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哄娃睡覺訣竅有哪些?

核桃君阿樂


都說睡得飽的孩子才會長得快,對於小孩來說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於成長,可一些調皮的小孩,卻連睡覺也不老實,不管媽媽怎麼哄,就是睜著倆大眼睛,總也不睡,或者有時候媽媽唱搖籃曲快把自己的哄睡著了,娃還是不睡的情況下,媽媽就抓狂了。

鄰居家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特別淘氣,和別的娃不一樣的是,這娃娃似乎不愛睡覺,因此哄他入睡,還需要點功夫。如何科學的哄娃娃睡覺,這可是門技術,由此困擾的媽媽,應該學著這樣做。

第一,給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很重要

睡眠環境對一個人的睡眠質量特別關鍵,要想寶寶乖乖的入睡,製造一個適合於孩子的入睡環境是相當重要的,在光線比較昏暗的房間裡面,點上一盞昏暗度比較低的小夜燈。

在房間裡面輕拍孩子,會給孩子製造一種朦朧意境的感覺,隨著時間的加長,孩子會慢慢的睡去,如果是在光線比較明亮的房間裡面,孩子因為對周圍的事物好奇,會越來越不想睡覺。

第二,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效果也不錯

舒緩的音樂有助於放鬆神經,讓精神輕鬆、愉悅,在這種靜謐的環境下是最好睡眠的。如果孩子的情緒不安,那麼媽媽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嬰幼兒音樂,讓孩子聽著音樂入睡,媽媽會輕鬆不少。

另外,從小讓孩子聽音樂,還能開發孩子在藝術方面的天賦,經常聽舒緩音樂長大的孩子,在性格上會同齡小孩更加出眾。

第三,寶寶哭鬧時不理會他們

一些孩子可能會有點睡覺方面的小毛病,正該睡時不想睡,該起床時又有起床氣。特別是在睡前還要哭鬧的小孩的確是夠折騰家長的。

如果遇到孩子哭哭啼啼不想睡覺,非要讓媽媽抱的時候,媽媽不應該理會孩子,反而應該假裝入睡。孩子看著媽媽也睡覺了,沒有人陪自己玩了,自覺沒趣的孩子也會乖乖的睡覺。

第四,白天別睡太多也是關鍵

很多孩子的休息時間跟媽媽有時差,白天瘋狂睡覺,晚上精神倍兒棒,是很多小孩晚上不想睡覺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家寶寶怎麼哄都不睡覺,那麼媽媽們就要想想白天是不是讓孩子睡太多了?如果有這個方面的問題,媽媽就要幫孩子調整睡眠時間了,這樣晚上哄娃睡覺才輕鬆。

哄小孩睡覺,也是一門技術活,但只要掌握好方法,當媽媽也可以輕鬆。






三農牛仔


睡覺困難這個問題其實困擾著很多寶媽,而我就是其中一員,我家兩個寶寶了都沒有搞定,哄睡太難了,每天的方式都不一樣,大寶三歲半了現在可以自己入睡,小寶十個月了,基本上都是奶睡,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不讓奶睡就是哭,一直哭,沒辦法,明知道奶睡對牙齒不好,可是就是搞不定他,過了兩三歲就好了,我是沒有什麼訣竅。



大寶貝小寶貝


睡覺困難這個問題其實困擾著很多寶媽,而我就是其中一員,寶寶在月子裡後半夜幾乎是不睡覺的,我都是抱著睡,兩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在小車裡晃著睡,一直持續到七八個月,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都會產生依賴感,如果把寶寶放下,孩子就會醒來。睡眠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尤其是晚上十點以後,晚上十點到後半夜三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所以孩子的睡眠時間至關重要。而怎樣讓寶寶儘快的睡著,我覺著是需要外在寶媽的介入,我家寶是這樣的。


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寶寶,睡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現在的大人有很大的工作壓力,到睡覺時間難免會出現睡不著、失眠的情況,我是失眠過的,睡不著真的非常不好受,寶寶也是這樣的,寶寶也想快點睡著的,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媽媽的陪伴,媽媽的陪伴能讓寶寶儘快的進入夢鄉,同時,房間裡儘量保持安靜,不要有嘈雜的聲音出現。

