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象: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啥原因呢?

新大风歌


题目观点太偏激,我不认可,谁说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也太以偏概全了。孝顺和有钱没钱并不存在直接联系。

孝顺在于心和行动

我们整天说谁家孩子孝顺,谁家孩子不孝顺了,其实本质上还是看有没有孝心,和我服务做过什么,有钱的一年回一次老家给父母塞1000块钱,没钱的常年在家不给父母一分钱但是伺候父母很用心,父母年迈赡养的很好,你能说给父母塞钱的孝顺,还是不给钱的孝顺,没法说,所以衡量孝顺与否就看内心和行为。

没钱的小心翼翼大方

我们农村人的确存在这样一种人,就是明明很穷,但是爱打肿脸充胖子,做面子工程,背后的确是自备心理在作怪,生怕别人说自己穷,也就是小心翼翼的假大方,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这种人往往存在于一般朋友交往过程中,你要生搬硬套到孝不孝顺上,我觉得有点矫情和强拉硬拽了未免显得太过于刻薄了。

有钱的光明正大抠门

话说,有钱的和没钱的,装大方的和抠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看透了没有,没钱称为穷,正是因为穷才怕被人看不起,所以才通过做样子来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但是有钱人呢,知道赚钱的不容易,经过努力实现财富积累的过程知道了放下面子才能让钱袋子鼓起来,所以很少在意别人浅薄的看法,不在意,也不必在意,别人背后的评说如同风一样刮过,没有丝毫影响。他们没必要为了迎合谁去改变自己,所以显得更自在,至于题目说的有钱的却抠门,我会觉得题主就是一个爱占别人小便宜的人吧,要不然怎么会说人家抠门呢,是你在有钱人身上没捞到好处,蓄意抹黑别人的吧,所以别和孝顺扯到一起去,没多大意思。

总结:1、孝顺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做到了,任凭别人去说去评价;2、有钱在行孝道上可能买东西更有能力买点好的品质高的,但是也不能说穷孩子不孝顺啊。3、穷人可以说自己没钱不必自卑,不必非得迎合别人做假大方模样,财富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穷并不代表以后一直穷,只要懂得改变财富会垂青于你的,所以也没有说穷人家孩子就低人一等啊。4、题目题主文化程度不高,弄清楚问题的逻辑顺序再来提问,好吗?谢谢了。


三农记事本


对于农村现象:有时候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我是深有感触的。

隔壁老爷爷90多岁,有两子一女,老人70多岁时就因为摔跤摔断腿,行动不便,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大儿子在家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平时种田帮人家干活赚点钱。小儿子在佛山自己开厂,生活事业都很好,就这样的情况平时叫他每个月分摊下生活费都不肯给,更不要说怎么孝顺老人了。

去年,老爷爷走了,办丧事就装做很孝顺,嚷着喊着要风光大办,结果事办完了,要分份子钱的时候就抠唆的要命,一分钱都要算清楚。


王小发的梦


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生活中真是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是没钱的人越大方,越是有钱的人越抠门儿,本人就属于那越穷越大方的人。比如说村里谁家办喜事,左邻右舍都要随礼。我们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习俗,朋友家办喜事随礼最少是600块钱,而邻居之间随礼一般就是200块钱,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所以轮到邻居家办喜事的时候,我总觉得200块钱有点儿拿不出手,通常都是拿400。

去年秋天有个亲戚家的闺女结婚,我们几个小辈儿的一同商量好,大家都出200块钱,每家去两个人喝喜酒。去了亲戚家摆喜宴的酒店一看,我立马觉得拿200块钱实在是说不过去,因为人家定的标准就是每人130。我们每家去两个人喝喜酒,随礼200块钱,这样人家就要赔不少的钱。虽然农村有句话说,大手来大手回,可我还是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并不是因为我有钱,相反在同辈人当中,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算不上好的,可偏偏我就属于那种越穷越要脸面的人。所以,我又多给了亲戚两百块钱,这样心里才平衡一点。


事情并不都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题主说没钱的大方孝顺,有钱的抠门绝情,实际生活当中这种事情的确有,但也不是绝对的。虽然说孝顺不孝顺,不在钱多钱少,但是孝顺也确实需要有经济做基础。如果只有孝心没有经济条件,那也是枉然。比如说人老了就容易生病,生病就要去医院。

