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态度不好,并且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老师怎么引导怎么调教?

状元郎教育曾明祺


对于学习态度不好,并且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对老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想把他调教好,一般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太骨感!

“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只是表象,其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生?

这需要仔细分别:

1,精神有一定问题的学生。

这类学生看上去和常人无疑,但就其心理来说,真的是有一定的问题,需要心理专业人士的疏导,不是老师几个方法能管用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作品,写的就是一个16岁的少年,用平常人的眼光看来就是一个“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但仔细读起来,随着文字的展开,可以看出来,这个16岁的少年是一个精神狂躁症或者说有臆想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几次被学校开除,很难对任何事情产生真正的兴趣,因为他自己真的“没法集中思想,有时候简直很难集中思想。”也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失控的状态。

对于这样的学生,给老师的表象只是“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一般的老师是很难调教好的。

2,一些自小缺乏管教(父母不在身边)、品性不坏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不仅是缺乏管教还缺乏真爱。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想调教好,只有用真情去努力,当然要有方法地去做效果会更好,但真情为主。下午看完于谦主演的《老师好》,又让我回忆起来自己的青春岁月,想起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中学老师,回忆起来,真的如于谦老师演的苗宛秋老师一样,那份真情,也唯有这种真情才可能感化所谓的这些“自小缺乏管教(父母不在身边)、品性不坏”的学生。

3.被父母娇惯成的“学习态度不好,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估计老师真的没有办法。

对这类学生我真的不认为老师有和家长较劲儿的必要,现实中也很少有和家长较着劲儿的老师了!

方法永远是排在第二位的,永远只是真情的辅助工具!


快乐庭院


其实,问题孩子都是一个表面现象,是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学校及社会,某一方面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只是一个标贴,是一个孩子自己都讨厌的标贴。

我记得我儿子初中时曾经给我说过一句话:人天生都是积极向上的。我当时非常的惊叹他对人生的感悟。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想帮助这样的孩子,首先对他正确的认识,正确的看待。没有一个人是想成为别人眼中不好的人。

只有不戴着色镜,才能 发自内心的去接纳他,真诚的去帮助他。这样的孩子其实是缺乏别人的认可,慢慢的引导,给他自信,给他力量,肯定能让他自发的想学习,变的积极,有足够 的动力去努力学习。


bingdaobaihe


现实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并且懒散。不思进取。

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在认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努力找出原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

有的学生可能是学习基础差,感到学习压力大,于是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学习态度不好等等。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首先多多鼓励学习树立信心,用许多励志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努力也可以成功。然后要耐心地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原因,对学习目标产生模糊认识,因此造成了不愿学,不想学。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督促家长承担教育职责。共同帮助学习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向上。

有的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认可不感兴趣,因而对学习没有积极性。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面对学习态度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既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备。而是要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向上。


老黄新观察


"对于学习态度不好,并且懒惰,破罐子破摔,不喜欢就不学的学生,老师怎么引导,怎么调教"?这个问题或者这样的孩子是教育必须面对的"不好根治"特征,作为教师是履行职责的不可"怀恨"态度,更是考验或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经验以及综合素质的育人能力与水平。

一,一个人的思想波动与情绪变化,是受环境的影响与周围人群的群体引入及个性化异性的特殊呈现而为,特别是"一个孩子的破罐子破摔"流程,更多的是大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粗暴恶化,学校校风的能量辐射,教师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极端与打击挖苦,处理解决问题的偏爱与不公正等等。还有孩子本来的"弱项"与"爱好特长"受压抑缺少信心与帮助等等。这样的孩子"首发阵容"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往往从"懒惰"开始"入口\

喜205409161


当我们在倡导现代的一些教育理论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惊慌,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用现在的理论对待学生,毕竟在这种理论引导下,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老师出现了各种教育方式的偏差也越来越多。

这个心情就包含了一种特别让人束手无策的状态,那就是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时间可能有长有短,不可能是终身的,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破罐子破摔,总有一天他会突然醒悟,但是对于教育教学的黄金时期来讲,就那么几年。昨天在网络中看到了,中国要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部的高中教育,当然没有说义务教育,有可能是扩大高中招生造成的这种状态。这就说明了,学习已经延伸到高中阶段,如果。还是在高中之前破罐子破摔,基本上老师就只有恐惧加后悔。对,孩子一生来讲,他们是彻底的后悔。

虽然说这种状态下,就像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状态,如果没有钱,如何实现自己更多的金钱梦想一样,毫无办法,但实际上,作为老师还是经常要考虑这一个问题,万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个人觉得可以使用赵本山老师在小品里面所演的一个环节,那就是话疗。用谈话的方式来治疗学生的不良状态。

其实最佳的解决方案还是让学生多读书,读书当然不是读小说,也不是读一些所谓的网络美文,应当读的是哪些书呢?是关于人如何反思?如何成长,如何承担责任的书,比如说王阳明的一些书籍,他可以唤醒人,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反省自己,为什么不推荐孔子的书呢?或者说不推荐儒家的经典呢,因为他们的这些游戏太高大上,孩子们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实际操作。

反思自己根据实力,勇于承担责任,不做好高骛远的一些事情,或许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不过也只是猜测而已。


义诚老师


如果是学校老师,就别做无用功了,做好了没人夸你,只是想满足下自己的虚荣心罢了!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也并没有责任一定要把所有孩子都调教成优异的学生,如果想的太多却做不到,恰恰证实了你还太不成熟,你如此的得失心太重了,并不适合当老师,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吧!请记住,你想孩子学习不是孩子的需要,你是自己的某些需要,千万别把自己感动了却责备孩子不配合!

无论什么观点都会有人去批评去找漏洞,我觉得做人不需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更不要只说一些对的无用的废话!话可以偏激,但必须有主旨,因为一些偏激的人只能看到他以为的全部内容,缺乏思考问题的全面可能!做老师也是如此,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有得有失!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需求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高标准高道德要求自己,如果自己真的喜欢的话!但也需要认识到作为凡人的能力的局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