第二,可以給寶寶適當的聽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比如說《如歌的行板》,這首常用於絃樂合奏或小提琴獨奏,原是柴可夫斯基基於1871年創作的《D大調絃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這首曲子優雅,幽靜,很適合寶寶聽;還有一首大家比較熟識的曲子《歡樂頌》,這首是貝多芬晚年的巔峰之作,出於《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首曲子明快簡單,也是適合寶寶聽的;再有一首也是比較熟識的,是舒伯特的《小夜曲》,這首是以愛情為主題o的,也可以理解成媽媽對寶寶的愛。當然這些曲子都要把聲音放低點。


第三,寶媽可以自己哼一些搖籃曲。寶寶對媽媽的聲音有記憶,所以當寶寶聽見媽媽的聲音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就很容易進入睡眠。


第四,可以給寶寶適當的進行一些安撫或者按摩。我家寶寶睡覺前我都是輕輕的揉揉肚子,背部,已經形成習慣了,所以很快的就能入睡。


最後,可以讓寶寶睡前進行比較靜的小活動。比如說講故事,可以用播放器放出來,也可以媽媽講,我家是我自己講的,寶寶比較適應我給她講故事,有的小寶寶比較喜歡聽播放器裡的聲音,說實在的,專業講故事的老師確實很有代入感,其實,無論是誰講的,只要寶寶形成習慣就好辦了,她知道聽完故事就要睡覺了,也就是記憶功能。


總之,說了那麼多,我感覺最重要的還是習慣,養成良好的睡覺習慣,寶寶很快就能入睡,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要費一些心思,慢慢的就睡水到渠成,祝所有的小寶寶都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你好我好大家好!


倔強的小魚兒


我家孩子以前也是貪玩不願意睡,每天都得督促很多遍,九點了讓她去睡她磨磨嘰嘰到九點半還不去,各種講條件還反感大人催。上床了還要玩一個小時才睡,我們都非常煩惱。後來我用家裡的智能音響給她設個睡覺提醒鬧鐘,每天8:20就會叫她去洗漱睡覺,雖然還是不情願,但沒法和音響講條件所以還是得去,上床後就關燈,看不見也沒法玩,一會就睡了。現在基本上8:40都會睡。


長白山孚品


孩子越小越難哄入睡,因為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睡覺都是一件恐怖的事,他們害怕睡醒了就再也找不到爸爸媽媽,所以很多孩子在睡覺時都比較粘人。但每個孩子都有差異的,比如說我家大寶,她睡覺時比較喜歡聽著兒歌,實在困了倒頭便睡,而二寶睡覺就喜歡抱媽媽,給他給他抓著癢睡。


魚之淚


這個問題每個家庭情況不一祥,而且每個寶寶的情況也不一樣的。首先來說一定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就拿我家來說,一直是我自己帶孩子,孩子需要睡覺的時候,我和她一起躺到床上,但不會去拍或者摟著孩子,從小就一直這樣,寶寶也是自己玩一會就會睡著了。這樣也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吃飯也是自己能吃了就讓她自己吃。這樣上幼兒園也比其他孩子適應性強,沒有說不願意去上學的情況。另外有一些孩子安全感差一些,就需要多費些心了,就算開始需要抱著睡,也要慢慢給改正過來,告訴寶寶爸爸媽媽一直會在身邊,放心睡就好了。


幸福83105992


睡覺是大事。尤其對於嬰兒來說,畢竟,寶寶是“在睡眠中長身體的”,所以很多爸媽就使盡十八般武藝,只為早點哄著寶寶睡著,讓寶寶睡夠時間。然而,我們常用的哄睡方式中,有很多是錯誤的。

Ⅰ、奶睡

非常非常多的媽媽選擇“奶睡”的方式來哄寶寶睡覺。“他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晚上醒了就塞奶給他吃”……“奶睡”,確實是方便了媽媽們更輕鬆地哄睡寶寶。

