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重症病房講《三打白骨精》哭著找兒子的101歲老人安靜了

“孫悟空大吼一聲‘妖精,看棒’……”3月8日傍晚,在武昌醫院重症A區內,四川援助湖北第九批醫療隊隊員、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遊婧秀,給病區101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熊婆婆講了一個《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作為婦女節禮物,竟然在老人出現“黃昏綜合徵”時安撫了她的情緒。

护士重症病房讲《三打白骨精》哭着找儿子的101岁老人安静了

遊婧秀和熊婆婆合影

當天上午9時許,當班的四川援助湖北第九批醫療隊的隊員們給病區內的女性患者送上了日用品等禮物,共同慶祝節日。當遊婧秀將禮物發放到30床患者熊婆婆跟前時,熊婆婆直接拒絕了,說:“用不上。”

“熊婆婆101歲了,而且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平時我們都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她,所以早已習慣了她說話耿直。”遊婧秀笑著說,平時要給熊婆婆打針、抽血、餵飯、伺候大小便,有時老人不願意配合,她就像哄孩子一樣,要拿出自己畫的卡通畫給老人捏在手裡,還要拿出手機讓老人與家人視頻,“弄好了還要給她點贊,誇獎她表現好,特別可愛!”

遊婧秀告訴紅星新聞,她來病房18天了,與熊婆婆已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老人家甚至能辨別出她的聲音。

8日傍晚,遊婧秀快交班時,熊婆婆哭著要找兒子。“我馬上意識到,熊婆婆的‘日落現象’又出現了。”遊婧秀說,她來武昌醫院一週後,觀察發現熊婆婆經常在傍晚前後容易情緒激動,就及時與自己所在的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專家取得了聯繫,精神科專家告訴她,有一部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到傍晚或是晚上,就會情緒躁動,比如坐立不安、來回走動、大喊大叫或出現幻覺等,這種現象被稱為“黃昏綜合徵”,也叫“日落現象”,護理的要點是充分安撫患者情緒。

“我首先想到的是讓她和家人視頻,但是視頻那邊一直沒聽人接,我就靈機一動,不如給熊婆婆講個故事。”遊婧秀說,要講個有年代感的,又適合熊婆婆目前智力水平的有趣故事,於是她選擇了《三打白骨精》。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熊婆婆越來越安靜,儼然已經進入到故事情節。故事講完之後,老人還豎起大拇指比了個贊。看著熊婆婆平靜地開始吃飯,遊婧秀才放心地下班了。

據瞭解,遊婧秀等來自綿陽的護士護理著武昌醫院重症A區30餘名患者,其中好幾名生活不能自理,除了醫療護理之外,還需要餵飯、喂藥、翻身、伺候大小便,而101歲的熊婆婆是其中情況最嚴重的一位,是她和自己的同事、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護士張玲玲重點護理的對象。

遊婧秀表示,儘管工作強度不小,每天臉上都會被護目鏡、口罩、帽子壓出深深的痕跡,但是看到患者們狀態一天天好起來,對自己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張瀚文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