大家都知道,现在进了医院的大门,花钱就像流水,如果子女只有孝心而没有经济条件,拿什么来保证父母的健康?这个时候也许有个别的子女虽然有钱有势,但却不管父母的死活,毕竟这样的子女还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兄弟姐妹之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凡有点孝心的人,如果父母生病,没钱也要去借钱给父母看病,更别说自己有钱了。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也抠门儿,那样的人就不算是人。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可偶尔也有。我们村有这么一户人家,其他几个子女都考进了大学,留在了大城市,只有一个儿子在农村。在大城市生活的几个子女,因为工作单位都不错,所以各家经济条件也都很好,起码要比留在村里的这个好很多。可留在城市的几个孩子,除了逢年过节偶尔回来看望一下父母,平常的时候电话也很少打。倒是生活在村里的这个儿子,虽然经济条件一般,可父母的吃喝拉撒,生病住院,全都是他一个人伺候。也许是钱多了亲情反而淡了,贫穷却可以让人更注重亲情。就像现如今人们的经济条件好多了,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却疏远了很多。


灵子


这种说法不正确。我是农村的孩孑,六岁时母亲去逝,当时我大哥只有十七岁,我妺妹只有三岁,我说的是毛岁,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历尽风霜,把我们兄妺五人抚养成人,父恩如海,深不见底,父情如天,苍穹无限,父爱如山,在我们的心中,父亲是谁都无与伦。长大后,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每一个人都孝顺,不仅是我们,包括我们的后代。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元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是人,都应孝敬父母。一旦有一天,他们离别这个世界,茫茫人海,无处寻觅他们的足迹,后悔的杌会上天是不会给我们的。孝与不孝不能一概而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如果做父母的不尽父母应尽的责任,只顾自己逍遥,老了凭什么让孑女孝顺。


麦芒166129809


这真的在农村一些家庭里存在!

就说说我父亲吧,普通的农村人,早年出去打工过,我爸当年还是非常有生意头脑的,因为是在外面做木匠的,所以那时候我爸打算开一个木材厂,但是我爸是我奶奶爷爷唯一的男丁,而我爸也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孝顺的人,在我爸20多岁的时候我奶奶爷爷就60十多岁了,后来就把在城市的工作辞了回了老家农村种地,平时也靠自己的手艺吃饭,但是我认为我爸当年要是一直在外打工,至少过的比现在好很多,可能在城里都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可能成为一辈子的农民,而我爸也确实是个孝子,他对很多其他亲戚老人也很孝顺,我奶奶爷爷的姊妹们都认为他是最孝顺的,而我也非常崇尚我爸的这种观念,也受到了他的一定影响。

而像我另外一个亲戚,早年出去打工在城市里买了好几套房子,父母都是农村人,但这些年很少春节回老家,基本上是每隔两三年才回去一次,而他父母的房子还是以前的老房子,是木头做的,虽然两老没什么奢求,但是作为子女来说又不是没条件给自己父母修个小砖房,亲戚只会觉得反正家按在了城里,以后这房子等父母去世了也不会要了,没有必要在乡里修个房子。

所以隔壁邻居总说,家里子女之外打工这么有钱,也不跟自己的父母修个房子,至少他们住起来会舒服一点,父母年纪五六十岁,还能住个一二十年吧,真的是太抠了!

我想很多人在农村里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钱的不舍得孝顺父母,即使孝顺也就是偶尔给给钱,很少真的嘘寒问暖,而有些很普通的家庭,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对于父母很孝顺,父母住院生病什么的请假抽时间来照顾。

这其实和每个家庭从小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养成了,有些人没养成,农村里也有有钱的很孝顺的,没钱的不孝顺的!