但是“奶睡”不僅會導致因寶寶吃得太飽而消化不良,造成腸胃負擔;而且會養成一醒來就要吃奶的壞習慣;也容易發生意外導致窒息。

Ⅱ、搖睡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搖籃也好,爸媽抱在手上搖也好,總之寶寶就是逃離不了被“搖睡”的“命運”。寶寶一哭鬧,就抱起來搖,然後搖著搖著就睡了。

寶寶大腦尚未完全發育,特別脆弱,這時候如果搖晃得狠了,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腦震盪,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傷害。

Ⅲ、抱睡

不少家長吐槽:我家娃一定得抱著睡,放到床上立馬醒。emmm,還有些家長感覺抱著娃睡能增進親子感情,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但是,“抱睡”不僅會讓寶寶睡得不深,身體蜷曲在大人懷中,得不到放鬆的舒展,反而會影響睡眠,長時間的抱睡會讓寶寶養成不抱不睡的壞習慣,影響寶寶正常的身體發育。

Ⅳ、陪睡

有些習慣“陪睡”的寶寶,大人一走,立馬就醒。所以,每次娃睡覺,大人也做不了其他事,只能在床上陪著娃睡。

但是,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家長陪睡形成依賴,一旦感覺到大人沒在身邊,就會沒有安全感,難以再入睡。

以上4點,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也是錯誤的哄睡方式,或多或少地對孩子的成長有所損害,所以新手爸媽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

那如何正確地哄睡呢?

最好的哄睡方式,其實是讓孩子自主入睡。而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入睡的習慣,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規律作息,到點就睡,是第一步。

良好的睡眠環境,包括溫度、溼度、低於30分貝的噪音等等,是第二步。

舒適透氣,不悶熱的寢具,是第三步。



舒達床墊


安撫寶寶的小技巧


A:打包裹:


新生兒寶寶在媽媽母體中,本就是被緊緊包裹著,所以媽媽完全不用擔心打包裹寶寶會不舒服,舞動的雙手會干擾寶寶睡眠,打包裹可以減少驚跳和環境刺激,上緊下松,手包住,但腿腳依然可以活動,出生後就可以打包裹,打包裹可以讓寶寶睡的更好,媽媽一定要記住。注意:打包裹不是蠟燭包哦。


B:輕輕的搖晃和撫摸


搖晃寶寶是一個非常古老而有效的安撫辦法,要輕輕搖晃,不可猛烈。媽媽要是覺得抱著搖晃太累,可以讓寶寶到搖椅或搖籃裡睡一會,一舉兩得。


C:噓拍法


一邊在寶寶耳邊發出噓噓噓的聲音,一邊輕拍寶寶的後背(很考驗媽媽的肺活量)。記住不要直接對著寶寶的耳膜噓噓,讓聲音在寶寶耳旁飄過就行,0-6個月的寶寶是無法腦子裡同時存在3件事情的,當你發出噓噓的聲音,並輕拍寶寶,寶寶的注意力就會被這兩件事吸引,就會忘記要哭鬧的事情,也就能乖乖睡覺啦


D:抱起法


寶寶夜醒之後,會哭鬧難以再入睡,媽媽需要先言語安慰,把手放在寶寶身上,不要拍,拍會干擾寶寶睡覺。如果無用就抱起寶寶,安撫他直到他入睡,記住寶寶不哭了就馬上放回小床上。這裡有一點說下,如果媽媽抱起寶寶。寶寶掙扎,頭後仰,那就直接放入小床,不廢話。寶寶哭鬧,媽媽要溫柔安慰,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陪著你,不用怕。哭鬧—抱起—安慰,重複直到寶寶小聲抽泣,那就可以放回小床(手繼續放在寶寶背上,給予安全感),讓寶寶自己學著繼續入睡。


E:豎抱/飛機抱


寶寶哭鬧時,反反覆覆哭,排除掉其他生理原因,那就可能是腸絞痛,媽媽可以豎抱寶寶,不管是面對或者揹著豎抱,都比寶寶躺著更容易排氣,飛機抱也有這個效果,根據寶寶情況,選擇最有效的抱法。










