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作者:著名經濟學家、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國科智庫中國經濟三十人、國科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


2020年突如其來這場疫情,使得各地被迫限制人員流動防止疫情擴散,此次的疫情比人們想象中更持久,企業不得不延期復工。往年此刻正是,企業開工大吉之時,年前各種訂單追單、年後各類計劃發佈。如今,疫情當前,企業復工卻沒有那麼容易。一些企業尚未復工復產,員工居家待崗,造成社會空閒勞動力增多,供需不適配。疫情影響下,勞動力流動受阻,企業復工面臨階段性“用工荒”。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個來自中小企業負責人的電話,其中不乏已選擇進入裁員程序的企業,甚至,有的企業已經做好了員工去仲裁就宣告破產的準備。背後原因則來自中小企業資金流更加緊張,抗風險能力更差。不過一些企業主表示,等企業好轉後,歡迎被裁的員工回公司上班。


從中國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處瞭解到,疫情以來,中國人民電器集團員工的復工率不及三分之一,影響到企業的後續產能。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而這次的疫情對於中小企業的打擊尤其嚴重,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今日發佈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及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參與調研問卷的6422家中小企業中,截至2月14日,已復工企業僅佔59.29%,39.13%的企業還需要2周甚至更長時間復工。


目前是企業用工荒,一兩個月後,會出現裁員潮。有的無法復工的企業,可能已經走上了裁員這條路。中小企業至少會裁掉30%左右的員工,有的可能更多。


其中,38.9%的中小企業反映影響嚴重,經營暫時處於停頓狀態;29.43%企業反映影響特別嚴重,將導致虧損;18.13%的企業反映經營勉強維持,說明86.46%的企業受到較大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疫情結束後,“用工荒”影響


一、各地企業推遲開工,大批返回民工無法及時復工。據瞭解,很多鄉鎮依然處於封路狀態,民工復工依然受到很大的阻礙。有可能呈現“民工荒”,影響城市運行。


二、本地居民對復工的外地民工歧視甚至排斥,很多地方要求回到城市的民工進行隔離14天,甚至有很多民工回到當地無法租到房子,進一步會影響到想復工的人員。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三、供應鏈中斷,當前很多地方根據各行業對防疫的影響進行分階段復工,對於分工較為細的行業影響較大,原材料未復工的話,生產廠家也無法正常生產,生產廠家生產出來產品終端消費端無法及時復工,也不敢大肆採購。因此影響具有很大的關聯性。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四、企業資金鍊受到嚴重威脅,疫情致使企業延期復工,不能及時投入生產,恢復企業營收。另外員工無法及時復工,企業仍然需要支付工資給員工,這樣大大的加重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據瞭解,一些中小企業已經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五、實體門店現關閉潮。特別是餐飲行業和一些服裝企業,疫情結束後,可能會出現一波關店潮,特別是沒有什麼品牌號召力的中小門店,企業家缺乏信心,資金跟不上都可能是關店潮的原因。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六、延期復工迫使企業運營方式發生轉變。受疫情影響,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在線辦公需求仍在繼續爆發。5G的商用、雲計算的崛起,都給雲經濟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用工荒”


復工是作死,不復工是等死。此說法雖極端,但不無道理。不復工吃啥?小微企業進入生死存亡之際,員工如果一兩個月不復工尚可靠積蓄過活,但三個月以上不復工誰給發工資?所以,2月底不是疫情轉折點,實為企業命運的轉折點啊。解決“用工荒”問題,企業要努力,政府也責無旁貸,需要政企緊密配合,政府應當在更廣範圍、更高層面上發揮更大作用。


(一)政企合作,疏通民工流動渠道。當前最緊要的是幫助企業疏通員工復工的渠道,政府與企業通力合作,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疫情防控與員工復工復產的有效機制。對於一些勞動力人口大區,採取特事特辦,開通專線等措施,保證員工能夠及時復工。浙江是實體產業基地,大多工廠的都聚集在此,有企業表示往常年員工復工的人數較多,時至今日連平常員工的三成都不到,許多工作仍需待定完成不了,但是浙江湖州採取補貼1億為復工人員包機票、包火車票等往返路費實施保障。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二)為民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社會。疫情當下,政府企業應該做好宣傳工作,不要搞一刀切,不要對外來人口存在歧視。企業要為外來民工提供良好的防護措施,讓員工復工復產沒有顧慮。社會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要讓外來民工感到家的溫暖,僅僅依靠企業自身是難以辦到的,因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是不能夠侷限在某個小天地裡,必然與整個社會緊密相連。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為外來民工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立和完善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宣傳教育當地市民與外來人員互敬、互讓、互幫、互學,共建和諧社會,使外來民工從情感上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三)為企業減負,扶持企業轉型。在“用工荒”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的形勢下,勞動力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時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少,負擔越來越重,相當多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當前很多企業受疫情影響,疊加多重因素下,更是雪上加霜。政府應當採取有力措施,給予更多的政策,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負和各種規費;運用稅收、財政、信貸政策,鼓勵、支持企業改革創新,加大技術改造,革新生產工藝,改善經營管理,加快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從而使企業增強應對“用工荒”的承受能力和穩定發展的後勁。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四)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戶籍制度改革。人口大量地從農村向城市集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為什麼目前大量農民進城打工心情不定,流動性很大?要想留住人,必須留住其心;而要留其心,必須留其根。這個根就是戶籍、戶口關係。民工進城打工多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但戶籍戶口關係一直在農村,不能享受城市的社會福利,怎麼能安心?為此建議: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戶籍制度改革,在城市發展規劃中,特別在規劃工業發展園區時應充分考慮建設新城區,採用政府投資,政企聯合投資或吸收民間資本等多種形式,建設大量的廉租房、經適房作為“民工公寓”、“新市民公寓”,制定相關條件標準,出讓有限產權(使用權),或出售給外來民工,讓民工能夠在工作所在地真正安家落戶,這是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根本性措施。


(五)政府應積極協助企業復工復產,瞭解企業實際情況,協助對接相關部門,完善企業防疫措施。及時對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協調,協助採購抗疫防護物資,為企業做好復工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企業正常復工。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六)金融機構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保障。針對疫情這一特殊情況,出臺金融支持措施保障企業的的現金流,加大信貸力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通過展期或者續貸,適當下調貸款利率等方式,支持企業共渡難關。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疫後復工,解決“用工荒”的六大舉措


“用工荒”問題,其實並不是現在才出現,只是疫情之下“用工荒”顯得尤為嚴重。近年來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某地生產企業找到工人的新聞,“用工荒”問題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開始進入經濟學中說的“劉易斯拐點”,昭示著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結束,靠低工資、拼資源的生產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必須重視發展高科技,培育新興產業,但並不意味放棄傳統優勢產業。事實上應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很大潛力。一雙鞋子有的只賣幾十元,有的賣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件衣服有的也賣幾十元,有的賣幾千元,這就是科技和品牌附加值的體現。所以中小企業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增強創新能力,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才能真正擺脫“用工荒”的影響,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