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2019年12月31日,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最后一天,一座横跨悠悠千年湟水河,连接甘青两省,红古、民和两区县的兰州“西大门”第一桥——川海大桥(民和县川垣镇——红古区海石湾镇)建成通车!

古老而年轻的红古,携一衣带水的近邻青海民和,抢抓国家“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悄然上演着一出小城蝶变的好戏。而湟水河川海大桥,就是红古、民和一河两岸协同发展的经典之作。
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清晨,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如同横卧云空的钢铁长虹。入夜,大桥上玉兰花灯齐放光明,有如银河飘落在宽阔的河面上,“疑似银河落九天”。湟水河川海大桥串连起一河两岸山水交融的亲情,是一座惠民桥、连心桥、发展桥。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川海大桥通车仪式现场

大桥谱写“天堑变通途”新华章


时至仲冬,站在川海大桥上,脚下是清水奔流的湟水河,耳畔是寒风凛冽的西北风,眼前是辽阔大气的契阔山河,心里是暖意融融的勃勃生机!
红古区位于甘肃兰州至青海、西藏交通要道的咽喉要道,而民和县则地处青海东部的门户之地。两区县隔河相望而不能互通,两岸车辆过往只能绕行河段以西7公里处的享堂西路桥或者河段以东10公里处的团结桥,这严重制约了两地的互联互通互融发展,也为两地人民的交流交往带来极大不便。修一座桥,打通川海同城化发展路上的交通“中梗阻”,既是两岸60万人民多年的夙愿,也是两区县政府共商共识的发展大计。
2015年,在甘青两省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强力推动下,两县区就川海大桥北引线建设事宜达成共识,明确川海大桥主桥建设以民和县为主,大桥落地后北引线部分由红古区建设。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湟水像拉满的弓,川海大桥像一支搭在海石湾弦上的箭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项目万事俱备、蓄势待发。
然而正当大家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万众瞩目的川海大桥还是不可幸免的掉进了“万事开头难”的俗套里。
作为兰州“西大门”第一桥,在建设过程中到底有多难?川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胡焕猛给出了答案。
“川海大桥的施工特点,可以用‘小’、‘多’、‘杂’这三个字来总结。‘小’指的是这个项目的里程和建设规模比较小。‘多’指的是它的结构形式比较多。大桥虽然只有1.6公里长,但是除了没有隧道以外,几乎包含了所有公路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工程类别。‘杂’是指地质复杂、结构复杂,技术含量也很高。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构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其难度不亚于在海中建桥。”胡焕猛说。
负责项目设计的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公路市政设计分院副院长刘剑向记者表示,该桥跨京藏高速、湟水河,下穿兰青铁路、窑煤专用铁路和G109线海石湾城区段项目建设难度大。尤其是下穿G109线海石湾城区段,是整个设计里最艰难的部分。该处路基两侧均为高层居民楼,两楼之间仅有60米的距离,道路以挖方形式通过,挖方最大高度12米,若采用常规挖方坡率开挖路基将大幅侵占居民楼庭院,且开挖过程中易引起路基坡口外居民楼失稳沉降,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极大。


此外,红古区交通局副局长马应川还介绍说,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除了要面临旧路的雨水、污水、地下管网等老问题外,还要协调解决电力、燃气、通信、铁路、加油站、加气站、给排水、交通监控、部队军用光缆等涉及到20余家部门或单位的新困难。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参建单位代表

“难度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也正是这样的困难,使川海大桥成为甘青两省工艺最先进的大桥之一。川海大桥在建设中采用了现浇箱梁、连续刚构、预制T梁等复杂结构,特别是主桥采用了140米的超大跨径,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建设者们克服困难,昼夜奋战,用时两年九个月使大桥顺利竣工通车。工程建设中,有17项工艺工法在青海首次使用,其中自主研发并由青海省命名的“卵石地层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为全国首创。


2017年3月,连接甘青两省的川海大桥正式破土动工。大桥位于甘肃省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交界处的湟水河上,总投资4.6亿元,全长1656米、宽31米,其中桥梁长度832.8米,桥梁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体系,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每小时40公里。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川海大桥通车仪式上的舞狮队


大桥见证“红古速度”写新篇


凭着过硬的建设实力和高超的技术本领,建设者们栉风餐雨露、戴月沐霜华,面对一个接一个的难题,一路艰苦鏖战、披荆斩棘,用智慧和汗水将天堑变成通途。人们在兴奋、惊叹之余,却难以想象它的建设难度,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智慧和它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夜色下的川海大桥

