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吳非:非常時期,不要逼孩子


不能這樣在家生悶氣,對孩子發急,他是沒處可去,要不早跑了。


不能這樣在家生悶氣,對孩子發急,他是沒處可去,要不早跑了。

——吳非


特級教師吳非:非常時期,不要逼孩子


少年,遇上這樣的艱難時期,會變得懂事的。他不能上學,看看電視,和同學傾訴,每天多睡一兩個小時,上網查查資料,略微閒了幾天,你們就看不下去了,百般不滿。你們嫌學校網課沒“硬性作業”,埋怨補習班不開張,嘆息找不到新的教輔,那你說該怎麼辦呢?


那麼多人在忍受煎熬,全國那麼多人擔憂疫情的蔓延,你這個住在安全區、收入有保障的人,每天擔憂的是“開學後孩子考試成績拉下”,真不知該對你說什麼了。


你說兒子不睬你們,在你面前有點傲慢,我估計是你們平時就絮絮叨叨的,現在每天有時間在家盯住他,更讓他煩了。


看得出來,你多年不讀書學習,現在,好多家長都是以 “不愛學習卻混得不錯”的身份在勉勵子女刻苦學習,真是有意思。自身沒有學習意識的家長,考慮問題過於功利的家長,很難培育出有“熱愛”稟賦的子女。


現在,他讀書比你多,在學校遇上了真正的教師,接受了好的教育,腦袋當然可以昂起來,面對庸俗,自然地表現出不屑。在家裡,他不過是沉默,尚未對抗,真是很有風度了。有朝一日,他經濟上能獨立,不向你要飯票,指不定那時你們要鬧成什麼樣呢。


你們能不能把那個手機放下來,找幾本平時沒法看完的書,安安靜靜地在那裡讀?你們以前總說忙,難得有休息的時間,這會兒不用上班,為什麼不做點有益的事?你要是不肯借這個機會讀書學習,那就報名去做個志願者,四十多歲,估計也會有單位會安排的,也能領到口罩。


不能這樣在家生悶氣,對孩子發急,他是沒處可去,要不早跑了。


就這麼一個孩子,十五歲了,遇上艱難時期,正能去思考一些大問題,現在的中學生也該把目光轉向社會了。


再過六七十年,你兒子做了爺爺時,孫子孫女或許會問他:“2020,就是中國鬧病毒的那一年,你是怎麼度過的?你做了些什麼?”兒子要是沮喪地說“我上初二,什麼也不知道,爸爸每天逼著我做作業”,孫子孫女會不會恍然大悟,說“怪不得爺爺有點猥瑣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