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21D與東風26功能不重複嗎?兩者各有什麼優勢和不同之處?

殲20重型隱形戰鬥機


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DF-21D和DF-26都具備遠程反艦的能力,功能上有重疊,但是作戰功效上差別很大。下面介紹一下兩者的優勢和不同之處。

DF-21D反艦彈道導彈立項在90年代末,是在DF-21C中程導彈導彈的基礎上研發而來,是我國第一代反艦彈道導彈。最大射程達到了2700公里,精度也達到了10-20米級別,可攜帶600KG的熱核彈頭和500KG的常規彈頭,具有極高的突防能力。末端可以達到10-12馬赫的速度,即使裝備常規彈頭也可以灌頂砸穿航母的甲板,造成致命一擊,是我國非對稱作戰的“撒手鐧”武器。

DF-26是我國第二代遠程地地導彈,立項於本世紀初。同樣具備著打擊水面大中型艦船的能力。官方給的DF-26解說是核常兼備彈道導彈,相比於DF-21D有著更遠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更適合打擊更遠距離上的固定目標和移動目標。最大射程超過了4000公里,關島和迭戈加西亞基地均在打擊射程之內。建國70週年閱兵中,DF-26再次展示在人們的面前,而過氣網紅DF-21D則沒有出現在閱兵式上,可以看出DF-26在我軍中的地位。

可以這樣認為,DF-21D是拒敵於第一島鏈之外的非對稱武器,而DF-26則是拒敵於第二島鏈之外的升級版本的武器。二者遠近結合,高低搭配,使得美國航母戰鬥群不敢像以前一樣大搖大擺的干涉臺灣,更好的維護我國海洋安全。


軍迷老虎


東風-21D和東風-26都是多用途的彈道導彈,既能夠打擊陸地固定目標,也能夠打擊海上移動高價值目標,同時還能夠核、常兼備。要說二者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射程有遠有近,東風-21D主要針對3000公里以內的目標,而東風26則負責3000-5000公里內的目標,分工不同自然不會有重複!

東風-21D和東風-26都具有原創反艦能力,但是打擊範圍差別較大當然不會重複

從研發時間上來說,東風-21D是我國首款具有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彈道導彈,研發大致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本世紀初具備了作戰能力;而東風26的研發始於本世紀初,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東風-26直到2013年才設計定型、2014年前後開始陸續裝備。不過,不論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一直都在不斷的改進中,據稱最新的東風-26B也已在開展相關測試。東風-21D彈道導彈“短小精悍”,未來改進空間很大哦

東風-21D具有多種功能,應用範圍很廣

從投射能力方面來說,根據公開的信息推測,東風-26可以搭載1噸左右的戰鬥部,可以是常規彈頭也可以是百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東風-21D的投射重量略低,大致可以攜帶600攻擊的載荷,同樣也可以攜帶常規彈頭或者核彈頭,不過核彈頭的威力要小於東風-26。國慶閱兵中的東風-26彈道導彈

東風-26打擊海上目標示意圖

東風-21D和東風-26系列彈道導彈可謂是當前全球範圍內獨具一格的武器,目前也只有我國具有用彈道導彈打擊敵方海上高價值目標的能力。隨著類似反艦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等裝備的出現,未來的反艦作戰模式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說不定某一天類似東風-21D、東風-26以及東風-17這樣的裝備能夠掀翻航空母艦的海上霸主地位,拭目以待吧。東風-17馭波體高超音速導彈

未來航空母艦的海上霸主地位可能就是被類似東風-21D、東風26這樣的導彈掀翻的


威吶解析


東風21以及21D和26的名字很像,但實際上這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導彈,有著本質的差距。沒有可比性。

東風26屬於戰略導彈,雖然它是中程導彈,但也是中程戰略導彈。只不過恰恰是由於它是中程導彈,射程不是很遠,如果公然叫戰略導彈,肯定會引起“鄰居”們不安......但本質上,26就是戰略導彈。

東風26和東風31、41,巨浪2應該放到一類,都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石。東風21系列只是戰術導彈。

