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割機咋樣?本人生的農村,發展農民,哪位大神知道未來收割行情,是否能投資?

曉松150300560


不知道你哪裡的,收割機現在感覺不太行,行為聯合收割機太多了,像我們這裡,平原小麥種植大縣一到收糧食時,大型的收割機太多了一輛車收不了多少,如果再出現,收割機出現故障,就更難掙到錢


朵朵和豆芽的成長記錄


做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這一行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不賺錢,其中有一下幾點。

第一點,就是人工費用太高,現在一個收割機連續工作,要四個人每個人都得200到500元的工資,聽說大型收割機還有平均工資上千的,大家算一下一天四個人少則一千多元,多則幾千元的工資是不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第二點:收割機維修的費用高,我家在收小麥的時候看見過,收割機換一個小的精密配件就要2000多元的費用,而且收割機易損壞的配件還多,每年光修理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三點:可供收割機的作業時間非常短,每年收穫的時間就是那麼幾天,在除了陰雨天氣幹不了之外也就沒有什麼收穫的時間了,在加上現在種地的少,遍地都是收割機,幾天就完事了,你還會賺錢嗎?

第四點:機械設備更新換代的非常快,而且報廢的年限也非常短,還沒等你賺著錢,收割機已經老化的不能用了,還有的人買的小型機器不夠先進,幾年就不能用了,收割機的油耗高,油價貴,往往賺的錢也只夠個油錢,在加上又要為七大姑八大姨家的收割,當然這往往都是送人情了,免費的,自然而然就賺不到錢了。

總之啊靠農業機械發財真的是不容易,收割機雖好,但是提醒各位購買需謹慎!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代言!




我是芳子


我也是生在農村的人,在廣東粵西地區,就我在老家看到的情況,目前在家務農的真正的農民,大多都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40後,50後,60後,70後這些人佔了絕大多數。

大家都知道,幹農活需要消耗比較大的體力。而時代在發展,現在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所以近年來真正在農村種地的年輕人是一年比一年少的了。

我老家那邊,目前已經有很多農戶連自家的牛都賣了,不要牛了,曾幾何時,對於農民而已,牛有多重要,大家心裡都清楚。但是現在他們之所以選擇牛都賣掉,其實就是現在很多都是機器代替人工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賣掉牛之後,需要播種的時候,就叫機器來,扒地,翻地,噴水,一體化操作。

在粵西地區,目前很多農村的作物,不管是水稻收割,還是甘蔗收割,還是犁地,除草噴藥,施肥,都可以機器代替了。

到了收割季節,直接收割機收割,以前人工收割要5天,可能現在只需5個小時,這樣的效率是驚人的。

而且人總會老去,不可能啥時候都還能像青壯年那樣,那麼有體力,但是農田還是那麼多,總要有人去種。所以機器的使用,在以後的農村日子裡,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中國是農業大國,未來必然是會朝著農業的現代化機械化發展。所以投資收割機,個人覺得,會是個不錯的項目。值得深耕和發展。








隨大流的都是山炮


如果沒有入手農機的最好別入手了,本人玩農機十年累計頭資有80萬,沒樓,有一輛七萬的小車,存款不到二十萬,剩下的就是落後的農機了,我現在還在猶豫要不要更新設備,搞農機我總結就是農機掙錢然後再買農機,存款沒有隻剩下落後的農機。


坦坦蕩蕩走自己的路


收割這一行業是拿命換錢。

這個行業十分辛苦,用從業者的話講:年輕人幹兩年還行,用命換錢。

跨區作業

如果大家有心的話,可以看一下週圍那些開著收割機為農民收割糧食的人,幾乎都是外地口音。因為收割這一行業靠的是大面積收割才能掙到錢,而僅靠其附近這點糧食麵積,你是掙不到錢的。於是,收割行業多半都要天南海北的去跑,風餐露宿形容這一行,一點不為過。

實例

以我們家一個親戚為例,他在早幾年買了一臺小麥收割機,在每年的5月份開始外出收割小麥。他跑的範圍還不算太廣,幾乎只在河南境內收割。因為小麥的收穫季正值高溫、多雨天氣,對於他來說暴曬、暴雨、熬夜幾乎都是家常便飯。再加上工作環境多是揚塵天,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整個小麥收割季差不多一個多月,確實能掙不少錢,但是人能瘦兩圈,皮膚能跟非洲人比,嗓子幾乎沒有好過。

轉行

再加上這些年從事收割機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利潤已經遠不如從前,於是我親戚把收割機賣掉改了行。

用他自己的話說:年輕人幹兩年還行,用命換錢。年齡大些就不行了,身體吃不消的。


農村王小霞


投資收割機也不是不行,得看你怎麼玩,玩不玩的轉。主要得看你能一季收割多少面積,畢竟收割的多,你才能賺的多。

收割多少取決於你在本地收割和跨區域收割兩方面,在你所處的本地由於熟人多,地理位置也熟悉可能你就會多收割一些,跨區域收割的話,影響因素就太多了:

近3年來國家對農機補貼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小麥主產區的聯合收割機數量猛增,跨區作業市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作業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作業平均收費卻低於合理價位。另外,跨區域收割還牽扯到‘’中介‘’,我們這裡叫‘’行戶‘’,畢竟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需要有人帶領你進行收割作業,‘’行戶‘’應運而生,人家肯定不會給你白乾,你就要出一定的‘’領戶費‘’,有的地方這筆費用出的很高,很多收割機都沒辦法幹。

另外,投資收割機還需要注意的很多,譬如,必要時親自到對方作業地瞭解一下小麥的長勢,準確成熟時間;注意擬作業地的天氣預報;操作熟練程度及機具可靠性。;而且要求機手懂保養會修理;跨區作業如同打仗搶佔高地,分秒必爭;只有平時多學習,多實踐掌握了過硬的技術本領,作業時才能多出活。

最後,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安全第一。作業中,轉移途中,速度不可過快;不能盲目更換變速齒輪,過度提高效率;要正確操作,小心駕駛,防止事故發生。

總之,現在進入有些晚,跨區作業的做法已經呈現包攬格局,說的過一點就是形成了壟斷。它們有經驗,有關係,有實力,難得打開自己的市場。

當然你要有能力,不管在本地還是跨區域,主要收割面積能最大化,自身素質比較強硬也不是不可以。事在人為嘛,現在哪有幹什麼容易賺錢的?











