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泸州》(六)泸州同盟会长杨兆蓉


  “牌匾上面写着“辛亥革命老人住宅,驻军等不得骚扰”。威力很大,周围的土匪根本不敢来搔扰,不仅我们家到解放前都没被骚扰, 周围的老百姓也都没被骚扰,老百姓非常感谢这块牌子。”杨兆蓉的孙子杨远风介绍道。

  经年累月之后,当年那块有着震慑力的牌匾已经不知所踪,当年的房屋看起来也有些破败了。不过,这位辛亥革命老人的故事,我们还有资料可以查阅,还有他的后人,我们可以请教。

《红色泸州》(六)泸州同盟会长杨兆蓉

  杨远风的祖父杨兆蓉,1880年出生于泸州市院前街,也就是今天的大慈路。1900年,杨兆蓉就读于川南经纬学堂,读书时,他是“输新学社”的主要成员,“输新学社”被迫解散后,他于1904年赴日留学期间得识孙中山,成为首批同盟会会员,而后多次参加革命活动。

  在杨兆蓉撰写的《辛亥革命》回忆录当中,他有提到,永宁首义失败之后,他和佘竟成又商议,准备以泸州为大本营,以江安为外援,发动泸州江安起义。为此,他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红色泸州》(六)泸州同盟会长杨兆蓉

  当时,江安属泸州辖县。他们计划:会党首先进驻在泸州城内道台、知州、都司三个衙门和盐局附近的旅店,用油料浸湿被盖,于1907年11月5日夜里三更起火。然后,城中会党见到火起,出而内应,分派人员开城并破坏监狱,放出监禁同志。同时,小市区域的会党见到火起,一部分以呐喊作声援,一部分渡河进城,协助进攻。最后,各路会党进城后,统归佘竟成督率,夺取官署。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两地起义还没有正式开始,江安方面就泄露了消息。

  原来,江安有个叫代皮的革命党走漏了起义风声、致使事情败露。江安县令得知后,立即电禀泸州知州,泸州方面下令关闭城门,并分派大队,荷枪持刀,彻夜巡查街道,同时严令各客栈,一律禁止客人外出,违者抓捕追究。

  江安走漏风声、泸州城内戒严,起义以失败告终。不过,革命党人的行动,始终令清廷顾忌。为此,他们疯狂的抓捕革命党人。在那样的形式下,杨兆蓉去了南洋,并在新加坡拜见孙中山,向他汇报了举义失败情况。不久之后,他又去了爪哇等地,以教书为掩护,号召华侨子弟支持革命,筹募革命经费。

  1910年,杨兆蓉得知佘竟成牺牲后,回国策划泸州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震动全国,重庆成立蜀军政府。杨召集在泸同盟会员,令永宁道台刘朝望反正、脱离满清王朝,并在泸州成立川南军政府;1912年,杨兆蓉出任泸州同盟会会长。

  泸州二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关于它和杨兆蓉的渊源,可能您并不清楚。泸州二中的前身是育群中学和峨岷中学,而育群中学,前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它的第二个阶段的名字叫泸县女子初级师范学校,而当时杨兆蓉是这个学校的首届董事之一。

《红色泸州》(六)泸州同盟会长杨兆蓉

  “当时陈漱云和我们祖父几个人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看见日本的教育跟我们中国比较,我们就落后了,中国女子上学没有这个权利,于是陈漱云他们就提倡回来办女子学校。我祖父他们就回来办女子学校了,办起来以后没有钱怎么办,让他们的夫人出面,众筹筹集了两千银元,就把这个学校办起来了。”杨远风说。

  至此,我们发现,办学、革命都是杨兆蓉倾力去做的事,或者,我们更应该这样说,国家羸弱、国民危难时,他不顾生死、参与革命。推翻满清后,他又把精力投入到兴办学校、提升国民素质的教育事业当中。

  解放后,他又先后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年时,他又担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把精力放在了整理文字、记录历史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