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存錢好還是買房子好?為什麼?

天才空手道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買房與存錢並不是選擇題

對於目前剛需一族而言,就算是砸鍋賣鐵都要買房。既然是剛需,不買房,就意味著沒辦法結婚,就意味著孩子沒辦法上學等。也就是說存錢無論收益多大,對於他們來講都沒有任何的作用,該買的房還是要買的。

而對於另外一部分資金不夠的人群而言,尤其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打拼的人群而言,房價已經高企,現在想要買房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很多時候,他們只能選擇把錢存在銀行裡,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或者金融產品,獲得些少許的利潤就已經足夠了。

投機買房與存款相比買房更優

題主既然是在問選擇購房與存款之間哪一個收益更佳,那麼就說明題主並不是一個急於買房的剛需族,並且極有可能是一個希望通過買房來擴大自己資金收益的住房投資者。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投資住房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資產配置方式,無論風風險性和收益性,都已經遠遠不如過去。


目前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四五線小縣城,房價長期內趨穩,是目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旋律。尤其像深圳最近出臺的房產政策看,目前各個城市都在積極探索用於解決住房問題的多種舉措。尤其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試點的長租公寓可以算得上是解決人多房少結構性矛盾的有力途徑,因此在將來住房需求可能逐步減少,房價再難一飛沖天。

在政策影響下住房已不是最佳投資品

當我們在考慮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產品時,不僅要考慮到它的收益,還應該考慮到風險。在綜合風險和收益所作出的決策後,不僅要參照房地產市場前十年的發展,還應該進一步對比前十年與後十年經濟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否還是相同。通過這一系列的分析後,我們就可以明白,住房市場在將來十年並不能算得上潛力無限的產業,相反,作為一個成熟行業,房地產市場正在慢慢趨於穩定。

其實這個問題更深刻的含義應該是用於那一些剛剛賺得首付,而猶豫該不該買房的人群。如果說目前自己的工資水平遠遠無法負擔房貸,那麼完全沒必要一時性起去買房,當然了,對於有能力負擔,房貸又不會影響生活的人群而言,買不買房就成為無關緊要的事。

對於大部分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而言,租房可能才是解決住房問題的最佳途徑。對於租客而言,選擇好的租房就要選擇好的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全平臺房源超過1000萬套,實時可租房源20萬套,在上海我們的房源數量比第二名租房平臺領先2倍。


嗨住租房


存錢與買房,哪個好?毋庸置疑,肯定是買房比較好的。剛需者買房,有閒錢的投資都比存在銀行好的多。



親身經歷,2011年參加工作,當時工資近三千,一年工資和其他補助下來也有個四萬多。可是,年底一查賬,工資卡上結餘不到四千,愣是不知道錢花到哪了,但就是沒有了。心想這樣下去不行啊,2012年底,借了13萬,首付了一套房子。到2017年還清了所有欠款,期間裝修了房子,結了婚,現在手上還有富裕。所以,攢錢不如借錢,投資一些項目,定期還錢,比攢錢好的多。



2018年開年後,房子一路飆升,一朋友2月份5000元首付了一套房子,三個月後,房價漲到7500元,一套房三個月賺了近30萬!



用錢生錢,讓錢流動起來,才能最大化錢的價值。投資房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錢存起來每年就那點利息,相對投資賺取的利益,真是無法同日而語。


樓市淺析


平心而論,在過去二十年裡,多數時間還是買房好,但是買房好也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買的房子要每年大幅升值,不僅要超過房貸成本,還要保證炒房者能大把賺錢。前些年,國內貨幣超發,大量資金都跑到房地產,存錢長期享受負利率,吃虧吃太多,所以即使是一些中老年人都去買理財產品了。

我表妹是2008年結婚的,她當有一筆錢,再加上男方也有三十萬,正好可以全款買房,她問我是買房好,還是把錢存起來,他們小夫妻與我舅舅一起住好?我的回答是,還是買房為好,存錢利息太低,自己買個二室一廳,與父母也可以分開住,但彼此也可有個照應。

