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作为将门之后有怎样的战功?

聊聊文化历史故事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李如松之父是抵御蒙古,遏制女真,麾下有辽东铁骑镇守辽东数十年的晚明名将李成梁。

李如松出身将门,他的战功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

小功就不讲了,说了也大多记不住,就只说大功。

万历三大征指明朝万历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哱拜(bā bài )叛变的宁夏之役;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及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征维护明朝的疆土稳定和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在万历三大征中,李如松就在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分别立下大功。

宁夏之役



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乱,哱拜本为蒙古鞑靼人,嘉靖年间因得罪酋长父兄被杀,后投靠明军,屡立战功。

万历十七年,哱拜以副总兵致仕,子哱承恩袭职。

万历二十年,哱拜勾结蒙古河套部落发动叛乱,声势浩大,以至“全陕震动”,朝廷派出的几支军队都吃了败仗。

是年四月,朝廷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

在李将如松的统帅下,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剪除叛军外援。与此同时,将叛军的大本营即宁夏城团团包围。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内部发生火并,导致军心涣散。

明军攻破大城后哱拜拜阖门自尽,哱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朝鲜之役



万历朝鲜之役争(1592年—1598年),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转移国内矛盾以及获得更多利益,决定对外发兵,计划先侵占朝鲜,然后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亚洲。



丰臣秀吉

这场战争发在朝鲜半岛,分为两个阶段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李如松就参与了朝鲜之役的第一阶段并立下大功。

开战前,丰臣秀吉派九个军团(近16万)渡海至朝鲜登陆作战,由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

水军由九鬼嘉隆率领近9000人和七百艘舰船作运输士兵和海战之用。

为了补充兵源,丰臣秀吉在日本本土留下近11万人作为预备队。

1592年4月,日军登陆朝鲜,一场牵扯三国利益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朝鲜国王李昖

鲜由于承平日久,武备松弛,党争不断,政治及军队日趋腐败,且日军因国内战争结束不久皆能久战,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月就占领朝鲜王京汉城。

当时朝鲜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朝鲜国王李昖意识到依靠本国国力不能阻止日军的推进,于是向宗主国明朝求援。

1592年7月,数千明军进入朝鲜作战,由于情报不准,粮草难继等原因败于日军,损伤惨重。

1592年12月李如松 以“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的身份,统蓟、辽、冀、川、浙诸军,率四万精锐向朝鲜前进。

平壤大捷

1593年正月,李如松大军兵临平壤 (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 )城下,与小西行长指挥的第一军团展开鏖战。

李如松了解日军的战法以及弱点,在人数和火器的优势下,给予日军重创,日军伤亡一万余人,创下“平壤大捷。”

在万历朝鲜之役的第一阶段,李如松仅以几万兵马成功牵制住十几万日军的西进,两军僵持不下,双方开始议和。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于战场阵亡,年五十。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赐谥“忠烈”,并为其立祠。


土壤的脚印


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

梅国桢: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就大家比较熟知的抗倭援朝战争即——万历朝鲜之役而言,论战功无出李如松右者。虽然麻贵之力战、董一元之捣巢,同样可圈可点,但据其次并不具什么争议。

简单叙述一下,李如松的父亲是李成梁,曾经的边关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在当时,李成梁威名远远超过戚继光。

即便是颇受诟病的清修《明史》其中虽然对李成梁颇有贬低,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然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描述李如松则“将门有将,得无愧乎”。李成梁之武盛,有明一代,无人超越,包括戚继光在内也同样不能望其项背。

李如松就是在李成梁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从小耳渲目染着军事领域中一切事物,再加上徐渭徐文长的兵法教导,使李如松早早就具备了军事领导所应具备的出色才干。

虽然李如松是我十分钦佩甚至可以说是景仰的名将,但我还是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将军,一个领军人,盲目冒进(身先士卒那种)确实是李如松的一大缺点,这个缺点在抗倭援朝战争中就差点令其丧命,后来抗倭之役结束后,李如松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率轻骑追击鞑靼,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终年五十岁。

这次追击就有些轻率了,作为将帅,身先士卒真的未必是好事,本着对全军负责的态度,实际掌军的领导人实在是不合适冲杀在前的,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而非官僚主义。

提起李如松,不得不说——宁夏之役,万历三大征之一。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发动叛乱,“全陕震动”,明朝政府派去平叛的几支军队也都打了败仗。李如松临危受命,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一征。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军抵达宁夏。七月,命明军麻贵部出击,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剪除了叛军的外援。与此同时,各路援军将宁夏城团团包围。李如松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和宁夏城防之后,下令决开黄河,水淹宁夏城。城内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叛军失去外援,内部也发生了火并。九月十六日,宁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攻入城内,哱拜在干掉两个属下后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还是尽灭哱拜族。至此,宁夏叛乱全部平息。

