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秦武王名叫嬴蕩,是繼秦惠文王之後秦國的第二位王,之前秦國只是伯爵國。嬴蕩天生力大,很喜歡和一群角士一起比力氣,據說能拉動九頭牛。



他當了王之後,就很想把洛陽九鼎中的代表秦國的雍鼎給搬回咸陽去。可惜沒有一個角士能搬得動雍鼎。於是,嬴蕩親自上陣,竟然把雍鼎給舉起來了,然而腳下突然一滑,秦武王重重地摔在地上,鼎又重重地砸在秦武王的身上,就這樣被活活砸死了。

秦武王意外死亡時,並沒有子嗣,而且也沒有遺命讓誰繼位,這個時候,惠文王后和羋八子之間就繼位人員展開了一場爭鬥。惠文王后支持公子重,而羋八子支持的是公子芾。當時的贏稷還在燕國做人質,根本就沒有人想得起他。



就在羋八子和惠文王后鬥成了烏眼雞的時候,燕國和趙國突然跳了出來。當時的燕國是差點滅了齊國的燕昭王,而趙國則是進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這兩位不知道是不是收了贏稷的好處,派出人到咸陽去找到了秦國的將軍魏冉,也就是羋八子的弟弟,贏稷的舅舅。

燕國和趙國的使臣告訴魏冉,如果不立贏稷為王,就出兵攻打秦國,而且趙武靈王還真的出兵佔領了秦國北邊的榆次。當時的秦國雖然經過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兩代人的努力富國強兵,但勢力還是擋不住如日中天的趙國和燕國。而且魏冉和羋八子一商量,反正公子芾和公子稷都是羋八子生的,立誰都一樣。



於是,贏稷這才結束了作為燕國人質的生涯回到秦國,做了秦國的第三代王,這就是著名的秦昭王。趙武靈王萬萬沒想到,自己插手秦國內政立的這位秦昭王,日後與趙國之間打了一場幾乎滅亡趙國的長平之戰,成為了趙國的掘墓人。


傅斯鴻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蕩,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說在周王畿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便氣絕身亡了,年僅23歲。

秦武王



意外繼位

秦武王死後,因為太年輕了,還沒有兒子。所以按照當時的制度規定,國君沒有兒子,那麼君位將由他的弟弟繼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後宮中有兒子的嬪妃都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繼位。


此時對繼位有決定權的有三個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後;

惠文後支持公子壯;

惠文後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時候只有23歲,他的王后估計也不會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沒有什麼事蹟流傳,甚至連生卒姓名都不詳,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計。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武王的王后的記載是:“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有的地方說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國公主魏頤。但是魏頤是在電視劇與小說《羋月傳》中登場的人物,歷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暫時沒有找到關於她的詳細記載。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雖然惠文後支持公子壯,可惜的是惠文後從來沒有干預過朝政,對朝政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從秦惠文王起,就開始任職用事,對國政有很大的影響力,再加上有秦國重臣樗裡疾的支持。最終,魏冉強行立了嬴稷為國君。此時的嬴稷正在燕國做人質,魏冉決定立嬴稷之後,就派人到燕國去接嬴稷,燕王也願意送這個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來。就這樣,嬴稷就繼承了王位,這個人就是秦昭襄王。


繼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麼多的兒子,為什麼魏冉就立了嬴稷為國君呢?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個嬪妃羋八子,羋八子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異父的哥哥。因為有這一層關係,所以魏冉決定支持嬴稷繼位。

魏冉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昭襄王的繼位是這樣記載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從這裡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時候,並沒有指定說立嬴稷為繼承人。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倒是有秦武王臨死前,曾託付左丞相甘茂說:“去接稷公子回來,立為王”。不過這是電視劇中的情節,在史書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

電視劇情節



綜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夠繼位,並不是因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而是因為有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微觀歷史


秦武烈王臨死前指定秦昭襄王為繼承人?提問者又看了哪部電視劇了?如果秦武烈王制定了繼承人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季君之亂”了……想必提問者是電視劇看多了,把什麼《大秦帝國》《羋月傳》都當成真實歷史了。



