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的歷史淵源

東流的歷史淵源

東流鎮

東流歷史古老,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楚、越、吳相爭不息,邑境更迭頻繁。東流始為吳楚境,後為越地,後又併為楚境。秦始皇26年(公元前219年),並天下,廢分封,置郡邑,江南置六郡,東流屬廬江南郡入九江郡、揚州章郡。漢時,池州境地分屬兩郡五縣。東流為彭澤縣地,屬豫章郡。南朝宋、齊,分屬揚州宣城郡石城、歷陵縣地和江州鄱陽郡鄱陽、潯陽郡彭澤縣地。

南朝梁、陳時期;東流設置和城縣隸屬南太原郡,轄有香口、吉陽、雁汊、趙屯四鎮;隋平陳後,太原郡及和城廢除,屬地改屬九江郡彭澤縣。唐會昌初(841-846),在原和城縣舊址建東流場,取"大江曲折來,到此始東流"詩句中的"東流"為名;屬江州彭澤縣。陶淵明東流採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足跡和傳說。

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東流場為東流縣(駐地和城故城,現東流鎮),縣治臨江而築,無城垣;屬奉化軍江州(均治德化,今九江市)。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改屬江南東路(治升州,今南京市)池州;並割貴池之晉陽鄉益東流。兩宋時東流縣屬江南東路池州池陽郡。元初屬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屬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屬江浙行省池州路。明代開國後,經過九華府、華陽府沿革之後的池州府。明代知縣進士楊季芳因敬慕陶淵明的高風亮節,作祠堂於縣學宮之測,後得工部郎中毛應奎例紙六千易甓瓦石,新建陶靖節祠和菊江亭、臺、圃;當年的陶公祠與菊江亭,蔚為壯觀,祠內四周通達,中為龕,安靖節神主,前設香案,祠前為廠亭,亭前為月臺,寬廣各數丈,周圍壘磚為垣,臨江為坊,坊外叢植菊。東流引來無數文人騷客瞻仰拜竭,吟詩作賦,歌頌陶公的高風亮節。明代造訪東至的名人很多,其中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于謙經東流,作《過菊江亭》詩。故有“景到東流”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江南第一繁盛處”美譽。

東流的歷史淵源

陶公祠

明宏治6年(1493年),知縣蕭佩築堤植柳,以衛縣治,長260丈,西北達江口,拱北山下立閘以蓄湖水,堤名柳堤又名蕭公堤。萬曆年間縣令陳春賦詩云:“高松夾道綠蔭鋪,行列森森古大夫,六月清風三十里,旅人疑是飲醍醐”。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知縣陳春修築縣城,縣城臨江而築,東西一里弱,南北一里強,周長計736丈餘,高1.4丈,垣下廣1.5丈,上廣1.3丈。全城分為水城、山城、平城三段。水城長274丈,山城長256丈,平城長210丈。城有五門,門各有譙樓,東曰“迎春”、南曰“麗山”、西南曰“通津”、西曰“菊江”、北曰“瞻極”。崇禎年間,知縣許茂莘將城壇高3尺,知縣張雲翬因防兵事築土城於外圍修築護城濠溝,後因城中居民往來不便而墜落溺死者甚多,廢除護城溝。今所有城垣均毀於抗戰時期,僅存遺址。

東流的歷史淵源

東流閘

清順治二年(1645)屬江南省,順治二年東流縣令鄧繼求復建菊江亭,順治3年知縣鄧繼球又在舊址上重建護城溝。雍正13年(1735)池州郡守李月章重修菊江亭,並建文昌閣於其左。東流雙塔是東流本土名士為“培婁卑伏,形家短焉”和“增補文樞,更增秀氣”而捐建;乾隆16年(1745),東流回龍山建天然塔,乾隆42年(1777),東流南門外造秀峰塔,並建學舍10間,即今陶公祠處。康熙十五年(1676)屬安徽省。

東流的歷史淵源

天然塔

東流的歷史淵源

秀峰塔

明清時期有句諺語叫“無徽不成鎮”。東流是徽州近鄰,東流是徽商雲集、商業繁華,沿街官民混居,店鋪林立,車伕、馬販、掮客、茶商川流不息,菜農、漁家、屠夫、攤販叫賣不停,商船停靠江邊碼頭,搬運工上上下下,揮汗如雨,忙碌不歇。現東流老街據專家鑑定,在保存完整的460米街道上,大多數古民居為清末所建,明代建築為數甚少,其中朱家大屋迄今大致有400餘年。保存較好、年代久遠、特色鮮明的古建築有汪家、金家、高家、安家、李家、鮑家、楊家、周家大屋等。

東流的歷史淵源

東流老街

民國元年(1912)東流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後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二十一年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建國後隸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1953年2月24日改屬安徽省安慶專區,1959年東流,至德兩縣並置東至縣。

東流的歷史淵源

東流閘

東流的歷史淵源

天主教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