東風26屬於核常兼備,彈頭可以裝核彈。

以它4000公里的射程,再裝上核彈頭,足以保證打消我們鄰居的任何不良企圖。莫斯科、首爾、東京、關島、新德里......全在核彈款東風26的射程之內。東風26裝上核彈頭,可以讓周圍一圈的國家不敢打進來,也不敢協同別的國家打進來。

沒有了鄰居的幫助,遠方的敵人也無法打進來。

東風31、東風41、巨浪2看著比東風26要高一個檔次,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這些武器是為歐洲、美洲準備的。但是,對於一個國家威脅最大的,往往都是離他近的,跟他直接爭奪地區霸權的,也都是本地區的對手。站在這個角度,東風26比31、41,巨浪2更加有用。

東風26不但是核常兼備,還是懾戰一體。懾,就是威懾。懾在戰前。有了東風26你就不敢再惹我。21是常規彈頭,它打過去充其量打掉敵人一個指揮部,半個機場,一艘戰艦。裝了核彈頭的東風26那是用來屠城滅門的,它瞄準的是:城市。

不能比。

而且作為中程導彈,東風26的成本比遠程洲際導彈要低的多,可以大量的製造。1百枚東風26裝上核彈頭,可以保證我們安心睡覺了。

東風5、31、41,巨浪2......這些洲際導彈的數量都應該是以百計。至於東風26、21這些中程導彈應該是以千計。1X系列的短程導彈,那就得上萬了。在東風26裡劃出1百枚裝核彈頭,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東風26可以用來打擊水面大型目標,也就是可以打航母,讓很多人振奮,但跟它核平城市的能力比,打航母只是大材小用。21系列裝的是常規彈頭、炸藥,在威懾力上遠遠、遠遠不能和26比。

1枚東風26可以裝3顆30萬噸當量的核彈,總當量90萬噸。而1枚常規21的當量是:1噸。這就是差距,

東風21是用來打常規戰爭的。它的目標是:機場、雷達站、電站、電臺、指揮中心、防空導彈基地......東風21先打頭陣,殲20、殲16、無人機緊跟著。 這些活26也能幹,但明顯是太浪費了。

東風21D和26都能打航母,但是細節上仍然有差別。

導彈打擊目標首先需要“定位”,知道目標的準確位置。目標定位越精細,導彈打的越準。而這個目標肯定是離我們越近,定位就越準。東風21D打2000公里之內的目標,26打4000公里之內的目標。2000公里之內的定位肯定比4000公里之內的定位更精準,所以東風21D打的肯定比26準。東風21D不但能打航母,驅逐艦也能打。26則只能打航母。

如果純粹的防禦,打航母有東風21D就足夠了。因為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也就1000多公里,加上導彈也就在2000公里之內。換句話講,如果航母想對我們境內發起攻擊,它一定是在東風21D的射程之內。它能打到我的時候,我已經能打到它。

而東風26的射程是4000公里,就是說:在它還打不到我的時候,我就能先打到它了。

東風21D是你惹我,我就能還擊。26則是就算你沒惹我,我也有實力先打你......雖然都能打航母,東風21D是防禦型武器,26是進攻型武器。21D是防守反擊,26是先發制人......

當然,航母是個高價值目標。一艘航母連船帶機再加上人,最低也得值350億美元。東風21D的價格應該在千萬美元級,26也應該在億以內,咱也不用再細算了,總之不論誰打到航母都是大賺。出個最高價,100枚東風26,80億美元,打中3艘航母,1050億美元。發射導彈就是個工作,談不上人員傷亡,真打中了3艘航母,上面光人就1萬5。

用東風21D,半價!

