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各种鱼类急剧减少,除了禁渔还能做什么?

作为亚洲第一大河流的长江,她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华夏文明能传承到现在,长江的功劳不可磨灭。不论是水资源还是鱼类资源,长江占据着主要的作用。只是这段时间,长江却陷入“无鱼之困”,人类的过度捕捞,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长江各种鱼类急剧减少,除了禁渔还能做什么?

鱼类越来越少,渔民捕鱼的“方法”也越来越恶劣,绝户网、电鱼画面触目惊心可能大,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随便撒网下去,都是些几十斤的大鱼,上百斤的大鱼也很常见。可是现在,打上一天鱼,最终也没有多少收获,导致这样的原因,除了环境污染之外,人类的过度捕捞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长江各种鱼类急剧减少,除了禁渔还能做什么?

据了解,1954年长江渔业天然捕捞鱼量高达42万吨,截止到2018年,只剩下不到10吨鱼类资源,其总额不到全国淡水鱼的0.2%。

泰州就曾捣毁特大捕捞鳗鱼苗的作案团伙,这些渔民使用的是专门捕捞鳗鱼苗的网,其规格只有1.7毫米,按照这样的规格来看,才出生几天的小鱼苗都能捞上来。其实这样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在全国很多河流当中,都有大量的绝户网、地笼等,甚至有些人则使用“电鱼”这种做法。

长江各种鱼类急剧减少,除了禁渔还能做什么?

四大家鱼,作为长江鱼类的霸主,曾经占据了长江大部分地区,可现在它们的数量却没有上个世纪中旬的10%。

现在买到的鱼类,基本上都是人工饲养的鱼类。人工养殖鱼类的时候,野生鱼类的资源是必不可少,因为需要野生鱼卵的资源才能繁殖饲养,但是“基因库”慢慢变小,再不采取措施,则会面临无鱼可吃的情况。

长江各种鱼类急剧减少,除了禁渔还能做什么?

2020年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的水域也将完成退捕,从明年起,长江流域将有一个长达十年的禁渔期。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即将到来的十年禁渔期只是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的一个开始,因为鱼类品种和数量的减少,除了过度捕捞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航道整治、挖沙采石等这些人类活动,都在破坏着长江鱼类的生存环境,2017年长江流域排放了超过300亿吨的工业废污水,水污染直接导致水生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因为疾病死亡的生物也越来越多。因此要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除了单纯禁渔之外,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