不過,目前的情況恰恰相反,國內的房地產正處於一種極度的瘋狂狀態,目前全民都在買房,都在加槓桿,這就要小心了,凡是在中國全民都熱衷參與的投資活動,最好別參與進去,因為行情在最瘋狂時刻會結束。而恰在現在,還是手裡拿著錢比較安心一些,原因很簡單,很多理財產品都不保本保息了,股市現在還沒跌到最低位,樓市泡沫很大,風險很重,現在你只有持有大量現金,過個幾年才能成功炒底資產價格在最低的時刻。

在國內房地產泡沫即將擠破的前期,我勸大家還是存錢好,或者是消費多一些,趁著人民幣還堅挺在上,我們可以到全世界去旅遊、去購物,沒有必要一定非要買房子,買房子,人生不僅只是房子,千萬別買已經加了槓桿的房產,這樣的風險太大,手握現金最多是貶值,這幾年物價還是比較穩定的,也貶不到哪裡去,但是手握高價房產,有可能縮水七成以上,所以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大家還是持有點現金,或者多多消費,享受一下人生。

`


不執著財經


我是袁哥,我來回答

現在是買房好,還是存銀行好,這是很多人面臨的一個問題,需要做出兩難的選擇,在2016年之前,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買房,但現在這個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沒有存銀行好,還是買房好,只能說適合買房還是適合存銀行。原因如下:


01:已有住房,需要投資二套房或改善性的情況。

在2016年之前(包括2016年)在全國絕大數的城市買房,到目前至少也有50%以上的增長,其收益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息,而現在經過2017年,2018年,包括今年的上半年,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已經到了高位,現在買房容易高位接盤,而且目前部分城市有回落的跡象,加上二套房利率上漲,此時再買房成本增加,且有下跌風險,不如先把錢存於銀行,等待房價下跌幅度較大時,選擇時機購買。

對於已經下跌幅度較大,而且是一線或準一線的城市,如上海和青島這兩個城市,現在就可以購買。

對於還在漲價和橫盤的地區,就需要等待,可先存銀行,然後根據情況再買房。

以我居住的日照為例,現在整個日照地區,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在2019年的上半年處於漲價階段,新開盤的項目基本上可以銷售75%左右。與2018相比成交數量減少,一二手房在進入7月以來9月,成交量同上月比,有明顯的減少。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就先存銀行,等待時機再買房。


02:沒有住房,需要購房,擔心房價下跌的情況,存銀行還是買房。

對於這種自住性,無論你是處於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當然是買房,但是目前國家調控及銀行房貸利率提高,以及各地因城施策的政策,各地房市出現了漲跌互現,有些城市在漲價,也有些城市在跌價,還有城市房價處於橫盤階段。

對於已經降價,而且跌幅較大的,剛需客戶現在就可以購買。

對於橫盤的地區,預示房價即將下跌,可以先存銀行3個月_6個月,等待房價下跌後購買。

對於仍在漲價的地區,可先存6個月,等待房價下跌後購買。

03:對於儲蓄資金較小的,已有房的,再買房還需要房貸的情況。

在目前這種情況,同時經濟下行,物價上漲過快,家庭現金流非常重要,如果不量力而行買房,很有可能把自己陷入經濟困境,不如就先存銀行吧。


04;對於資金較大,無論有房,無房,都應該買房。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近10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都在6%以內,實際有些經濟學家測算我國近些年的通脹率在10%以上,如果貨幣存銀行,加上近期銀行利息再下調,那麼存銀行貨幣只有貶值。

而買房呢?,一二線城市,也包括一些強三四線城市,經濟發達地區及人口密集的縣城,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房價還是呈現上漲趨勢,買房仍是好於銀行存款,同時是抵禦通脹的較好手段之一。

結語:買房還是存銀行,需要根據自己資金狀態,現有住房的情況,量力而行。在不影響自己現有生活,同時考慮後果留有餘地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當地房地產現狀,再決定存銀行還是買房,更為穩妥,所以沒有存銀行還是買房那個更好,只有適合自己,才是好。