東風26

核常兼備,它最大的價值是核威懾,維護國家安全。用來打航母也是很好的選擇。它也能裝上常規彈頭打地面固定目標,但這任務就得排在第三位了,既無關緊要也浪費資源。當然,如果資源充足,不差錢,準備一些也有用。

東風21

剛好顛倒過來,它價格相對便宜,主要用來打擊地面固定目標。21D打航母打軍艦,性價比非常、非常高。


銳度何老師


此言差矣,一個全職一個兼職,功能看似有所重疊,實質上兩者卻是一種互補的關係。東風-21D強調是確立“非對稱作戰優勢”,而東風-26則更多的是一種威懾,優勢+威懾兩者共同確立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那個地位。

有關東風-21D的消息早在本世紀初期就有外媒披露出來,沒過多久很多人就都知道了東風-21D是一款全新的反艦式彈道導彈,這是繼蘇聯在上世紀中後期結束R-27/33系列反艦彈道導彈研發項目之後,世界上唯一一種被“公開”研製的反艦彈道導彈。各種流言蜚語在國內外坊間流傳了十幾年,2015年在9.3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以閱兵的形式向外界證實了這種非對稱武器的存在。

伴隨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亮相的還有另外一款射程更遠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在官方的解說詞中,提到“該型導彈具備對敵海上大型艦船打擊的能力”,這從側面披露出東風-26是我國第二種具備打擊海上大型艦船目標的彈道導彈,屆時我國成為當前世界上第一個同時裝備兩種反艦彈道導彈,也是唯一一個將反艦彈道導彈實際部署的國家,這個頭銜著實讓很多國人振奮了很久,傳說中的航速殺手終於成為現實。

從射程上看,東風-21D屬於比較典型的中近程反艦彈道導彈,其從外形上來看基本上和東風-21C型彈道導彈相類似,該型導彈官方的定位是中近程常規彈道導彈。因此東風-21D的射程在1500公里上下,採用雷達末制導技術,具備對敵航母等大型艦船進行精確攻頂打擊的能力。然而東風-26官方的定位是中遠程核常兼備彈道導彈,網絡因其最大射程可達4000公里,因而給其起了一個“關島快遞”的雅號,由此可見這兩款導彈的射程壓根就不在一個量級上,更多的更像是一種射程銜接的關係。

另外,東風-21D屬於典型的常規彈道導彈,也就是說其主要是以搭載常規彈頭遂行中近距常規遠程精確打擊任務;東風-26則不同其屬於核常兼備彈道導彈,所謂的核常兼備就是既可以搭載常規彈頭遂行常規作戰任務,也可以搭載核彈頭進行戰略核威懾或戰略核打擊任務。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反艦就用常規彈頭就可以了。其實則不然,問題就出在核常兼備上面。

東風-26核常兼備彈道導彈的威懾效能是怎麼體現的呢?中遠距的射程能夠進行核常戰鬥部轉換,這就對射程覆蓋範圍內的國家以及相關目標產生極大的戰略壓力,為什麼?因為常規狀態下,這種導彈不是擺在家裡作為戰略核威懾給對手看得,其靈活更換常規彈頭後就能隨時轉換為常規攻擊,4000公里的射程,可能以前在沒有這款導彈的時候常規作戰力量夠不著打,核導彈能打著卻不敢打,有了常規戰鬥部後那就給對手帶來雙重壓力,即一要應對核打擊帶來的壓力,同時還要兼顧預防常規打擊的壓力。

僅此一點,雖然是簡單的核常兼備四個字,但是其作戰應用效能以及戰略威懾效能與常規彈道導彈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的,這也是東風-21D和東風-26壓根就沒有可比性的根本原因。兩者只是一種射程上的銜接關係,從而進一步拓展我國的防禦縱深和火力覆蓋範圍。

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東風-26的使用靈活性沒有東風-21D高,或者說使用門檻比較高,這就彰顯出東風-21D作為常規武器的專業性。因為東風-26的核常兼備特性決定了其使用的門檻比較高,因為談“核”容易產生誤判,東風-26也不例外,因為在導彈沒有落地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枚導彈到底裝的是什麼戰鬥部,這種猜疑性的危險,對於有核國家就容易產生戰略誤判,引發核衝突。

這也並不是說,東風-26就毫無用處了,話也不是這麼講的,通常火箭軍的核常兼備導彈主要以遂行戰略核威懾為主,果真局勢走到不得不用東風-26這種導彈的時候,那會試問還會在乎核衝突嗎?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了。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種辦法去越過這個危險,畢竟中國兵法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先禮後兵是傳統,客人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自有獵槍等候。

