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是否会再次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__小易


短期看:美团必胜饿了么

理由:美团做垂直最后一公里服务,从技术到专业,再到落地服务,饿了么如今被资本方制约了,美团专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商家经营上下游服务,从上下游配送到经营数据支持,美团都落地做的不错。饿了么有的上下游受资本方制约,有的模块靠阿里,从用户来说,我们更欢迎美团这样的专业性,不喜欢饿了么这样的垄断性强制服务。拿菜鸟说,没菜鸟快递送到家,有了它自己取不说,态度还差,服务就脱离了。

长期看:美团未必胜饿了么

理由:美团垂直领域专注,没有饿了么长尾效益。阿里从卖场场景到实体背后数据都布局完整体系。从金融支付到线上线下卖场更完善,在大数据时代,饿了么要是利用的好,胜出每团也是有可能的。

综合两家来看,阿里公司文化不是做极致服务为使命的,不是消费者对服务的最高追求,只是站在商业立场做的产业技术支持,服务需要落地的执行,不是只有技术就可以把服务做好。从电商到外卖等领域,阿里都是说的美好,不会做实打实的落地运营。之前做电商没有快递,后边先来菜鸟,后边卖运输线,意味控制物流分发口和配送口就可以统一江湖?在小城市菜鸟差到极点,因为人不集中,服务配送差的很。还是京东,顺丰,邮政让人放心。

说白了,阿里就是一个纯生意人,以生意为中心,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时间可以检验真理。


城农商务


目前顺丰已经进入到了外卖行业,并且发展几位迅速。顺丰作为快递业的巨头,顺丰有底气和任何一个巨头之间进行一战。2017年的顺丰和菜鸟一战之后,双方虽已经达成了和解,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顺丰和阿里之间并不会处于下风。并且顺丰和腾讯、京东的同盟关系也得到了巩固。

未来无论与美团还是饿了么的外卖之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状态。2017年时顺丰曾与百度外卖有过短期的合作,2017年7月顺丰曾与麦当劳达成过麦乐送业务合作并且如今仍然有着密切的合作。顺丰以同城配送的形式逐渐进入到了外卖、生鲜产品等行业,将会通过自身完善的团队在这一行业获得一席之地,而顺丰从来不会盲目的发展自身业务,必然会一步一个脚印的深耕同城业务,就像之前快递业基本是加盟制的时候,它依然坚持直营一样。通过它一步一个脚印脚印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外卖行业新的经营方式。

而如今美团、饿了么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开始转型从补贴到增加提成,开始逐渐有商户对其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而以服务为基础的外卖行业其实不仅仅是服务点餐者而应该是双向的服务。商家也是外卖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之前媒体已经爆出了多起平台通过手头资源对商户进行霸凌的事件,下线商户封锁账户的事情时有发生并且很多时候都是无端的发生的。希望外卖业的良性发展。


镭射Q


这应该不会出现了。未来外卖就是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之争。

当初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结束了“三国杀”格局,实际上这个错误的决策也是导致饿了么最终卖身阿里,创始团队出局的很重要的因素。

卖身阿里之后的饿了么,已非从前的饿了么。阿里实际上在之前复活口碑就是为日后吞并饿了么做的铺垫。

在外卖“三国杀”时代,饿了么搏命市场份额,百度外卖背靠百度补血抢份额,而美团则不紧不慢跟随,变身“新美大”的美团产业链远比饿了么、百度外卖要长很多,拼补贴二者必输无疑。最后,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想依赖市场占有率来赢得最终胜利,耗尽本就不多的筹码,正中阿里下怀,全资收购。

阿里将饿了么收入囊中,其生活圈产业链将获得大大拓展,也盘活了线上流量导出线下体系的困扰,以及其一直未能完全掌控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体系。

这样,外卖之争实际是阿里系,与背靠企鹅系独立发展的美团之间展开。如此高大的门槛,谁还能挑战呢?


保险人老戴


希望外卖平台多多益善


用户4837414852667


现在就已经有第三者插足了。美团,饿了么,滴滴。。。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挺多的。主要以美团,饿了么为主,滴滴现在在开拓市场,其它的都是一些当地的外卖平台。


没被渴死的鱼


短期内不会出现三国鼎立,长期看有可能出现, 具体原因

1,从当前看,美团外卖市场占有率高,饿了么则处于劣势状态,但是吧,阿里巴巴有做淘宝的经验.我觉得阿里巴巴做饿了么也会做起来的,而美团属于新成立的新秀公司,经验积累还不够,美团还需要沉淀,成长,但是我觉得,