F:升降機運動


如果寶寶發脾氣,媽媽可以嘗試升降運動,把寶寶緊緊地抱在你的胸前,注意要託著他的頭,屈膝,讓寶寶下降幾釐米,然後突然停止,重複這個動作,使他輕輕地上下顛簸,就像開一架直升機效果一樣,但是需要以很快的速度停下。這種辦法對於不高興的寶寶效果很明顯。


G:安撫奶嘴


對於6個月以前的寶寶來說,具有很強烈的吸吮慾望,所以媽媽可以用安撫奶嘴,滿足寶寶的需求,不要等到大哭大鬧再給他,那種情況下,寶寶不會注意到,另外安撫奶嘴的確有它存在的價值,不可一刀切,畢竟就像養孩子,不是非黑即白。


H:背巾的使用


背巾同樣可以讓寶寶減少哭鬧、增強親密感、解放媽媽雙手,媽媽也不妨用起來,或許寶寶很喜歡也說不定。


I:白噪音


吸塵器、洗衣機、吹風機、乾衣機發出的聲音,流水的聲音,收音機的靜電噪音,類似於寶寶在媽媽子宮裡聽到的聲音,對小月齡寶寶常常有很神奇的安撫作用。注意:白噪音的使用時間不可過長,會對寶寶聽力有影響,而且只對小月齡寶寶有效果。


J:移動的環境


抱著寶寶在房間走動,放進小推車裡推,或者放進安全提籃、安全座椅中開車去兜風,讓寶寶感覺到輕微的晃動、移動,讓寶寶體會到在媽媽子宮裡被帶著各種移動的感覺,熟悉的安全感也會讓寶寶安靜下來。注意:活動睡眠不是最佳選擇,如果真的必須這樣來安撫寶寶,那入睡後,就得結束搖擺或不再推著散步車繼續走。


K:奶睡


這或許是最後的選擇,是哄娃睡覺的最後底線,幾乎百試百靈。但是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很糟糕的,像頻繁夜奶、易患乳腺炎、齲齒等。媽媽除非真的沒辦法,請儘量減少奶睡的可能。


哄娃睡覺,不僅是件體力活,更加上精神上的疲倦,所以媽媽一定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採取最好的方法讓寶寶和自己都能睡得較好。


安撫方法的使用,是在寶寶無法自主入睡情況下的一種“無奈選擇”,媽媽可以從以上方法中挑選適合自家寶寶的,一天不行就兩天,兩天不行就三天。


如果做了所有的努力,寶寶還是睡眠成渣,那就放鬆下來,拋開焦慮,讓家人帶寶寶一會,讓自己能夠徹底好好的睡一覺。每一個孩子睡眠質量都不同,媽媽不用自責,或許等到寶寶大一點,所有曾經的困難也就不值一提了。


澤易文化


相信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感覺最痛苦的不是身體痛而是每天晚上被寶寶不睡覺折磨的痛苦,最近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寶媽吐槽,每天晚上熬夜哄孩子睡覺,寶寶晚上不睡覺,到了半夜就哭,媽媽們很難過啊。很多寶媽的願望就是希望寶寶能夠晚上好好的睡一整覺,對於寶寶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那麼,怎麼樣能夠讓寶寶晚上好好地睡覺呢。


1、控制白天睡覺的時間。

寶媽們都知道,寶寶的睡眠時間不固定,如果白天睡得時間過多,到了晚上就不睡覺了,對於寶媽來說,就意味著又要熬夜了。有的時候帶著寶寶出去玩,可能超過了白天睡覺的時間,回來之後睡了一覺,晚上就有精神,到了第二天精神不好,還會比較暴躁愛哭。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控制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也要注意一次睡覺的時間,不要讓孩子睡的太長。


2、儘量讓寶寶自己睡。

很多家長在生下寶寶之後,喜歡和寶寶在一起睡覺,因為這樣晚上起床也方便照顧。另外讓寶寶和自己在一起睡覺,感覺也能培養親子關係。但是因為大人的呼吸比較重,晚上和寶寶在一個床上的時候,容易跟寶寶爭奪氧氣,尤其是大人打呼嚕之類的,就容易驚醒寶寶,讓寶寶的睡眠質量出現問題,晚上睡不好覺。