真實歷史上,秦昭襄王繼承王位與秦武烈王沒有半毛錢關係!秦武烈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長子,是惠文後的親生兒子。順帶說一下,惠文後是魏國人,不是羋姝!更不是宣太后同父異母的姐姐!秦昭襄王則是庶出,是宣太后所生,彼時宣太后只是秦惠文王的妾,封號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嫡長子秦武烈王理所當然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新任秦王。如果歷史正常發展,基本上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這位秦武烈王偏偏不走尋常路,到周天子家串門都不忘顯擺顯擺自己“天生神力”,居然在周王畿拿周天子象徵權力的九鼎玩遊戲!結果,舉鼎時一不小心沒站穩,讓銅鼎把腿給砸斷了。那會兒可沒有現代骨外科,這種粉碎性骨折直接要了秦武烈王的小命!史載,秦武烈王“絕髕”而亡,身後連一個兒子也沒有留下。而且,事起倉促,秦武烈王也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



一聽說秦武烈王死了,秦惠文王庶出的兒子們開始坐不住了,一個個摩拳擦掌,都奔著王位來了。就在這個時候,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後推出了秦惠文王的庶長子公子壯(季君)。宣太后一見機會來了,也不甘示弱,準備推兒子上位!但是,最初宣太后想到的並不是在外為質的兒子公子稷(秦昭襄王),而是另一個兒子公子芾。惠文後、宣太后兩大勢力展開了王位角逐。宣太后因為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手握重兵,同時私下裡很可能和自己的小叔子樗裡疾也達成了某些默契,讓樗裡疾在這場王位爭奪戰中保持了“中立”。最終,宣太后漸漸佔據了上風。



就在這個時候,年少氣盛的趙武靈王(就是讓親兒子活活餓死的那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從燕國接回了為質的公子稷(秦昭襄王),並將其送回了秦國。什麼情況?趙武靈王這是幹嘛?行善積德?您覺得會嗎?在護送秦昭襄王回秦的同時,趙武靈王向秦國發出了外交照會:“趙國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其他一概不認。不行咱就開打!”面對趙武靈王咄咄逼人的態勢,惠文後只得妥協、接受既成事實,而宣太后見同樣是自己親兒子,也沒有表示反對。就這樣,秦昭襄王陰差陽錯地當上了新任秦王。



因此,秦昭襄王根本不是秦武烈王指定的繼承人!他最應該感謝地應該是趙武靈王,連他媽都沒打算讓他上位!如果不是趙武靈王橫插一槓子,秦昭襄王別說是回國當秦王,恐怕只能繼續留在燕國當人質了……在秦昭襄王成為秦王之後,惠文後、公子壯以及秦惠文王的其他幾個庶出兒子並不死心,於是聯合發動叛亂,想要武力奪權。結果,被宣太后聯合自己的弟弟魏冉一舉拿下,史稱“季君之亂”。惠文後、公子壯被殺,宣太后趁機發難,將秦武王的王后也驅逐回了魏國孃家。自此,宣太后一家獨大,成為了無冕秦王。之後,宣太后與其弟弟穰侯魏冉幾乎架空了秦昭襄王,宣太后替秦昭襄王做了近四十年的主!直到范雎入秦之後,秦昭襄王才在其協助下驅逐四貴,架空宣太后,最終成為實權秦王!但是,這已經是秦武烈王去世四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秦武王當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時年齡23歲。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為繼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沒有兒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們只有嬴稷是文武雙全,其他的跟他一樣是好戰份子;其三、嬴稷的母親羋王妃是一位政治強人,政治權謀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詔書指定嬴稷為秦王,這是他為秦國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秦武王從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隨司馬錯平定巴蜀二國,在軍中秦武王嬴蕩是一位難得的勇士。當了國君後,嬴蕩認為秦軍兵鋒無敵,對於連橫斗六國之事不感興趣,認為秦軍可以一鼓而下攻滅周王室,進而完成秦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偉業。於是嬴蕩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萬攻打韓國鐵山宜陽,不久又增兵五萬伐韓,佔領韓國宜陽後,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陽。到了王城後,秦武王才發現滅周無實利,徒惹天下非議,他才明白為何父親不滅周,三晉也不滅周。

