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在北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囂張跋扈的軍官叫徐樹錚,此人不僅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而且為人專橫跋扈,鋒芒畢露。他戎馬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收復外蒙古180萬平方米的土地,只可惜辦事太過於囂張,最終被人刺殺身亡,如今的墳頭已經長滿雜草。

俗話說“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用在徐樹錚身上再準確不過了,所以這一切,得從他少時求學說起。

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1880年,徐樹錚出生於安徽省的一個耕讀之家,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因此父母對他疼愛有加。受家庭影響,徐樹錚從小飽讀詩書,能說會道,七歲時便能作詩,被全村譽為神童,13歲考中秀才,17歲以歲試第一等第一名的成績補廩生,可謂少年得志。

1897年,此時清朝正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周邊各個國家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蠢蠢欲動,國家陷入危機,社會動盪不安。中國的知識分子也逐漸覺醒,不少人走上了投筆從戎的道路,徐樹錚也想這麼做,不過被父母以年紀尚小攔住了。於是他靜下心來研讀兵法,並時刻關注時局的變化。

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1991年,徐樹錚終於找到了機會離家投軍,前往濟南投奔袁世凱,此時袁世凱正在處理家中的瑣事,於是讓山東的觀察使朱鍾琪來代替他考察這位年輕人,但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顯得話不投機半句多,徐樹錚還被朱鍾琪諷刺了一番,憤然離去。

也正因如此,徐樹錚遇到了袁世凱部下的段祺瑞,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段祺瑞非常欣賞他,並決定重用,徐樹錚從此開啟了軍旅生涯。

在此後20多年的政治生涯裡,徐樹錚深得段祺瑞的信任,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做成了很多事。但最被後人所稱道的一件事,就是成功讓外蒙歸心,收復了這塊18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蒙古地區分為內蒙古和外蒙古,而早在清朝期間,外蒙古對中央的向心力就不如內蒙古,尤其是獨立運動之後,更加疏遠了中國。如果此時不加以管理的話,假以時日恐怕會被沙俄地區“撬走”。就在這個時候,徐樹錚被任命為西北籌邊使,一上任就表現出了非常強硬的態度,他說:“空言統攝,難期久遠,一切要政,不及時措施,終恐此地非我所有,有之亦不如其無。”

此後一年的時間裡,徐樹錚用自己的鐵腕手段對外蒙古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並制定了《治蒙要略》,其中分為庶政、官制、軍事三個部分,庶政方面,他主張大養軍馬,加強中華文化教育,優待俄國軍民,制定清律和民國法律,發展墾牧事業等,官制方面,他建議外蒙全鏡設置統一的整體管制。軍事方面,他提議在外蒙的幾個戰略要地駐軍把守,並保護好邊境地區。

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後,還大力推廣蔬菜種植以作長久計,修公路、開銀行、建學校,全力推進中國化教育。這個時候的外蒙古是近代史上最為穩定的一段時期,這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的閃光點。

然而,因為徐樹錚平時做人做事太過囂張,屢屢依靠這種鐵血手段來辦成一些事,所以很多軍閥對他懷恨在心,其中包括袁世凱和馮玉祥這樣的人物,尤其是馮玉祥,早就對徐樹錚恨之入骨,加上自己的親舅舅早年死於徐樹錚之手,逐漸對徐樹錚起了殺心。

他收復中國180平方公里領土,被殺時只穿睡衣,如今墳頭全是草

1925年12月30日,徐樹錚從北京去乘坐火車前往天津的途中,被馮玉祥的心腹鹿鍾麟截住,穿著睡衣的徐樹錚迷迷糊糊被“請”出列車,隨即遭槍殺。段祺瑞得知徐樹錚的被害後,痛不欲生,驚呼“斷我股肱!”即使知道此事的真相,卻因為處於馮玉祥的控制而無能為力,後將徐樹錚安葬在老家蕭縣。

徐樹錚一生經歷無數場戰役,手裡的人命和被他拯救的生命數不勝數,所有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的鐵血政權,而獨斷獨行,亢直自愛的霸道性格最終為自己帶來了禍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