如上描述令我们发现李如松的一个特点,他对敌人是毫无诚信的,下面的抗倭战争也有同样的桥段,但其中不涉及军事,篇幅已经够大,谈判部分我们就暂且不提了。

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就是前文所述的万历朝鲜之役。

朝鲜称:壬辰倭乱;

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

朝鲜窝囊成啥样子,我们不讲,只讲李如松李大人。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首尔)。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沦陷七道。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

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

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因李如松已经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战死,所以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分道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打败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中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大败。但李舜臣和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与日军的露梁海之战中牺牲。十一月,战争基本结束。主要战役有碧蹄馆战役,南平血战,釜山攻防战,露梁海战等等。

古今通史


明万历年间因日本入侵藩属国朝鲜,明朝出兵入朝对日作战。不过入朝明军很快发现:在和日军正式交锋前自己先和作为盟友的朝鲜朝廷之间发生了分歧——朝鲜方面并不希望将本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在朝作战的明朝将领。

1592年7月15日明将祖承训率三千骑军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城外。至嘉山时为慎重起见而找来当地人询问:“日军主力是否还在平壤城内?”但对方提供的信息很模糊,只是用道听途说来的情况做了汇报。这一阶段,祖承训显然有轻敌心理,他在战前吹风会上举杯仰天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16日拂晓祖承训乘日军不备,派游击将军史儒率领千总马世龙、张国忠两名军官从七星门突入,手斩日军十余名。三千明军骑兵随后攻入城内,与上万日军展开激烈巷战。由于城内多狭小街巷,明军无法施展骑兵冲锋优势,这种地形反却有利于日军装备火绳枪部队进行伏击,日军“左右发丸齐射”,以致明军陷入险境。马世龙、张国忠等先锋军官被日军火绳枪击中身亡。明军战败,只有祖承训等寥寥数人身免。退出平壤之后祖承训一日之内跨过鸭绿江以东的大定江。

丰臣秀吉在日本国内得知日军战胜明军的消息后更加自大起来——在他看来朝鲜自不必说,就连明朝也不是自己的对手。不久之后他就要求琉球、吕宋、澜沧等国向其臣服朝贡,这意味着他要完全颠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在这样的局面下明朝方面急需打一个大规模的翻身仗,没多久明军就将翻身仗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以李如松为主将的平壤之战。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由武进士承父荫被授为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后因战功调署都督佥事,任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升任山西总兵官。万历二十年(1592年)归附明朝后被任命为宁夏镇原副总兵的鞑靼人哱拜勾结蒙古河套部落发动叛乱,连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一时间“全陕震动”。同年四月李如松临危受命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军抵达宁夏。七月又命明军麻贵部出击,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剪除了叛军的外援。与此同时各路援军将宁夏城团团包围。李如松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和宁夏城防之后下令决开黄河,水淹宁夏城。城内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叛军失去外援,内部也发生了火并。九月十六日宁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攻入城内,至此宁夏叛乱全部平息。

入朝明军的主力就是李如松麾下的四万精锐。李如松来到平壤之前驻守平壤的小西行长曾与明朝方面进行过和谈接触——小西行长答应愿意接受明朝封贡,但条件是以大同江为界,日本将平壤以西领土归还朝鲜,但明朝需对日本已经吞并的平壤以南领土予以承认。李如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在随军参谋李应试的建议下,他打算将计就计:李如松率兵来到平壤郊外的肃宁馆,参加对小西行长等人的所谓的封贡大典。小西行长派出二十几人迎接,李如松突然下令拿人,日军慌乱之下被击杀数人,其余人马逃回平壤城内。小西行长得到消息后一时还不能相信,怀疑是不是翻译人员没有把事情说清楚。于是又派出亲信前往李如松处,再行解释。李如松做了虚化处理,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抚慰。并要求小西行长为表达诚意起见,应该允许部分明军入城与其进行面谈。他知道小西行长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

平壤战役已不可避免,这将是一场典型的攻坚战,双方均动用大量轻、重火器,战争场面颇具现代战争的某些特征——朝鲜军队先前的失城原因在于不战而却。平壤城本为易守难攻之地,北靠牡丹峰,地势险要,城墙之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两座城门扼守。守城日军为小西行长第一军团,兵力为一万八千人。 明军攻击部署如下:蓟镇游击将军吴惟忠率领步兵充当先锋,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精骑居后,攻击城北要塞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率兵攻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则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主帅李如松督阵。

