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8萬畝花生種植忙,貧困戶增收有門路

施肥、播種、覆地膜……仁化縣周田鎮麻洋村的花生地裡一片忙碌,貧困戶黃大伯看著剛領到的花生種笑得合不攏嘴:“這花生種真靚,顆粒大又飽滿,今年肯定會有個好收成!”隨著春耕備耕有序開展,仁化縣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花生、油菜等主要油料作物的種植管理,全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先行示範區的農產品供應。

仁化县8万亩花生种植忙,贫困户增收有门路

“家裡種了2畝花生,去年增收了3000多塊,今年幫扶單位為我解決了60斤花生種、200斤化肥和10公斤地膜,這幾天就忙著準備播種了。”黃大伯說。麻洋村一直有種植花生的傳統,今年在掛點幫扶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將一片花生地擴大到140多畝,還給90多戶農戶(其中17戶貧困戶)發放了花生種2000多公斤、地膜140捆、肥料7噸。“我們專門請來農技人員,到田地裡指導農戶做好花生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把花生豐產豐收的基礎打牢。”扶貧隊員劉大偉說。

仁化县8万亩花生种植忙,贫困户增收有门路
仁化县8万亩花生种植忙,贫困户增收有门路

據瞭解,該縣通過“黨建+產業+扶貧”的發展模式,在丹霞街道車灣村、夏富村、胡坑村以及周田鎮麻洋村等地,打造了花生產業扶貧示範片,種植面積約600畝,帶動300多農戶參與種植,其中貧困戶近百戶。

仁化县8万亩花生种植忙,贫困户增收有门路

“現在除除草、施好肥,油菜籽才飽滿啊。”在董塘鎮安崗村,不少農民在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里穿行忙碌。“去年11月收完農作物後,這片土地便閒置下來了,我們就打算利用這100畝地來種油菜,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促進村民就近就業和增收。”東莞市虎門鎮政府駐村“第一書記”謝振說。去年,韶關市接待辦、東莞市虎門鎮政府和仁化縣農業農村局籌集資金,利用冬閒地打造了冬種油菜高產示範基地,帶動40戶農戶增收,其中有4戶共8名貧困戶。

仁化县8万亩花生种植忙,贫困户增收有门路

在丹霞山腳下的夏富村、車灣村等地,千餘畝油菜花競相綻放,漫天的金黃色隨風翻湧,將丹霞山和古村落襯托得更為靜謐美麗。雖然旅遊賞花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油菜籽收益良好,每畝可在原有種植模式效益基礎上增收千元以上,可作為優質生態農業項目長期推廣。

據統計,今年該縣計劃種植花生8.8萬畝,目前犁耙辦田和整地起畦的花生面積為8.4萬畝,已播種花生4萬畝;油菜種植面積2000餘畝,主要分佈在環丹沿線鄉村、董塘鎮和長江鎮等地。

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肖曉珍

攝影/龍全明 劉大偉

【作者】 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