业,客观滴说,许多写的都还不如我女儿。但是既然老师来找说,那孩子还是写的不好。人家是好心告诉,那我们就改,就努力写好。对孩子,批评很重要,鼓励更重要。


用户109225620360


谁的孩子的情况应该自己最清楚吧?都说知子莫若父,如果说你连自己的孩子好不好管这个还不清楚,等到老师告诉你,你才知道,可见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熊孩子后面必定有熊家长,因为你孩子的难管平时在你眼里可能都不是问题,这种情况下,让家长来管孩子,能不能搞好?我真的得打一个问号。

老师所说的难管,多半是指那个孩子不听话,你跟她说要这样,她偏要那样,你要在教室里安静她偏在闹腾,你喊她停下来,她停不下来,这种情况在家里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也早已司空见惯了,觉得他不是什么问题,孩子嘛,不就是调皮吗?我就经常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看到孩子闹得不像话,然后大人坐在那边看上去一点想要制止的动静都没有,说明大人默许,并认可孩子的做法。

但是到了学校这个集体当中,你就不能这样,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你所有的行为都是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你必须要保证在群体中的自律,做到不影响别人。公交车上、地铁上人们容忍了你,并不代表课堂上还能容易,因为环境不一样,目标值也不一样。

所以当老师说你家孩子最难管的时候,你就要去看他的言行究竟是哪里有问题?是不是那些言行平常在你的眼中都觉得无所谓,其实你自己平时也如此,那么,我觉得这个是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去改变的问题,那些或许在你平常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你现在就得重视起来,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他调整或者制止他的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不能这么做的,虽然以前在家一直这样做,爸妈也从来没有管过,但现在自己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不可以跟以前在家里一样闹腾。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个孩子养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掉的,在配合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如果有看到孩子有进步,应该给予他鼓励,让他更有积极性,如果出现反复,你要给他温暖的提醒,让她意识到自己又错了,这种进步可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速度不如我们想象的快,更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来配合督促,同时也要跟老师保持沟通联络,共同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变化。自己愿意来配合老师一起把孩子管好,纠正他在学校的那些不良习惯。

总结:对于题主所说的情况,要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家长如果自己都没有觉得有问题,那先得去反省自己的问题。

最后祝早日找到好招数,解决问题。


苏小妮


说明你要好好教教孩子了,老师说的难管,多半是你家孩子不守规矩。说通俗点,就是要给孩子立规矩!教会孩子在学校或公共场所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正儿八经地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跟他严肃地说,不要一边做着其他事情一边教育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呢!说文雅点,就是要让孩子对规则有敬畏之心,敬,就是要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比如,上课听讲,按时作业,听老师和父母的话等等。畏,就是要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比如,偷拿别人的东西,撒谎,不尊敬师长,违反学校的规定等等。对于孩子的老师,你也要正确对待,老师教那么多孩子,和你家孩子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不会故意说这样的话,你应该首先向老师表示歉意,再表个会好好教育的态,就应该赢得老师的认可吧。


美洋洋英语


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最了解的,这种事还需要老师跟你说才知道吗?虽然很多时候教育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要理解孩子要包容孩子,但是有的情况下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狠狠的打一次他就长记性了。严是爱纵是害。父母爱子女,为之计深远。。。上课纪律不好,严重影响听课的效果,成绩肯定不会好。就算你有钱回头把他送到补习班,他也不会听课的,所以如果你现在还不动手管理,就只能看着他沦为一个学渣。家里养出一个学渣孩子来,就算家里有矿你也是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