所以說東風-21D和東風-26是一種射程銜接的互補關係,東風-21D是專職的航母殺手,至於東風-26只是一個備用手段,沒事兼兼職,威懾才是其核心本質所在。


鷹鴿分析


東風-21D彈道導彈,是中國第二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該型導彈是東風-21型導彈的改進型,採用二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2700公里。是一種可以攻擊包含航空母艦在內海上船艦的反艦彈道導彈。

東風-26彈道導彈,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核常兼備中遠程彈道導彈,擁有對陸上重要目標或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是繼東風-21D後世界現役第二種大型中遠程反艦彈道導彈,最大射程5000千米左右。

東風-26與東風-21D 相比,最直觀的優勢就是,兩者射程不同。東風-21D 導彈射程最大射程只有2700公里,而東風-26 型導彈射程可達到 5000 公里,打擊範圍可以延伸到第二島鏈。東風-26因此被封了個“關島速遞”的封號。

此外,東風-26 導彈的打擊精度也比東風-21D更高。東風-26除了可以攻擊航母等大型艦艇以外,還可以攻擊驅逐艦這類的中型艦船。

東風-21D 在性能指標上不如東風-26,卻也有自己的優勢。東風-26雖然作戰性能非常出眾,但是它的採購成本卻肯定高昂。反觀,東風-21D雖然性能指標差一些,但其成本也相對較低。與東風-26高低搭配,可以在不影響作戰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的成本,並保持足夠的數量。(3000公里以內用東風-21D、3000~5000公里用東風-26,與全使東風-26的作戰效率差不多,但前者的成本明顯要比後者低;同樣辦一件事且都能辦成,但一個便宜、另一個貴,這種情況下肯定是選便宜的)。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東風21D和東風26都具備打擊地面目標和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既可進行常規打擊,也可進行核打擊,既可攜帶1枚大型彈頭也可以攜帶多枚小型彈頭。



但這並不能說兩者功能重複了,因為東風 21D是中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在2000-3000千米內,東風26屬於遠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達到了5000千米,覆蓋的目標範圍要比東風21D大很多。


東風26是在東風26之後出現,在關鍵技術上借鑑並優化了東風21D,比如它的投擲重量更大,東風21D彈頭重量在1000公斤左右,東風26是1800公斤,毀傷威力明顯更強,彈頭末段速度要快很多,突防能力也就更強。

雖然說都能反航母,但目前遠程打擊航母還很困難,東風21D在3000千米這個範圍內精準打擊航母的可能性比較大,但要讓東風26打擊5000千米外的航母,難度可不小。另外一方面,正是因為東風26更加高端,它的使用門檻也更高。



二者的關係就像是重型戰鬥機和輕型戰鬥機一樣。


止水興波


兩款導彈有一部分的功能是重疊的,下面先詳細說一下各自的特點和差異。

首先說一下東風-21D導彈,東風-21D彈道導彈是一款以水面艦艇為主要目標的彈道導彈,特別是對付大型航母,最早的型號是東風-21,後來發展了東風-21A和東風-21C,東風-21D型是家族中最新型號。

東風-21D型彈道導彈首次亮相在2015年的9.3抗戰勝利日閱兵上,可以確切的說,他是目前我們一款先進的的中程反艦彈道導彈,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自從誕生以來,一直呼聲很高,也是軍迷們喜歡討論的先進武器之一。

東風-21D可以部署在內陸區域,敵方的水面艦艇編隊或者航母戰鬥群還遠在千里之外的時候,可以優先發起攻擊,而且該該導彈採用發射車的形式,機動性不錯,可以實現打完就跑,具備強大的戰略威懾能力,有效的迫使敵方艦隊不敢逼近他的射程之內,而且他比普通彈道導彈優秀的原因是能夠打擊海上移動目標,該導彈的制導系統和末端機動能力非常先進。