來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歸,秦武王安排勇士舉雍州鼎,以示秦軍威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三人都沒有舉起雍州鼎,大傷秦國顏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親自舉鼎,他到是舉起來了,不過皮帶崩斷了,鼎掉下來砸斷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壯跟他一樣好戰,必會舉兵滅周,引天下列國攻秦;弟弟嬴稷有爺爺秦孝公的沉穩,他又文武雙全,父親秦惠文王常誇獎這個弟弟睿智深沉。最終秦武王留下遺命,傳位弟弟嬴稷。

秦國國內分為兩派,一派是魏國後宮勢力,以秦惠文後、秦武王后為首,兩人都是魏國宗女,她們想擁立公子壯為國君。另一派是楚國後宮勢力,以羋八子、魏冉為首,他們擁立公子芾為國君。此時趙武靈王趙雍將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當國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羋八子的兒子。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最終嬴稷當了國君, 羋八子實際主政。

公子壯自稱季君,在惠文後的支持下發動叛亂,羋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亂,誅殺惠文後一黨,譴武王后歸魏。為了防止趙武靈王脅迫秦國,秦國大小政務都是羋八子宣太后在處理,四十年後嬴稷才得以親政。


大秦鐵鷹劍士


秦武王嬴蕩這個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為一國之君,居然舉鼎被砸死了。可以說在歷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國君了。秦武王為什麼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在位56年,死的時候75歲,可以說這個年紀在當時絕對是高壽中的高壽了。

那麼為什麼秦武王嬴蕩會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說當時在秦國國內是非常混亂的,當時可以繼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親就是秦惠王,兒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還有涇陽君嬴芾,還有公子壯等等。

其實一開始嬴稷並不在繼承王位的人選之中,秦武王死的時候也並沒有指定嬴稷就是繼承人,當時嬴稷還在趙國當人質呢。而他的母親就是羋八子宣太后,一開始也沒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羋八子的長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國內,所以宣太后一開始是支持嬴芾繼承王位的,當時還有惠文後是支持公子壯,而且還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裡疾的支持。可以說這個時候嬴稷完全沒有得到王位的實力。

但是奈何這個時候趙國出手了,當時嬴稷在趙國做人質,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別國他質子送回國內當國君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質子從小生活在他國肯定也是受了這些國家的影響的,所以這些國家也是想這些質子回到國內當上王之後能夠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好處,當時就是在趙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趙武靈王的護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國。可以說沒有趙國的話,秦昭襄王根本是沒有機會當上秦國國君的,當時趙武靈王是指定要嬴稷來繼承王位的。當時秦國國內比較亂,而且這個時候秦國也並不想和趙國為敵,所以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長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這樣嬴稷繼位了。

可以說大秦最後能夠一統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時代奠定了基礎。秦昭襄王時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趙,為秦國奪取了大量的土地,長平一戰更是直接掃平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如果邯鄲之戰能夠取得勝利的話,那麼可能在秦昭襄王時代秦國就能一統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鄲之戰失敗,秦國元氣大傷。秦昭襄王也是最終沒有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只能交給嬴政來完成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秦武王原名嬴蕩,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繼承人,地位高貴其母是楚國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為世子,秦惠文王死後他繼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討厭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親妹妹的兒子,很可能奪得自己的王位,小時候便經常欺負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蕩沒有子嗣還有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兄弟,怎麼都輪不到嬴稷。

那為什麼嬴稷最終成為了繼承人呢?

首先從嬴蕩沒有機會選定繼承人說起

嬴蕩在繼位三年後,打通了秦國首都直通洛陽的通道,洛陽是周天子的地盤,當時的周天子早已沒有了一點實權,大國紛紛自立,只有名義上是周國的附屬國,從嬴蕩進洛陽就能看出,周國沒有了一點大國的威嚴。


大禹曾築九鼎,來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時期大家都認為誰手裡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蕩看到了九鼎便問周天子這是什麼東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識字的秦武王知道這是寶貝,國力強大的秦國,讓秦武王膨脹,認為什麼樣的好東西必須都在秦國。


嬴蕩立馬找人來想要將九鼎搬回秦國,可週天子告知他這是天下之主的象徵,他理應留在洛陽,嬴蕩的無知暴露無遺,因此非常生氣,不過自己還是不敢殺了周天子的,雖然他有這個實力,可由於自己過激的舉動,讓秦國受到六國的圍攻是得不償失的。