3、增加寶寶的活動量。

由於很多家庭是一個人在帶孩子,自己帶孩子出門特別不方便,所以在平時工作日的時候,寶寶幾乎都是在家裡度過的,運動量很少,到了週末的時候才能出門逛逛,增加運動量。其實可以每天帶著孩子去樓下轉轉,讓寶寶活動一下,這樣也有利於寶寶晚上的睡眠。白天玩的多,運動量大,到了晚上自然就會感覺累,入睡比較快,睡的踏實。



4、晚上不要和寶寶過多的互動玩遊戲。

晚上在寶寶要睡覺的時候,注意不要逗孩子,也不要和孩子說太多的話。雖然晚上是親子時間,但是不能和孩子玩太過於激烈的遊戲,這樣會讓孩子過於興奮,睡覺的時候不容易入睡,就算是睡著之後,也會容易驚醒的,可能還會哭鬧。


另外,房間裡面也要注意通風,注意增加房間的溼度。另外,白天的時候媽媽們也可以和寶寶一樣睡午覺,這樣到晚上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那麼困了。


吃貨養成記錄


一、不要給孩子吃得太飽,食物中肉類的比例儘量不要超過百分之三十,少給孩子吃外面買的零食。

即使是大人,吃得太飽也是不容易睡著的,更別說消化能力沒那麼強的小孩子了。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不夠,孩子已經吃飽了,還要使勁再喂幾口,這樣孩子肚子吃得鼓鼓的,就很不容易睡了。

另外,我在帶孩子過程中發現,有些孩子的食物以肉為主,幾乎不吃蔬菜水果,連穀物類也比較少,這樣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睡覺困難。我不知道是肉類中激素的原因,還是有些別的可能,只是觀察到有這樣的現象。

還有就是,有些家長會專門給孩子買很多零食,像是巧克力啊餅乾啊蛋黃派啊之類的,怕孩子餓。其實外面買的零食,添加劑都特別多,對孩子腸胃和牙都不太好。有時間的媽媽,可以自己嘗試做點蛋糕餅乾給孩子吃,沒時間的媽媽呢,買點水果,請孩子奶奶或外婆包點餃子,孩子餓了蒸上幾個,也是很好的。

二、臥室的環境要簡單素雅,光線比較弱。

有些家長,喜歡把臥室佈置得很“童趣”。比如說,牆上有色彩鮮豔的卡通彩繪啦,床上有跟孩子差不多大的布娃娃啦,甚至床頭還有時不時被風吹響的風鈴……

我並不是反對家長準備這些東西,如果是在專門的玩耍區,沒有問題。可是在臥室,太豐富的安排就不太合適了。孩子是高度能量敏感的動物,特別地有想象力。屋子裡那麼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他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想想那個,怎麼能睡得著啊?

另外,孩子對光線也比較敏感,家長儘量選擇較好的遮光窗簾。顏色也要注意一下,絢麗的大紅色和鮮豔的橙色都不是很合適,深綠深棕也容易顯得沉悶,最好是淡黃色淺紅色米色之類的暖色調,儘可能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

三、睡覺之前,不要帶孩子參加很激烈的活動,聽比較刺激的音樂。

原來幼兒園有個爸爸,跟我說他家孩子晚上老睡不著。後來我一問才知道,每天晚上吃過飯,他就帶孩子去遊樂場,孩子就伴隨著很嗨的音樂,坐著那些遊樂設施轉圈圈,忽上忽下,興奮得不得了。然後一回家,洗漱完就要求孩子睡覺。孩子其實特別敏感,從那麼刺激的環境中離開,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緩和,才能夠安靜下來。