采访中,最让记者动容的就是发生在2019年深秋的一次暴雨中,一线工人慈志明和何小平的故事。


当时,红古迎来了暴雨频发的雨季,大规模的降水势必会造成基坑积水、工程延期等情况的发生,也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在一个深夜,暴雨如期而至,短时间、大规模的强降水,使大量雨水伴随着淤泥聚积在了平安路下穿路段的工作坑内, 50多岁的慈志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雨查看受损情况,一不小心掉进了工作坑,半身陷在了淤泥当中,整个人无法动弹,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援,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附近的挖机司机何小平连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脱下,就决然毅然的的飞身跳下工作坑,把老慈救了出来。
事后的何小平有些后怕,“但是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营救”, 何小平说。
在工程建设中,像何小平这样不畏艰险忘我工作、默默地付出的幕后英雄还有很多,项目经理王言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言生是安徽人,父母均已九十多岁高龄,孩子还在上高中。项目伊始他就驻扎在施工现场,尽管项目部规定每个工作人员每个季度有十天的假期,但是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里他只回过一次家。每逢佳节,只能通过微信视频一解思家之情。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选择了辞职,专心在家伺候老人,照顾孩子的学习。

“亲爱的爸爸,我们已经分开好长时间了,我真的很想你,但是我不能哭,我要坚强……”在王言生的老乡,项目副经理阮秀才的微信里,女儿稚嫩的语气透露着对爸爸的思念。
“你总是答应我和妈妈要多一点时间陪我们,可你总是不在家;你总是承诺要陪我参加亲子活动,但都参加不了。你只给我过了一次生日……”
女儿的话让他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孩子和家庭,阮秀才充满了愧疚,知道自己亏欠太多。然而,“除了父亲、丈夫,我还是一名工程建设者,工程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阮秀才介绍,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不可抗力的危险,必须24小时待命,时刻保持高度紧张。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红古区交通局公路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国荣家在兰州市区,工作在红古。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无数次放弃周末和节假日陪伴家人的时间,奔波在工地和各责任单位之间协调联系项目相关事宜,鞋子都跑烂了三双。当孩子生病发烧时,他忍着心痛,挂掉妻子带着哭腔的电话,继续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还有宋国荣的同事,红古区交通局运输办主任张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揽下军事光缆改移的重任,先后多次与管理军事光缆的某部队沟通联系,为了使光缆改移早日实施,连续三天“蹲守”在部队旁边的招待所里,想尽一切办法与对方 “谈判”。通过他的不懈坚持,军事光缆改移工作顺利进行,直接为项目完工缩短了最少三个月的工期。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在川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每一位建设者都不畏途遥路远,不惧山高河广,一起经历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共同见证了一个个精彩且难忘的瞬间。他们用阔步前进的状态,用一往无前的姿态,奋力续写了历史辉煌的一章,也用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川海大桥俯瞰图

大桥绘就河湟龙城新蓝图

在民和县广播电视局工作的安刚是红古区海石湾镇人,28岁时来到民和县广播电视局工作。“今年是我在民和工作的第15个年头,大桥我也盼了15年。”安刚说。
进入本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民和与红古两地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因工作、就学、生活往来于湟水河两岸。民和县三中教师李兰花在她的文章中写道: “甘肃的姑娘青海的小伙,你来我往间加深了情谊也结成了连理,民和的孩子在红古区上学,海石湾的朋友在川口镇工作……”这些人民群众平常生活的悄然变化,成为两地同城一体化进程的生动写照。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新能源公交车队驶过川海大桥

一通百通,万物向荣。
对于湟水河两岸的60万人民来说,大桥不仅把以前需要40分钟绕河而行的路程缩短为5分钟可达,也带来了共谋发展、创造繁荣的机遇。
2018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西宁东部城市群发展规划》,部署了兰西城市群在2018年至2035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青海、甘肃两省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行了顶层设计。同位于国家“兰西城市群”发展主轴线上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的民和、红古两地,有着更加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位置。这对身处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位置上的两县区意味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


在两岸人的心中,川海大桥不仅是在地理上连接两个区域的地标,也是增进互助共赢的催化剂。
从2017年起,两地联手在缉毒、治安、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至2019年,两县区文体旅游部门签订了《川海同城化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以深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培育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文体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两县区文体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还通过确定建立行政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落实制度,以一对一专项合作机制,推进两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兰西城市带中实现一体化、同城化的发展目标。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海东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在红古区揭牌

2019年12月20日,中共兰州市红古区委党建脱贫攻坚教育实践基地在民和县揭牌。同日,青海省海东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青海省民和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在红古区揭牌,成为两省首创的跨省区县级共育共享的党建教育基地。通过党建教育共育共享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县区协同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一体化、区域同城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湟水河川海大桥工程建设侧记

当期盼化作现实,群众对省际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多期许。买了车的海石湾人安刚,可以每天在川口吃完午饭,再去海石湾眯个午觉去上班;土生土长的民和人王军岭打算在海石湾也买个房子,方便孩子上学;民和隆治的村民寻思着用软梨和葵花“征服”甘肃人,红古马家台的农户也在想办法用砂地核桃和旱砂瓜吸引更多对岸的人来消费。
在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到来之际,带着两地人民相近相亲的热切期盼川海大桥正式通车,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它承载着双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奔向共同繁荣发展的未来。
而湟水两岸下一个十年的腾飞,这才刚刚起步。(组稿:吕国清 陈怡 孙亚楠 王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