“機智”的嬴蕩說:如果我能舉起這些鼎來,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國呢?周天子認為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舉不起來,便回答說:只要您能舉起來,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鄉。


不料眼看就要舉起來,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時的秦武王不過23歲,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沒有機會立嬴稷為王的,當時的嬴稷還在燕國為質,秦武王是沒有時間做指定誰是之後的王位繼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沒有指定繼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後,秦國上下大亂,此時急需一位王子來繼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沒有孩子的,畢竟舉鼎死時才23歲,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與武王無子有莫大的關係,秦惠文王的兒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遠在燕國的嬴稷能夠登上皇位絕對是徹徹底底的運氣,趙武靈王看中了嬴稷比較好控制,因此將其扶上王位,此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秦武王的母親發了瘋一樣的質問嬴稷的母親羋八子是如何讓趙國支持嬴稷的。


羋八子笑而不語,因為在此時與一個發瘋的潑婦解釋是沒有用的,誰坐擁了秦國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權一直牢牢把握在羋太后的手裡,羋八子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會說嬴稷能夠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運氣,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實力成分,嬴蕩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許這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吧!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秦王蕩並沒有指定繼承人,那是電視劇的說法。

秦王蕩是惠文王駟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舉鼎被壓死後,諸多秦王駟的庶子開始了王位爭奪戰,公子稷上位是鬥爭勝利的結果,並不是正常繼位。

秦駟的王后只有武王蕩一個兒子,秦蕩是死後就沒有兒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權旁落,惠文後推出了公子壯,跟羋八子的兒子公子芾較量上了,總體上將王位之爭就是惠文後和羋八子的戰爭。

羋八子是秦駟的妾,是楚王室成員,應該是比較邊緣的支系不清楚其父親是誰,羋八子當時有三個兒子,長子稷還在燕國當人質,所以羋八子推出次子芾作為候選人,可以說沒秦稷什麼事。

惠文後的優勢是她是王后,但秦壯不是她的兒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說沒有優勢,奈何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在軍中很有勢力。

雙方各有優勢,誰也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一個外人站出來了,他就是趙武靈王雍,他說我支持羋八子的長子,其他一概不認,羋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兒子也沒差,於是轉而支持長子稷。

本來妻妾相爭不相上下,但一股強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傾斜了,最後公子稷勝出,是為秦昭襄王。

不甘失敗的公子壯後來發動了叛亂,但被鎮壓了,史稱「季君之亂」。



長島男爵


戰國開端的秦國一直就是一個弱國,河西三百里土地硬生生的被魏國給奪走,得虧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才收復河西之地,弱小了近百年的秦國也才有了立足之地。

但是後繼的惠文王和武王,都沒有因為長壽而成功東出,這二代秦國君主都把一統天下的大夢留給了後世去做,但是秦武王是個例外,他死的時候並沒有把君位給自己子嗣,而是讓給了他弟弟,也就是後來的秦昭王,那傳弟不傳子的秦武王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鞏固秦王霸業,不廢商君之法。

從秦孝公開始的秦國就面臨著被東方諸侯瓜分的危險,後來雖然說是秦國進行變法只為圖強,可是真的心思是正史敢記載的嗎?其實那個時候的秦國變法最主要的是避免亡國之危,其次是圖強吞併。不然秦孝公也不會因為打了勝戰而割讓函谷關了,二十年後的變法大成把一切都收回來了,可就是沒有收回秦孝公傳君位的心,因為他是真正經歷秦國亂世的人,知道君位更迭不穩是多麼可怕。於是自從孝文王以後,都是為了秦國的穩定而襲承君位,並不是中原諸侯固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因而秦武王把君位傳給他弟弟而不是子嗣也是很正常了。

天命玄鳥,殷商之後。

秦趙同源,這是每一個熟悉中國古代史所共知的。秦國和趙國的公室一直都是同一個祖先,在周穆王的時候為天子駕車驅馬,還參與平定了徐堰王之亂。如果你這樣以為他是周室的忠臣那就大錯特錯了。秦趙更遠的祖先是殷商大臣惡來和飛廉,他們的後室也一直沒有忘記祖先復興大邑商的夢想,而後面秦國一統天下可是說是殷復周仇的一種特殊形式。再加上殷商地位繼承本來就有兄弟相傳的傳統。因此秦武王傳位給秦昭王本來就是殷商傳統的一種表現,不失為過。



