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長孫無忌是唐朝初期政治家,聰明鑑悟,雅有武略,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進而結為姻親。晉陽起兵後,跟隨唐太宗征戰四方,成為心腹謀臣,封上黨縣公,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後來圖形凌煙閣,位列第一。立儲之爭時,支持外甥唐高宗,成為顧命大臣。長孫無忌一生忠於大唐,為何最終下場悽慘?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持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與其他功臣相比,長孫無忌既是一個忠心謀國者,也是一個潛心謀身者,由於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賴,不但在貞觀朝發揮了特殊作用,且受託輔佐高宗,成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但恰恰是這樣一個以韜晦見長的人,既盡忠於君又有功於國,最後竟因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被流放和賜死。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長孫無忌的年齡與李世民相仿,二人從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給李世民後,兩人關係更加親密。李世民青年時南征北戰,屢次陷於危難也是長孫無忌所救。長孫無忌充分發揮了太宗對他的信任和作為內戚的身份之便,對太宗提了一些別人所不能提的建議。加上他本身的聰明才智,這些建議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使他成為貞觀朝的第一功臣。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由於謀反被誅殺。太宗為此痛苦不堪,甚至幾度“自投於床”、“又抽佩刀欲自刺”。在另定太子的“家事”中,作為親戚和第一重臣的長孫無忌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時最有資格被立為太子的是長孫皇后的另外兩個兒子: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兩人相比,李泰的條件更為優越,首先他是長孫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長九歲,且富有才華,在朝臣中聲望頗著,唐太宗曾私底下答應李泰要立他為太子。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子,唐太宗的第九子,不論從年齡還是從才能看,均處於劣勢,但長孫無忌為什麼棄李泰而主張立李治呢?長孫無忌知道,如果李泰做皇帝,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心腹。李泰集團的主要成員是功臣子弟,他們靠祖上資蔭,身處高官,奢侈放縱,希望通過李泰當皇帝,達到驅逐元老,自己掌權的目的。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長孫無忌熟讀經史,經歷隋亡的亂世,深知治世剛剛開創,君主太聰明也不是件好事。隋煬帝本身就自幼聰明善辯,但他多智多欲、崇尚浮華、好大喜功,不僅群臣難以輔佐,也容易成為國家民生的蠹害。

由於李治仁弱,不像自己,恐不能執掌社稷,唐太宗在立了李治後,思想仍在動搖反覆。一度又向長孫無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像自己一樣英俊果斷的三子吳王李恪為太子。李恪文韜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間立李恪為太子的呼聲都極高。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根據史實李恪並沒有和李承乾或者李泰爭奪太子之位,對皇位並沒有強烈的慾望。太宗比較欣賞這個天生貴族的兒子,長孫無忌則一再反對。太宗問:“你這麼反對,是不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恪兒聰敏多才,英勇果敢,很是像我。再說他將來是否會倚仗你們長孫家,也很難說啊!”

長孫無忌回答說:“李治仁厚善良,是個守成之君的好人選。選儲君這件事至關重要,怎能朝令夕改?舉棋不定很容易輸棋。”在長孫無忌看來,守成之君並非一定要有才華,卻一定要像漢朝文、景二帝一樣仁順。唐太宗只好作罷。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後來高陽公主和房遺愛謀反案事發。他們希圖減輕罪責,長孫無忌將錯就錯除掉了李恪。長孫無忌在這件事上自是難以保全清白之名,但為了消除後患也為了國家長治久安而不惜背上這黑鍋。

長孫無忌作為“玄武門之變”的第一功臣,身居“天官”吏部尚書和右僕射的要職,唐太宗自然而然地把大權交給了他。他在“人事部長”和“國務總理”的位置上只呆了一年,就大刀闊斧辦完了三件事:精簡機構,確定朝廷定員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遠親從“郡王”隊伍中降級;調整外交,改善與突厥的關係。

但是長孫無忌真正發揮出才華的地方在於他編修《唐律》,又帶領房玄齡、杜如晦、于志寧等19人,先後兩次重修《唐律》,以省繁去蠢、變重為輕的原則進行修訂,由於貫徹“先存百性”的指導思想及‘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立法寬平,順乎歷史潮流,促進了唐初封建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

長孫無忌認為:“法律不是用來監督百姓的短處並誅殺那些犯錯誤的人的,而是要通過法律的規範教育人、拯救人,整頓社會的風氣。”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李淵把帝位讓給李世民後,長孫無忌升為左武侯大將軍,後任吏部尚書,晉封齊國公,可以說是榮寵之至了。唐太宗幾次要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但長孫皇后一再說:“我家受到的貴寵已經到了極點,實在不願兄弟再執國政。”

她提醒太宗要吸取漢朝呂氏、霍氏等外戚專權的“徹骨之戒”,長孫無忌自己也要求遜職,但太宗不聽,拜長孫無忌為宰相,任命他為尚書右僕射。長孫無忌以盈滿為戒,懇請太宗批准他辭去宰相要職,長孫皇后也為之請求,太宗不得已,讓他辭去了尚書右僕射,而拜開府儀同三司的虛職以示榮耀。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貞觀七年,太宗又任命長孫無忌為司空,堅決推辭不受,太宗不準,認為自己授官是鑑於才行,如果是出於對親戚的愛,賜給金帛就夠了,何必委以重職。他還特意寫了一篇《威風賦》,賜給長孫無忌,追思創帝業之艱難和長孫無忌的佐命之功,寬慰他憂讒畏譏的心理。