我是袁哥,請關注我,為你房產投資答疑釋惑。


袁哥自媒體


可能大家都曾有這個疑問:現在是繼續存錢好,還是買房子好?其實答案很簡單。

根據家庭需要而定

1、買房不是買白菜,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筆鉅款,請現實一點。

如果自己手裡沒錢,甚至連首付的錢都不夠,那您根本就多此一問,因為這個問題您根本沒得選擇。先老老實實的工作、打工掙錢,等錢攢夠了,再做打算。

2、如果面臨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即將組建完整的家庭,而且手頭錢夠首付和月供的話,別考慮太多,一套房子對您非常重要,對家庭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

一個有房安身的家庭才算完整,生活才能蒸蒸日上,並維持良好的交際,事業才能有堅強的後盾。早一步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早一步享受人生,比省那幾萬十幾萬塊錢來得更值。

3、如果手裡不缺房,純粹就是想關注樓市的投資機會,那麼就要算計算計了。

三四線城市需謹慎

2018年,中科院發佈了《住房市場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在142個監測城市中,有113個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下跌,比上月增加29個,房價環比平均跌幅0.802%。

年末階段,樓市成交低迷是情有可原的。從大趨勢來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依然在持續發揮作用,不少地區開發商開始降價售房的報道也層出不窮,再加上整體經濟環境的稍顯低迷,越來越多人推遲了購房決策。

如果進一步具體分析的話,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樓市結構還是不同的。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2017年以來的棚改貨幣化安置,是早就三四線樓市走牛的主要力量。

但隨著樓市去庫存的初見成效,棚改貨幣化漸有退潮跡象,“棚改大戶”呼和浩特、長春已經率先提出減少貨幣化安置的計劃,這些都將促使三四五線樓市降溫迴歸理性,甚至起到抽薪止沸的作用。

雖然少部分三四線樓市成交依舊火熱(如12月的南陽),但如果這個時候以投資為目的入手,風險顯然較大,利潤空間也已被大幅擠壓。

再考慮到這些城市可能配套出臺的限售、限購等調控手段,未來出手的難度和所需的時間也可能隨之提升,進而提升購房的潛在成本。

對於一二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來說,則情況有所不同。

從樓市調控的節奏來看,三四線城市開啟房價狂歡時,一線城市大多正趕上回調,典型如上海:

但是,一線城市多年來積累的資源優勢、人口優勢以及人氣還在,只不過因為市場資金總量有限,三四線城市分流了樓市的炒作資金,再加上金融市場的低迷,從而導致資金暫時流出一線城市。

因此,本著樓市“先跌的城市先反彈”的原則,一線城市目前正在醞釀回暖,估計在2019年下半年之後,一線城市或將陸續回暖,三四線城市將開始降——這是樓市調控所帶來的房價漲跌節奏。

在此之前,還是秉持“現金為王”的策略,做一些穩妥的理財,等待機會,不要輕易出手。


當然,最後提醒一句,房住不炒至少是未來5~10年的策略,一般的投資者做做其他的投資理財就好,盲目的炒房客會虧得很慘,一定要慎重。


金投手閒話理財


如果說存錢好,有人肯定會拿過去10年來說事兒,說你看過去房價漲了多少,有的地方翻了10倍不止,你說存銀行才多少錢?同樣,若是說買房好,有的人肯定說,這個答主在炒房,現在國家都在調控,以後房子會很便宜的。那麼到底該存錢還是該買房呢?聽我來分析,你就明白了。

看是否你的剛需

若是你的剛需,什麼都別說了,別說攢錢買了,借錢都趕緊買吧。越往後拖越難受,遲早要買,或許買了之後生活會有壓力,但你找媳婦會好找,家人的內心也會比較穩定了。人生三大事,買房結婚生孩子,可以說哪一件都不是輕易可以完成的。尤其是買房子,有時候是傾家人所有力量去付首付。這就是中國的經濟,也是我國的房地產情況。


是否是投資房子

若是投資,現在不建議你再進入房地產了,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國家調控力度非常大,目的就是杜絕那些炒房客,房地產其實就是部分炒房客給炒起來的。現在已經到了最高處,基本上炒不動了。所以投資的話,還是要謹慎的。


另外一個,存錢的目的是什麼?若是你目前一套房子也沒有,那建議還是儘早買房。若是家裡有很多房產了,那找個投資項目吧,任何一個可能都比現在的房產項目好了。


老王語錄:親愛的讀者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別忘給老王點個贊哦~關注老王,老王分享世界給你!