還有,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不好睡,是運動得太少,只要增加鍛鍊,把孩子弄得很累了,自然就好睡。我剛當幼兒園老師那一年,也幹過這種事。有個孩子很不好睡,又喜歡跑步,我就一圈一圈地陪他跑,跑到我們兩個都累得不行。結果,孩子更難睡了。孩子從極度興奮到安靜的轉變,真的特別慢,高強度鍛鍊以後要求孩子睡覺,就像馬拉松運動員比賽剛結束,你就要求他立即睡著一樣,是不現實的。

另外,比較刺激的音樂,也不適合即將入睡的孩子。

幼兒園以前有個小朋友,每天晚上媽媽都帶他去學架子鼓,真是特別難睡。

還有。現在的流行音樂中,孩子比較喜歡的,像是《最炫民族風》和《江南style》之類的,對孩子來說,刺激都比較大,不適合睡前聽。

其次,我們來講一講,陪孩子睡覺的主觀條件。

一、把每天睡覺的時間固定下來,浮動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即使是週末,也儘量不要打亂孩子的生物鐘。

有些家長今天要求孩子八點睡,明天帶孩子出去玩到快十點才回家,後天又要求孩子八點睡……這樣當然比較困難。

最好是家長內心很清晰,到了睡覺的點,就提前準備好,陪孩子上床。該起床的時候,也按時叫,不要一心想著要孩子自然醒。一般情況下,三四歲的孩子,晚上八九點到早上六七點,睡十來個小時,中午再睡一兩個小時,也就夠了。如果孩子特殊,就稍微調整一下,但是一定要按時睡按時起。

二、睡覺前,最好是有個“儀式”,讓孩子知道要睡覺了,進入睡覺的準備階段。

差不多晚上八點鐘左右,媽媽就帶孩子去洗漱,洗完以後,換上睡衣,就躺到軟軟的床上去了。這個時候,媽媽去拉上窗簾,將臥室的溫度調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就可以給寶寶講繪本了。挑選一兩個情節簡單,和緩溫柔的繪本,語調很輕,很慢地把繪本講完,然後就關上燈,準備睡覺了。(有些孩子還小,可以留個小夜燈。)

每天重複這一系列的過程,孩子就會明白,這是一個睡覺的準備階段,很快就應該睡覺了。這種方式,與直接告訴孩子“你要馬上睡覺”的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種和緩的,不斷內化的過程,讓孩子的內在有規則。

三、陪孩子睡的時候,自己心裡也要安靜,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出調整。

明明應該睡覺了,有些孩子還喜歡不斷地跟媽媽說話,這個時候,媽媽應該輕輕地跟孩子說:“寶貝,你有什麼想告訴媽媽的,就告訴媽媽,但是我們應該睡覺了”。可以允許孩子講兩三句,但是講完就要安靜,不能再聊天了。

有些孩子要睡了,手腳還要亂動。在剛準備睡的時候,撓個癢癢,腿動幾下,都很正常,我們摟著就行了。可是十分鐘以後,孩子手腳還是動個不停,就有可能是肢體有點不舒服。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輕輕地按摩一下,就是順著孩子的手和腿,向下輕輕地撫摸。這種輕柔的愛撫,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心和舒適,慢慢地也就睡了。

還有些孩子,大人教的東西比較多,他睡覺前頭腦裡很多東西,老是睡不著。他躺著一動不動,但是眼睛睜得大大的。這類孩子,可以給他輕輕地揉揉太陽穴,之後摟著他,平靜地多等待一會兒,也是可以睡著的。

有些媽媽喜歡給睡前的孩子唱歌,這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選擇。最好是唱安眠曲,或者是一些比較老的,非常輕緩的兒歌。要越唱越輕,越來越慢,感覺孩子快要睡了,慢慢地哼著曲調就好。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主要針對兩歲到五歲的孩子。一般到了六歲之後,孩子就不太需要陪睡了。講完繪本,孩子就可以自己睡。

也有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就要求孩子自己睡,可是那個孩子睡眠並不好。這樣的陪睡過程,會讓孩子感覺到很溫馨,媽媽很愛自己。形成穩定的習慣之後,一般關了燈,孩子幾分鐘就睡著了,比較難睡的孩子,也不過十來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