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站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如何进行选型计算?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是供热网络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加以调节、转换,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根据需要进行集中计量、检测供热热媒的参数和流量。

热力站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如何进行选型计算?

热水采暖供热热力站系统:来自市政热源一级管网供水管的高温水,进入热力站,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再经一级管网回水管返回市政热源。供热小区二级管网回水回到热力站,由回水母管引至二网循环泵,升压后,进入换热器,换热成满足供热要求的热水到供水母管,由供水母管引出各路分支管(即二级管网供水管),送到各热用户。

很多热力站二级网循环泵由于设计人员的习惯或参照前辈的设计选型,未做水力计算或对循环水泵的作用不了解,导致在热力站中循环水泵的设计选型不合理,如循环水泵的流量偏大、扬程偏大,进而选择的循环泵电机功率偏大。不仅初投资增大,同时也给热力公司在造成了运行成本的上升,造成了大量的能源(电能)浪费。如何正确选择循环水泵,在热力公司和设计人员的眼中,显得尤为重要。

1、循环泵的流量计算

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满足所有热用户设计流量之和,可按照下式计算:

热力站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如何进行选型计算?

式中:

G--循环水泵流量,单位t/h;

t1--二次侧循环水回水温度,单位℃;

t2--二次侧循环水供水温度,单位℃;

Qn--设计热负荷,单位kw;

Cp--二次侧循环水的比热容,单位[kJ/(kg•℃)]

2、循环泵的扬程计算

热力站中循环泵的作用是克服站内设备、管路、二级网和最不利热用户内部系统阻力,使管路系统内热水流动起来。

故采暖系统中循环水泵的扬程应满足热力站内设备和管路、二级网和最不利热用户内部系统阻力之和,可按照下式计算:

H0=H1+H2+H3+H4

式中:

H0--循环水泵的扬程,单位kpa;

H1--换热机组二次侧阻力,单位kpa;

H2--热力站内部管道二次侧阻力,单位kpa;

H3--二次侧室外管路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单位kpa;

H4--最不利热用户内部系统阻力,单位kpa;

单位简单换算:1mH2O=10kpa。

3、个人的一点设计见解

在以往的热力站设计工程中,许多设计者没有思考,一味的对热力站内的循环泵选择两用一备、或者三用一备,甚至多用一备的选型方式。但是循环水泵并联运行后其流量之和一定小于各水泵铭牌流量之和,水泵的流量取决于并联特性曲线与管网特性曲线的交点。因此在热力站中选用多台泵运行的时候,不仅设计者无形中会选大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而且水泵长期并联运行时也会造成能源(电能)的浪费。

参照各样本循环水泵的并联工况可知,单台水泵运行的效率要明显高于多台水泵并联运行。而且现阶段,各热力公司也充分认识到了水泵的选择在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性,大多选择效率高的进口水泵或国内前列的优质水泵。

个人建议在对热力站的循环泵进行设计选型时,做到每种工况下都是单台泵运行。这样既能节能能源,同时也能降低热力公司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利于二次网供热参数的调节。对于备用泵的设置,目前采用的进口水泵或国内前列的优质水泵在运行寿命之内皆不容易出现事故,设计者可根据热力公司各热力站循环泵水泵的参数情况,对新设计的热力站循环泵进行冷备设计,即建议热力公司在其库房内备上能满足相同热力站参数范围内的循环水泵,当某一个站内循环水泵出现事故时,可在2~3小时之内对事故站内循环水泵进行更换维修。这样不仅能降低热力公司对热力站的初投资,又能避免因机组上热备的水泵长期不用而引起泵的锈蚀和损坏,造成资产浪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