老王偵查記


小菜認為,現在還是選合適的城市買房子比較好,存錢長期看是要吃虧的。

第一、存錢吃虧在哪裡?

從國家統計數據看,2009-2018這10年間平均通貨膨脹是6.59%,這個通貨膨脹率也就是物價上漲的平均速度。當然,不同類型的消費品,物價漲幅是不同的。比如,食鹽的漲幅可能在1.8%,但房價的漲幅可能就是21%,這些生活消費品平均下來就是6.59%。

也就是說,如果這10年把錢存銀行的話,存款利息按小銀行比較高的利率算,也就是5.225%,完全跑不贏通貨膨脹率6.59%;這是很直觀的對比,簡單一算就知道,10年下來就非常吃虧,每年都在虧。

第二、在存錢和買房之間,現在為什麼會糾結?

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所以成為80後心中的經典,引起共鳴的更多是對機會擺在面前沒有珍惜的遺憾,或者說是青春迷茫中不經意間的一種錯過。

在面對過去房地產黃金10年的時候,我們都有相似的經歷,有的人膽子大、反應快,不斷地搗騰,利用房地產快速發展機遇,迅速地積累財富,實現了人生財務自由。這是對勇氣的褒獎,也是對把握住機遇的一種褒獎。

但是,從2019年開始,全國多數城市房價漲幅收窄。據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城市房價平均漲幅3.37%,較前兩年7%以上的漲幅看,收窄幅度明顯加大。

從中科院財經院房地產大數據組月度報告看,全國城市房價走勢呈現分化局面,有的城市房價仍然在上漲,比如深圳、昆明,有的城市房價一直在下跌,比如北京、杭州。

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延續,經濟持續低迷,房價由漲轉跌的城市數量在逐步增多。短期內,如果政策沒有重大轉向,也沒有意外事件衝擊,整體房價走勢維持現狀將是大概率事件。

過去那樣的機會沒有了,現在的房價滯漲了,今後是什麼走勢說不住,手裡拿著錢存銀行,又跑不贏物價上漲速度,這就是多數人糾結的原因所在。

第三、現在還去買房,好在哪裡?為什麼是好的?

要弄清未來的房價走勢,先要搞清楚今後國家怎麼發展城市,國家的城市戰略規劃是什麼?哪些城市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哪些城市又會沒落?

如果城市今後要沒落了,就不能再買這些城市的房子;如果城市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買這些城市的房子就是好的,就會賺錢。

01、我們目前的城市發展現狀是什麼?

據2018年統計數據,我們國家城鎮化率59.58%,整體水平不高。具體到地方城市,有好有壞,比如武漢80.29%,發達國家水平;昆明72.85%,適中;宜賓49.64%,比較低。

按照國務院2014年發佈的城市規劃2014-2020,我們國家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城鎮化率60%目標!

實際執行看,這個目標應該在2019年就已經實現,下一步國家城市發展怎麼規劃?預計今年內會發布。

02、發達國家現在的城市發展狀況是什麼樣的?

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城市發展問題上,現在還處在追趕階段。發達國家的現在,就是我們城市發展的未來。看下發達國家的城市現狀,有利於我們認識今後中國城市發展方向。

圖表數據來源於百度文庫學術資料整理,中國數據截止2018,G7數據截止2016.

很顯然,經濟老大美國81.8%,老三日本93.9%,我們是世界經濟第二位,我們的城鎮化水平跟經濟地位嚴重不匹配,城市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03、發達國家城鎮化之路有什麼規律?對我們有什麼借鑑意義?