2如果找到外卖盈利模式了,人们外卖习惯也培养出来的,还是有巨头来投资外卖的,要知道这个世间最不缺乏的就是钱,缺的是好项目,

3之前阿里巴巴的淘宝做的好的时候,出现了京东,后面京东和淘宝做的不错的时候又出现了拼多多,唯品会等好多品牌,所以说,不可能美团或者饿了么能占领了这个外卖市场,后面会出现不止美团,饿了么的其他外卖平台


稀飯伱笑


不会的。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就BAT,现在百度退出了,没有谁有实力挑战腾讯支持的美团和阿里旗下的饿了么。

滴滴外卖很难做大

要想在外卖行业站住脚,你必须得有钱,非常有钱。你的竞争对手美团,自身的体量就不小,后面还有腾讯支持;饿了么现在属于阿里巴巴了,你滴滴能在资金上拼得过这两个巨头吗?虽然滴滴去年融了很多钱,但是滴滴的战线也铺的广,既要进军国外市场,又要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知道还有多少钱能投入到外卖业务上。

马太效应

什么是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明显,互联网行业很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比如,电商行业淘宝和天猫占据了过半的份额;网约车领域滴滴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社交领域,腾讯一家独大。因为互联网行业,边际成本很低,多服务一个客户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用户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容易摊薄成本。

两强争霸

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还在激烈竞争,任何新进入者都必须想好怎么样面对这两个巨头的竞争,不要当炮灰。目前,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体量已经非常大了,人均服务成本就比较低了。滴滴刚进来的话,网络效应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在成本上就会比美团和饿了么高,竞争上自然会处于劣势地位。


所以说,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不会出现的。


爱宠杂货铺


我认为不会。2017年8月,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在线外卖行业形成美团外卖与饿了么两强对垒的局面。2018年4月,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半年后与口碑一起组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全面对标美团点评。


至此,在线外卖行业的竞争上升为阿里、美团点评的集团战,双方实力雄厚且野心勃勃。新杀入者或许能在短期内斩获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线外卖行业打的是一场持久战,长远来看,即便新杀入者实力与阿里、美团点评相当,但未必会像两大巨头一样舍得持续投入、不惧亏损,这决定其注定无法与饿了么、美团外卖比肩,成为在线外卖行业第三极。


因此,在在线外卖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再次出现三足鼎立局面的可能性几乎为0。另外,多说一句,即便饿了么整合百度外卖,又有阿里大把资源和资金加持,但其与行业老大美团外卖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后者市场份额已超过五成,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一家独大成为大概率事件。


双方外卖营收的对比更为直接。2019财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饿了么+口碑总收入为180.58亿元,美团外卖2018年外卖收入为381亿元。饿了么加上主打到店的口碑,收入竟然不敌美团外卖的一半,差距不止一点点。更尴尬的是,阿里收购饿了么1年来,阿里本地生活收入分别为26.12亿元、50.21亿元(饿了么、口碑并表)、51.59亿元、52.66亿元,营收增长开始乏力,追赶美团外卖基本无望。


连饿了么在与美团外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些对在线外卖行业感兴趣的玩家真该好好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三足鼎立就更不可能实现。


龚进辉


三足鼎立不存在的,美团都快被饿了么吊打了。外卖之战其实就是骑手物流之争。我这里饿了么已经吊打美团了。相信蜂鸟回归的城市都是如此状况,美团的众包终究模式太单一,玩不过饿了么点多种物流配送模式。订单少的片区使用派单骑手少的点我达。订单集中的高爆发商圈使用模式自由骑手众多的蜂鸟。品质商家使用专送。美团的众包在订单多时候能发挥低价骑手多单配送。保证骑手能被平台绑定。一旦出现竞争对手美团众包好日子就完了。以下是我随手拍的一个商家订单,我这里基本是这个情况,美团做不到饿了么四分之一,前提还是饿了么订单绝对比美团贵,配送费是看距离的,美团是2.5元的。所以两家不要看目前全国份额差不多。像我这里这种核心城市美团基本被吊打


地麦


不会出现第三种相似的外卖平台,百度,滴滴都有实力,被美团饿了么挤下去了,尤其是滴滴一上线,美团就霸道营销,让商家二选一的方式排挤掉滴滴,对商家对客户都给了沉重的打击。我觉得饿了么走的更长远一点,毕竟马云在后面支持,再说饿了么对商家还是比较任性对待,相反美团我是特别鄙视,看美团老大就能看出来,性王的长得就不想好人,太强势,太霸道,欺压商家榨干商家,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如果有第三家外卖平台的出现,肯定会有不同方式的外卖配送形式出现,更加先进更加理想化的方法,最终可能被饿了么美团给收购,或者被其他有实力的公司采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