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遗憾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与识字无缘。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能上个学堂是件幸运的事,可是母亲却没有这份幸运,生活中似乎没丁点快乐。外爹年仅29岁便患病离开了人世,外婆改嫁到了南方,留下的孩子必然是命运多舛,看着别人兴致勃勃地走向学校,母亲目光中流露出的是羡慕、迷茫,她连五分钱的学费都交不起,也没人替她交......

自小,我就能感觉到母亲的求知欲很强,一心想识字,每次船从外地回来,都让我教她认字,我曾一个晚上教她十几个字,结果,第二天一个字也记不得,这不能怪母亲记忆力不好,实在是我没有教学方法,一个小学生,连自己都没学好,怎又能教别人呢!多年前的一天,母亲拿着一本厚厚的书问我:这书上的字你都能认识?我说是的,不但你儿子能认识,而且,将来,我也要写一本。母亲惊讶地啧啧嘴:真能干。

但母亲也能识得几个字,并且还会写,比如:上海、南京等地名,除此之外,还会写自己的名字,用的是繁体字,渐渐地,也会写家人的名字了,刚开始练习写家人名字时,笔划搞不清楚问父亲,父亲也没有上过一天学,但进过单位的扫盲班,识得不少字,简单看些文字,只是有部分字写得很象,但不是丢横就是少捺的,所以母亲的有些字便写得象但不对,于是,我们便经常纠正俩老人的字。

上次回老家,一进门,看见母亲系着围裙,戴着老花镜,坐在电视机前,面前摆着一张小凳子,在练习写字,我一看,又是在写全家人的名字,以前写自己和父亲名字,后来写几个子女的名字,后来我们都成家了,又多了4个人的名字,现在不一样了,又多了5个孩子,5个孩子的名字她都会写了,母亲还是有进步的。看着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名字,我由衷地敬佩母亲的耐心。

父亲说:你妈妈写起字来,一坐就是两个钟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