楼盘网


其实不管有钱没钱的,在我们这个农村真的特别多不孝顺的。

因为他觉得自己弟兄姊妹七八个呢,凭什么要让我一个人负担,父母的所有开支,哪怕我多掏点都行,但凭什么你们自己都不掏,觉得我有钱就理所应当,然后就不管了,最后谁都不管了。

上一辈的恩怨真的是不好说什么,作为闺女的总是嫁的很远,找借口回不来也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有钱自己吃喝,人们忘记了远在老家的父母,还想指望着自己的兄弟去养活自己的父母。

但是兄弟却想着,你作为一个闺女,作为一个小棉袄,更应该孝顺咱爹咱妈,我现在娶媳妇了是不是?我要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父母身上,然后你一毛钱都不掏,我媳妇这边不高兴,搞得我现在的小家都过不好。

其实我觉得不管什么情况,两边都要协商好,父母真的不容易,等父母没了,你攒那么多钱给谁呢?给自己的小孩吗?他们长大以后还会孝顺你吗?不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去争论一些,有的没的,因为父母是生下你的,就足够让你孝顺他了。



爱笑的等等


我是三农领域三妹,很高兴来讨论农村怪象: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

这里我首先说的是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一定是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人却抠门绝情吧!凡事没有绝对的吧。这里讲一个我农村老家邻居。

邻居三代人,爷爷瘫痪在床快七八年了至今,九月底才安享的死去。生前瘫痪的七八年里,大儿子因为学习出众考学到了城里定居,经常都回家来看看自己的老爹,时不时经济上给些老人生活医疗开销。二儿子却是穷农民一家子但是他和媳妇对他老爸的细心照料,邻居们都看在眼里的。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一大家子让我们看到了,孝顺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他们体现出来的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所以没钱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也还得因人而议。

对于有些农村人来说,的确是越有钱越抠门,由于他们会理财,也知钱是辛苦挣来的,所以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抠门,但是我认为的是,你不管怎么样,孝顺的钱应该是在理财里面规划出来做孝顺金吧!确实显得太抠门了吧。没钱的情况很多种原因,或者是劳动力少,或者是事事不顺……才称做了穷人。对于农村上来说,老人大都更愿意扶持或者是力所能及的那个经济弱一点的孩子,这样的一来二去所以更显出来的是没钱人更大方孝顺的一说!

当然今天我所说的是农村怪象:没钱的更大方孝顺,有钱的却抠门绝情,这种情况是因人而议,不是绝对的。





三妹欧耶


说的确实是,身边很多都是这种,有钱的抠的要死,没钱的都很大方比如没钱的经常请大家一起吃个饭唱个歌聚聚,今天这个请下次另外一个请,都轮翻请很多次了但是就那个唯一有钱的一次都不肯请,我在家里有个邻居是这样,在外面有个朋友还是这样,时间久了每次出去就不想叫他了,我还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对自己和老婆孩子吃的玩的穿的都很舍得,特别讲究,唯独就是到了外面就特别抠门,甚至一毛不拔。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心理。


名字真难取啊


说是以前的时候,国家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孩子,生活比较贫穷,甚至有养不起的时候,送人吧不舍得,咋办?只能放出去闯荡,也比饿死强!几年过去了!在外面的混好了,个个成了有钱的大老板!然而在家的却没多大岀息,在外面当老板的,几年不回家一趟,和爸妈显得格外亲,爸妈还说我儿子有岀息了,挣钱了多好!然而在家的穷儿子,却要日夜照顾年迈的爹妈!而有钱的儿子却不舍得给家里花钱,更害怕别人借他的钱,一是怕你还不上,二是他的钱都是有计划的投资,让钱生钱!而穷人吧则不会考虑那么多!然而人生短短几十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妈才有家!百事孝为先!何必呢!多多积德行善吧!








豫东骆集小刘


我是贫农希蒂,我并不赞同题主的看法。

在农村并不都是没钱的更孝顺,有钱的就抠门绝情。题主说的太绝对了,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家的情况都不大相同。

在我们村子里,很多家庭都是儿女结婚后,老人跟着儿子一起过。老人虽然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岁了,只要身体允许,老人就不会闲着,不是帮儿子带孩子干家务做农活,就是干活赚钱或是年纪大了拾破烂卖钱,贴补家用,很少有闲着的老人。

儿子和老人一起生活,女儿就是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给父母和侄子侄女买好吃的或是衣服。

当然也有像我邻居家这样的。

两个儿子都进了城,常年在外做生意有了点钱,但是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不愿意去城里住。没办法,儿女们在一起商量,最后两老人来到邻居家,跟着女儿一家过,两个儿子给老人生活费。

每年除了过年,两个儿子儿媳们几乎一年到头不回来,所以那在老人身边尽孝的反而是生活一般的女儿了。

但是谁又能说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儿子就是有钱就绝情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