東風-21D的優勢明顯,射程遠,導彈射程可以達到2500千米以上,末端速度超過10馬赫,彈頭重量也比較大,發射平臺機動性比較好,採用國產先進的輪式發射車,末端高速機動突防,一般的攔截不住他的,如果一艘航母也扛不住一枚導彈的命中,況且如果齊射的話,攔截更加困難,通常採用多枚、多型號導彈齊射、飽和攻擊戰術,航母編隊防不勝防。

再說說東風-26,東風-26彈道導彈是一款核常兼備中遠程彈道導彈,擁有對陸上重要目標或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也就是說用途比較多,是繼東風-21D後世界現役第二種大型中遠程反艦彈道導彈,這一點功能是和東風-21D重合的,一直有著有“關島快遞”的美稱。

該導彈最大的亮點是射程更遠,可以達到4500公里以上,東風-26導彈也是採用類似東風-21D導彈的發射包裝筒設計,在發射車機動時,導彈上有一個半封閉的蓋子遮蔽導彈,機動性也不錯,同樣有著很強的生存能力。該導彈融合了多項新技術,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綜上所述,二者都可以打擊水面艦艇等目標,但是射程不一樣,東風-26的射程比較遠,精度更高,用途也比較廣泛,可以打擊多種目標,核常兼備,這四個字就很值錢,打擊水面目標只是其中一個功能,東風-21D功能主要是反艦,二者可以互相配合,這樣射程遠近都有反制武器,舉個簡單的例子,所以這倆比較的話,有重疊的部分,東風-21D是專職的人才,東風-26是複合型人才,可以幹多種活。


雷姐的機械空間


東風21D和東風26作為我國“東風導彈家族”的兩員大將,二者在功能上並不重複,雖然兩款導彈都是多用途性質的彈道導彈,也都能打擊陸地上的固定戰略目標和海上移動的航母等戰略目標,不過在功能上並沒有重複,因為二者雖然打擊目標基本相似,但是具體打擊目標和打擊效果並不一樣,所以在功能上是不重複的,這就有點像同一款產品雖然定位相同,但是一個高配一個低配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意思。

具體來說二者為什麼功能並沒有重複,首先從具體定位來說,東風21D是專門研發針對大型水面艦艇進行遠程戰略彈道式打擊的專用“反海基彈道導彈”,無論是在整個飛行彈道路線上,還是具體針對打擊水面艦艇面臨打擊目標小且處於移動問題,都專門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設計,比如採用了能夠避開海洋雜波影響精確瞄準打擊目標的專業制導系統等專用設備。而東風26雖然也具備一定的對海上移動目標進行戰略打擊的能力,不過現階段東風26主要還是以戰略打擊類似關島這類海洋陸基戰略目標為主,兼具對一些海上移動戰略目標的打擊能力。

其次從二者之間的不同來說,首先相比東風21D主要針對3000公里內的海上目標打擊,射程更遠的東風26最遠射程達到了5000公里,這個射程已經接近東風21D最大射程的兩倍,這也就代筆了東風26海上打擊範圍更大,海上拒之距離更遠,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有更大的作用。而且除了射程大不相同外,作為後面出現的新型戰略導彈,東風26戰略導彈除了在相關技術上借鑑東風21D相關技術外,更提升了自身的戰略投擲重量,也就是說相比東風21D受限於最大投擲重量限制,只能最多搭載一枚戰略打擊彈頭而言,投擲重量更大的東風26除了射程更遠外,更大的投擲重量代表著其除了可以投擲重量更大/爆炸威力更大的單彈頭外,也具備投擲多枚小當量彈頭的能力。而且其末端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最後從兩款導彈在我國火箭軍中充當的角色也是不相同的,具體來說兩款導彈雖然都承擔著我國中程彈道導彈的中堅力量,而且也都有著足以覆蓋關島在內的第二島鏈內的射程/機動性和打擊精度以及戰略威懾能力。特別是東風21D相比東風26核常兼備而言,其只是一種常規彈道導彈,那麼使用東風21D在帶來敵方更大的殺傷力同時,反而不會引起核大國的誤判,增加打擊風險性。


魑魅涅磐


都可以打海上移動目標,區別是東風21D打的近一些,東風26打的遠。


用戶138359沉默是金


為什麼沒有東風22,23,24,25,這些係數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