貞觀後期,唐太宗心驕志滿,魏徵多次提出批評勸告,唐太宗口頭接受,行動難改,魏徵死後就更為嚴重,許多大臣都阿諛奉承,歌功頌德,這些人中也包括長孫無忌。

有一次,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人臣順旨者多,犯顏者少,今朕欲自聞其失,諸公其直言無隱。”這應該是勸諫唐太宗的良機。但長孫無忌等人卻違心地說:“陛下無失。”同年八月,太宗對長孫無忌說:“人苦不自知其過,卿可為朕明言之。”又一次令長孫無忌談自己的過失。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長孫無忌說:“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將順之不暇,又何過之可言。”唐太宗晚年不好直言,難得徵求大臣們意見,長孫無忌卻以阿諛代替忠諫,這是他作為名臣良佐的缺陷。過於考慮自己保得全身而不敢犯顏直諫,被後人所詬病。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實際執政的是長孫無忌。但是當高宗的皇位逐步穩固以後,他最終在是否立武昭儀為皇后的爭議中與長孫無忌爆發了爭執。開始,高宗和武昭儀都想爭取長孫無忌的同意和支持。

有一次,皇帝帶領武昭儀親自登門拜訪,並賜給長孫無忌寵妾所生的三個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不僅如此,還賞給長孫無忌金銀珠寶絲綢整整十車。但當高宗說出皇后無子想廢黜皇后時,長孫無忌也不直接拒絕,而是用別的話題遮擋。皇帝沒有辦法,只好掃興而歸。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接著,武昭儀的母親楊氏幾次拜訪長孫無忌的府第,請求長孫無忌同意廢王立武,但是結果都一樣,長孫無忌仍然拒絕。永徽六年,唐高宗終於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詔廢王皇后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后。因諫爭,褚遂良等人被遠貶蠻荒,武則天最恨長孫無忌,在她授意下,由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

唐高宗先是吃驚不信,繼而傷心懷疑,命許敬宗再察,然後面對許敬宗足未出戶編造的謀反供詞,哭泣道:“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高宗,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催促其下決心。

唐高宗性格懦弱,竟然不與長孫無忌對質,就下詔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放或被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複核此案,許敬宗直接派人前往逼迫長孫無忌自殺,一代名相就此隕落。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長孫無忌雖然一開始備受重用,卻最終被逼自殺,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長孫無忌不懂進退,在大權在握的時候不願急流勇退,這顯然讓唐高宗李治逐漸心生不滿。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和權臣之間的關係,自然是十分緊張的。對於權臣來說,懂得進退,才能獲得善終的結局。

因為長孫無忌是自己的親舅舅,加上幫助自己登基有功,所以,李治即位後,自然是投桃報李,晉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眾所周知,唐朝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而長孫無忌擔任的中書令,已經執掌中書省,又通過知尚書、門下二省事,以此來兼管尚書省和門下省。基於此,三省已經被長孫無忌一人所掌握了,這無疑威脅到唐高宗的皇位了。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唐高宗李治在位初期,長孫無忌執掌大權,以此確保唐朝皇位的順利過渡,自然是說得過去的。但是,在李治坐穩皇位的背景下,長孫無忌依然沒有急流勇退,顯然是在挑戰前者的底線了,這也為之後矛盾的爆發,埋下了伏筆。當然,唐高宗李治沒有直接和長孫無忌打對臺戲,而是藉助“廢立皇后” 這一事件,以此試探長孫無忌的反應。

永徽五年,唐高宗欲廢黜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對此,長孫無忌雖未明言反對,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而褚遂良是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在此基礎上,唐高宗李治還是執意立武則天為皇后,並且武則天因長孫無忌接受賞賜卻不肯支持自己,對他懷恨在心。在一定程度上,長孫無忌的淒涼結局,主要是武則天出手所致。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最後,顯慶四年,許敬宗指使人向唐高宗呈奏密章,稱監察御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在李治廢立皇后的時候,許敬宗全力支持冊封武則天為皇后,所以武則天則對許敬宗極為感激,引為心腹,遷禮部尚書。

也即告發長孫無忌的許敬宗,是武則天的心腹,或者說此事是武則天背後指使的。藉著這件事情,唐高宗便下詔削去長孫無忌的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同年七月,唐高宗派人逼令長孫無忌自縊。長孫無忌死後,家產被抄沒,親屬也被流放。

長孫無忌深得唐太宗信任 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 為何最終被逼自殺?

在長孫無忌被逼自殺後,唐高宗得以執掌唐朝大權,並派兵滅百濟、滅高句麗,促使唐朝疆域來到了最大階段。當然,長孫無忌畢竟是自己的親舅舅,自己能夠登上皇位,也仰賴於他,所以,到了上元元年,唐高宗追復長孫無忌官爵,命其孫長孫元翼承襲趙國公爵位,並將他陪葬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