不做庸人不自擾的庸人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現在的農村發展收割機到底咋樣。

現在農村禁止燒荒,作物收割後的秸稈,只能打包回收,這就縮小了收割機的選擇範圍,目前我們這的機械,只能打包半喂入的收割機,全喂入的收割機打不了。

你生在農村,就應該知道現在農村禁燒的政策,未來的收割機,一定要有能打包秸稈的能力。

現在農村的收割機,不是一般的多,我們屯就有6臺,三臺久保田988,一臺久保田888,一臺沃得半喂入,還有一臺是久保田608,到秋天收割的時候,還會有南方收割機引入,有錢就有機械,收割機械不愁。

我認為是不能投資了,車多地少,再有農業大戶都有收割機,萬一土地歸大戶,你買的收割機很有可能賣不動,除非你變成農業大戶。

如果還想投資,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 不要買國產的收割機,這不是不支持國貨,而是根據這麼多年實踐,我們總結出來的經驗。其實掛著外國品牌的收割機,也都是我國組裝的,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掛個外國牌,就比我們的耐用。

我開的第一臺收割機是福田的,當年收割機沒有幾個,一個村都夠不上一臺,第一年收割機還是可以的,就壞了幾個小件,我們自己修修就好了,沒誤農時,收的也挺乾淨,就是造米(水稻皮沒了)多點。

第二年再幹,這毛病就出來了,不是這的軸承壞了,就是那的鏈子掉了,要不就是開焊,天天用電焊機焊它,四處找鐵往車上備,兩天不壞,三天早早的,最難以接受的是,風大了排草板還堵,幹活時沒氣死,已經是好脾氣了。

第二臺井關608半喂入,這就是外國牌子了,也有毛病,轉彎的時候篩子往出扔糧,件還特別貴,就是壞的頻率變小了,也不用老是備鐵。

第三臺是久保田了,俺們屯為什麼這麼多久保田,就是因為大家都用過所有牌子的收割機,只有這個牌子壞的少,件好買,二手車的保值率高,收地也不錯。

國產車在保養跟上的情況下,80晌地開始頻繁的壞,外國的差不多200晌左右,而且外國品牌非常好拆卸,哪壞拆哪,國產的就要大拆非常繁瑣。


國產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有人說自己就十多晌地,買個國產的對付幹,其實不然,你一年買車的利息錢,加上修理保養收割機的費用,加人工,再加油錢,基本就夠你收地的錢了,關鍵是你想賣沒人買,這就更鬧心了。

2 以現在的條件而言,半喂入收割機會大火,即使在霜後它收地,掉粒比較嚴重,也會大火,秸稈好處理,比什麼都重要。

3 買馬力大口碑好的收割機,這樣售後就有了保障,馬力大打的乾淨,口碑就會越傳越好,用你的也越多,人很怪,一旦相中了你的活,誰都搶不走。


4 買當地流行的收割機,你當地流行什麼收割機,就買什麼,這樣壞了好買件,修理也方便,不耽誤收地。

以上就是我對收割機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投資收割機可不是一般人能投資的!

首先你要有不怕吃苦又耐勞的精神,凡是買了收割機的買了以後就後悔,為什麼後悔?第一太累,第二太髒,第三一年有幾個月在外地過沒有家的日子。每到農忙季節收割機的大部隊,從北往南開始遷移。江南的小麥最開始成熟,然後一點一點往北方移動,首先是江蘇和安徽南部接著是安徽北部,經過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等等。



除非你自己成為農場主這樣的話,自己給自己收割。因為我國將來都是以農場主的方式出現,每家每戶的零散種植,將來一定是會被取代的。這也是我國國情的需要。做與不做自己掂量著看吧。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農村祥子哥


作為農民,脫離了牛拉驢梨的農耕時代,進入了現代化的機械時代,種地有播種機,秋收有收割機,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效率,正是看到了人機交替的時機,頭腦轉得快的人早早買了播種機和莊稼收割機,還亨受著國家的農機補貼,這幾年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很快走上了致富至小康的曰子。

收割機很賺錢,如果現在你買還來得及來不及呢?那就看你在什麼地方,如果機械少,農田多的地方就可以考慮買,如果地少,機器多就不要買吧。畢竟秋收就那麼幾十天,你弄個鐵疙瘩放在那,那有不鬧心之理?

如果你承包了大片土地,種上了莊稼,建議你還是買一臺吧,閒時買,忙時用,即節省了僱別人機器的錢,也樂得圖個方便。是兩全其美的事,幾年下來,就可以把機器錢省出來。

所以買收割機,買還是不買,不能大腦發熱,要做好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完了,再做決定,畢竟,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我們的這個時代,更新換代的很快。





農夫趕集666


你要沒事幹可以買一臺,相當於給自己找了個工作。投資僱人開就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