經濟發達國家城鎮化之路有一些共性特徵,大致有四點:

1)城鎮化在30%-70%階段,城市全面發展,幾乎所有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房價都在漲。這個階段發展速度最快,房價漲幅最高,投資房產風險最小。

2)接近或超越70%後,城市發展速度放緩,進入深層次、重點發展階段。房價開始分化,有的漲,有的滯漲,有的下跌,投資風險加大。

3)過了80%以後,城市發展會保持長期平穩,要進一步擴容很難,但要回落也不現實。

4)城鎮化過程中,會逐步產生城市群,後期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主要依託城市群力量。

這就好比一個人成長,在青春期生長快,變化大;到了盛年,身體變化放緩了,思想和閱歷不斷成長;到了晚年,不管是身體,還是思想、閱歷都平穩了,人生基本可以蓋棺定論了。單個人的力量不管如何提升,都是有限的,要想取得質的飛躍,就得走團隊之路,這就是城市群。

對我們買房子的借鑑意義是什麼?

我們的城市還會繼續發展,只是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快了,而且以後房價還會分化,有的城市漲,有的城市跌,要選好城市,買房子照樣是賺錢的。

04、國家的城市戰略規劃是什麼?

未來國家將戰略培育20個城市群,分別是5個國家級城市群,9個區域性城市群,6個地區性城市群。

A、國家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B、區域性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關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

C、地區性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晉中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蘭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

05、這個城市戰略規劃意味著什麼?

戰略規劃應該超前於城市實際發展,這樣才有指導意義。這個戰略規劃出臺,意味著官方層面對未來城市發展分化的確認。

既然未來城市發展是分化的,而且城市群就是國家下一步重點發展對象,那今後買房子就應該選城市群的房子,這些房子還會漲。

第四、現在買房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我們都知道,民間資本投資渠道是很狹窄的,但凡利潤有些高的行業,基本都是專營專賣,民間資本無法或無力進入。其他一些利潤還行,民間資本可以自由出入的投資項目,比如P2P,一開始確實很吸引人,後來的多數案例卻證明,不過是一場騙局而已。由此可見,民間資本有多難!

就目前看,買房依然還是多數民間資本難得的穩健投資品,雖然收益在降低、風險在加大,但只要注意學習,留意國家規劃,瞭解城市發展動態,買房賺錢還是可行的。

未來城市群是方向,國家也會重點扶持,經濟會發展,科技會創新,人口會流入,那城市群房子需求就會增大,房價上漲就是大概率事件。

選好城市買房子,只能說明你的方向對了,但最後能不能賺錢?還是注意其他一些問題。

01、區位。從發達國家城市群人口分佈看,傳統市中心區位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不論生活,還是工作,都是方便的;現在不缺買家,以後也不會缺。

02、交通。城市群連接主要靠地鐵,這是城市群的動脈,選擇地鐵輻射區域的住房,就意味著交通的便利,對於上班族而言,這無疑是必不可少的。

03、配套。配套設施齊全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是便利的,不會缺少接盤者,尤其是帶學區的房子。

04、體量。小區體量大的,配套肯定更完善,生活會更便利;而大體量的小區,開發商買地下重注,區位選址肯定不會差,交通也不會差。

05、戶型。目前存量房看,更多的人解決的是有和沒有的問題,未來這些剛需換房的方向就是改善型,大3房和4房、洋房將是今後需求的方向。

最後,小菜的一些建議

短期有資金需求的,把錢存銀行更靈活,買房就缺乏資金流動性,不夠合理。長期都沒有資金需求的,還是建議選好城市,把錢買成房子,量力而行地投資。


房壇法菜


以過去幾十年來的房價變化來看,買房的收益率比存銀行賺利息高出太多太多了。

20年前,如果你有10萬塊,以4%的利率算,存銀行也就能賺不到5萬塊的利息,但是20年前北京二環房價也才兩千多塊一平方,10萬塊可以在南京、杭州的主城區買一套80平的房子,而現在南京、杭州主城均價是3.5萬,80平的房子需要280萬,增值28倍。相比於銀行1.5倍的增值率,可謂是天上地下。

