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离开”湖南高铁职院党员干部深入社区防疫一线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朱平 张懿静 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牵动着每一人的心,衡阳市委组织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一线,扎实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党有号令,勇士先行,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东方、校企合作处副处长刘倩立刻响应倡议,积极参加防控知识培训,2月28日开始,两位同志赴衡阳市苗圃街道社区担任疫情防控联络员,开启了社区战“疫”工作模式。

“妈妈,你为什么对别人的小孩比对我们好”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离开”湖南高铁职院党员干部深入社区防疫一线

杨东方和刘倩走街串巷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

“请您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您在家注意通风,勤洗手,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小朋友,你今天洗手了吗,你知道洗手的方法吗?”在社区,他们敲门入户发放告知书、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进行科学防疫宣传,一家一家网格式走访,一户一户地毯式排查,苦口婆心地叮嘱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宣传防疫知识。

“有情况,打电话!”“有困难,找我们!”这是两位老师对社区群众说得最多的话,“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请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杨东方和刘倩不仅给社区群众送上了湖南高铁职院支援的口罩、药品、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和其他社区干部一道,每天拎着移动“小喇叭”走街串巷,循环播放宣传防疫知识,既当“联络员”又当“宣传员”。

就在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给社区群众带去亲人般的温暖时,他们把自己的家人、孩子都“狠心”地搁在一边了。杨东方到社区报到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才4个月,且刚从小儿肺炎病房里出院;刘倩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分别上小学一、二年级,如今每天要上网课,电脑操作不熟悉,“眼巴巴”想等妈妈来教,她却只能每天中午趁午休的时间飞车赶回去,争分夺秒辅导完就走。

“妈妈,你为什么对别人的小孩比对我们好。”每次刘倩辅导完又匆匆出门,两个孩子总是委屈地抱着妈妈不肯放手。“社区也是妈妈的家,那里有更多的人等着我。”刘倩这样告诉他们。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离开”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离开”湖南高铁职院党员干部深入社区防疫一线

杨东方带封勇到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

杨东方和刘倩联系的苗圃街道有7万多居民,仅东方里社区就有1.1万居民,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很艰巨。要当好防控联络员,不只是简单上传下达、收集信息,既要冲锋在前,深入一线摸排走访,第一时间掌握详实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补齐社区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工作短板,又要为社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

到社区工作一周以来,他们走访了700多户,发放了1000余份宣传资料,排解了5次纠纷,赢得了社区群众的频频点赞。东方里居民封勇的姑姑周桂英逢人就说,“党的干部真是越来越好了,把我侄儿当亲人啊。”

原来周桂英的侄儿封勇患有精神病强迫症多年,母亲在他1岁时就离开了,前几年父亲因癌症去世后,他就封闭在父亲留下的单身宿舍,不去工作,也不和外界联系,虽然36岁了,但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全靠在医院做清洁工的姑姑周桂英抽空去照料他。现在姑姑也60多岁了照顾他也力不从心,“如果不到医院去,他肯定会饿死。”姑姑伤感地说,“但他几年不上班了也没有医保,我们哪住得起呢?一天住院就要六七千。”

杨东方在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刻联系衡阳市医保中心,并亲自开车送他去办理,先后去了两次,不仅详细教会了他缴纳的程序,还主动为他缴纳了2020年的医保费用。之后又带他到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大学老师帮我们交医保,自己当司机送我侄儿看病,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周桂英禁不住泪光涟涟。

时至今日,湖南高铁职院的两位党员干部杨东方和刘倩仍在社区奋战,他们说:“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离开。我们此时的责任就是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防线,让党的关怀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