明军发起总攻击——以佛郎机炮、虎蹲跑数百门猛轰平壤城头,一时间火浪灼天,山崩地裂。据朝鲜《宣祖实录》记载:明军火炮部队所装备的重型火炮,单靠人力无法搬运,是用牛车才运载而来的。守城日军毫无还手之力,小西行长的将旗被炸飞。随后明军炮火开始延伸,轰击城内各要点。第一轮炮火之后明军步、骑殿后,争相攻城,平壤各门顿时陷入激烈争夺战。在小西行长亲自督战之下,日军拼死顽抗,依托城墙以火枪、弓箭连续射击,一度导致明军攻城部队伤亡扩大,战役陷入白热化。

伪装成朝鲜军队的祖承训所部明军隐藏实力,令城头日军产生轻敌思想,攻击目标南门,由投降日军的朝鲜军队防守,该部明军面对的主要威胁是如雨箭矢,而祖承训部队却装备三眼火铳,武器上的先进精良带来明显的战局优势,南门首先被突破。祖承训领兵登城之后方才露出明军装束,日军如梦初醒,派兵增援,但为时已晚,来援日军在短时间内被祖承训部消耗掉三四百人。

西门是明军的主攻对象,而该处战斗也最为惨烈。日军的主要防守工具是火绳枪以及少量火炮,但明军的装备有佛朗机炮、虎蹲炮等数百门火炮,威力极大。城墙内外,火药并发,毒烟蔽空。最终明军火炮轰破平壤西门,门楼瞬间被撞碎倒地烧尽。

战斗进行到中午,明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攻克城北制高点牡丹峰,也几乎全歼守备日军。平壤城内日军开始出现慌乱迹象。明军总指挥官李如松传令全军:正午如攻不下城池,前锋将领斩首;如攻下城池,先登城者赏银五千;怯战者立杀无赦!军令一下,将士无不以一当百。鏖战之中明军主帅李如松的坐骑、将领吴惟忠本人都相继中弹,李如松之弟李如柏的头盔也中弹,幸未负伤。

李如松的勇敢决断给明军将士以巨大的鼓舞。随着七星门的失陷,平壤六门皆被明军攻破,明军骑兵如潮水般突入城内。一时间日军兵败如山倒,在普通门督战的小西行长立即命令战至一半的日本残军进行战术收缩,不然散乱日军会成为明军骑兵马刀、火铳的活靶子。日军或占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射杀明军,或退入城内大小土堡,依托街区展开巷战,残酷的战斗仍在继续。入城之后的明军由于不熟悉地形方位,也受到打击,一度死伤惨重,朝鲜史书形容为“天兵僵尸相续”。更为被动的是由于道路狭窄崎岖,明军火炮无法及时跟进。

李如松当即做出决断:三面包围敌军,唯独留出东南方向出口,诱使日军突围,同时给小西行长送信,说明日本参军如于此时撤出平壤,明军将不予截击。小西行长当时率领残兵退守城北一隅风月楼,他毫无选择。入夜,小西行长派出前锋警戒,见无明军拦截,大小土堡内数千人马蜂拥而出,试图渡过冰封大同江向王京汉城方向撤退。明军将领李如松早已在沿途设下伏兵,隐蔽待命的明军火炮突然开火,一阵掩杀,击毙数百日军,再加上马踏人踩,冰面开裂,成批日军掉进江水之中,小西行长丢下大队人马,率亲随轻骑一路南逃。

据朝鲜史记载:平壤一战明军消灭日军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者不及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中国《万历三大征考》追记,此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则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平壤一战,威名远播中、朝、日三国,可以说平壤一战的胜利价值超过其父李成梁在辽东战场上的任何一次战役——不仅奠定了他个人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也把公元16世纪末期的东亚历史完全改写了。平壤一战明军大获全胜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收复一座平壤城,也不是把往日耀武扬威的日军侵朝第一军团消耗大半。这场战役大大挫伤了日军的侵略野心。

平壤战后平安道、江源道、黄海道、咸镜道、开城的日本军团纷纷放弃城池火速南遁,全线后撤数百里,不经战斗即向汉城方向撤退,加藤清正部也被迫放弃辛苦攻占的咸镜道,撤回到汉城一带布防。日军自入朝以来所取得的战争成果被抹掉一半。丰臣秀吉妄图建立横跨中、朝、日三国空前帝国的痴梦还未实施一半,就被明军东征军的铁骑和火炮在事实上予以粉碎。只就战术层面而言:明军的胜利也毫无挑剔——一日之内攻陷平壤。更为重要的是,明军的胜利绝非是靠人海战术取胜,而是以少量代价取得战役完胜,武器的先进性在战场上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朝鲜方面对攻打明军在平壤战役的表现赞许有加:“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