不過由於過去幾年漲幅過大,樓市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趨於平穩,甚至於開始分化走勢,人口淨流入高、市區新盤緊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未來仍然有可能繼續穩中有升,而人口持續淨流出,市區新盤接二連三拔地而起的中小城市,反而可能穩中有降。所以現在已經不能單純的說買房和存錢哪個好,如果不懂理財,又生活在一個人口常年流出的城市,買房不敢投資外地,或者沒有大城市的購房資格,那麼把錢存銀行是最保險的方式,如果對房產投資有一定的瞭解,而且是生活在大城市並且有購房資格,那麼個人認為買房從長期來看收益率還是大於存款的。

貸款購置房產實際上是一種槓桿,首付50萬去購置150萬的房產,總價值相當於首付的3倍,那麼房價的漲跌也都是三倍於本金的,短期來說,房價浮動1個點,就相當於銀行利率的3個點,所以如果房產標的選擇是正確的,那麼收益率會大幅高於銀行,如果選錯了標的,那麼損失也將幾倍於存款收益。


城市發展報告


現在是存錢還是買房子好?為什麼?

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買房。從2015年開始至2016年下半年各大城市出臺史上最嚴調控,在這段房價動輒翻番的時期,房產投資的回報率有目共睹。更別說很多長線投資者,用一套房產,就輕鬆地完成了別人十年創業才賺到的利潤。

那買房有賠的嗎?絕對有,而且不是少數。之所以不被注意到:一方面是宏觀上的亮眼數據,許多人把宏觀上的“房價漲了”與微觀上的“有人賺了”等同起來;另外一方面就是心理學中有名的“倖存者偏差”,因為我們大多聽到的是買房賺翻的例子,而不是在山頂套牢的消息,所有就總以為買房是賺的。

說這麼多,是為了說明買房也是有極大風險的,一個不小心不僅錢賠了,自住也有極大的麻煩。購買二三線城市遠郊衛星城的許多購房者,在如今最嚴調控下,就大多被套牢在山崗上。

就但雖然有這麼大風險,如果在存錢or買房間二選一的話,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買房!為什麼?

(1)從購房到脫手的週期越長,風險係數會隨之降低,而錢存的時間越長,伴隨通貨膨脹而來的是錢幣購買力的降低。

(2)同時,房子還兼具投資價值和使用價值,賣不了可以住,住不了可以租。作為資產硬通貨,房產的變現方式有很多種。

(3)從情感心理上,把錢存在銀行總是控制不了買買買的慾望,可是一旦背上了房貸,負債心理之下,家庭用度、個人開支會更加理性。而且,男人有了房子和孩子,會更有責任心。

(4)戀愛、結婚是人生必經之事,隨之而來的,肯定是家庭人口變遷帶來的居住空間的擴大需求。提前購買房產,未來就可以利用已有的房子進行改善置換,最多再多加一點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房價會漲得怎麼樣,但不管房價漲得怎麼樣,你的房子和想置換的房子都是一起再漲的。

(5)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遇上什麼樣的丈母孃or老公?但在當今這個社會,手上握有房產的人,在家庭裡也握有更多的話語權。


小白讀財經


謝霆鋒說:“我從19歲開始,便把拍戲賺到的錢用在投資房產上,因為不懂得其他投資,總覺得磚頭是不會走的。”謝霆鋒除了拍戲賺錢外,投資地產也賺了不少錢。

謝霆鋒是一個名人,論資源,論人脈,論眼光,都比我們普通百姓強。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部聽信名人的話,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我個人認為,如果有錢,買房比存錢好。因為,在中國,房子是最具保值性的東西。未來,房子也許不會象以前那樣瘋漲,但與其他東西相比,房子是最有可能跑贏通帳的。

近幾年來,銀行利率不斷下降,包括理財產品的收益也在不斷下降,扣除通帳率,銀行的利率實際就是負利率。從現在的發展趨勢看,以後銀行的利率只有越來越低。所以,錢放在銀行,收益只會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投資,又另當別論。這裡只討論存錢和買房哪個更好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