武王無後,其弟賢於守業。

秦惠文王死的比較早,就留下了年輕的贏蕩繼位。話說好像秦國自孝公以後的君主壽命都不是很長。秦武王一繼位便許下了:得遊鞏洛,生死無恨的願望。後來打通三川,親自見到了洛陽的九鼎並舉動了雍鼎,但是也因為力絕而死。成為了千古遺憾。

秦武王的匆忙而死並沒有機會留下子孫後代,而以贏疾為首的舊公子們又和秦武王協商立遠在燕國為質的贏稷為帝,這便斷絕了其他秦國公子的野心,因為當時的贏稷從小就有賢德的名聲,一直被惠文王所喜愛,可是由於太子早已設置便不好再改動,再加上秦人好武尚勇,這一點上,柔弱的贏稷實在不像秦人,便失去了機會,但是後面在外的流浪改變了曾經的自己,使得秦武王把大業交給了他。



總的來說,秦武王絕對是一個銳意進取開拓的君主,如果他不那麼早死,秦國統一的步伐興許會更快也說不定?


無根樹花正孤


秦武王並沒有在死前指定秦昭王為繼位人

事實上,秦昭王之所以能夠在秦武王死後得以即位,最重要的原因是——趙武靈王派人到燕國護送秦昭王回國擁立即位。

沒有趙武靈王派人去燕國迎接秦昭王,秦昭王根本就離不開燕國,更別說繼承王位。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秦武王死後,秦惠王的幾個兒子都在爭位,秦昭王得到趙國和燕國的支持而勝出。

《史記》對秦武王死後繼位情況的記錄

《秦本紀》:

”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

《趙世家》:

”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

《穰侯列傳》:

”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

從上面的記錄來看,諸弟爭立,是秦武王死後的真實情況,但外有趙燕兩國支持、內有魏冉支持的秦昭王最後勝出。

秦武王是突發性死亡,加上又沒有子嗣,不大可能指定即位人選。

秦昭王即位第二年誅殺庶長壯和其他公子,其實和二世胡亥即位後誅殺和自己奪位的兄弟是一樣的場景。

秦昭王和胡亥一樣都是偶然性得到王位,自然有其他兄弟不服,同樣二人都對兄弟打開殺戒。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秦武王臨終前並沒有指定過嬴稷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嬴稷最終成為繼承人實際上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秦武王嬴蕩是一個被電視劇誤讀的人。嬴蕩不但名字比較彪悍,而且為人喜歡崇尚強權武力,性格好強張揚,卻稍微缺乏了些政治家的沉穩和內斂。嬴蕩雖然死的時候才23歲,只在位3年多,但是他卻是秦國當之無愧的帝業奠定者之一。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確開始逐步變得強大。作為惠文王嬴駟的嫡子嬴蕩秉承了秦國積極迸發的國運。嬴蕩在位期間集中精力平定了蜀亂,穩定了後方糧倉。“拔宜陽,置三川”一直被認為是打開秦國東進屏障,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


嬴蕩之所以要和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除了他那爭強好勝的性格之外,實際上就是向天下諸侯“秀肌肉”,告訴大家他的野心,也就是秦國要定鼎中原的野心。

嬴蕩任用之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比如任鄙、烏獲、孟說這些人。他看不慣張儀那種“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所以驅逐了張儀。他更願意用拳頭去打下一寸寸的土地,去贏得和實力匹配的威望。

但是其實此刻的秦國國力還沒有能夠達到“定鼎中原”的實力。仍然需要繼續堅持商鞅的改革,需要繼續沉澱發酵,而且後方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徹底解決,比如義渠就是秦國的一個國中國,時刻對準備出遠門的秦國產生著掣肘。而且由於張儀被驅逐,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恢復合縱,這對於秦國來說,外部環境其實也開始變得逐步惡劣起來。


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嬴蕩舉鼎把自己砸死了。嬴蕩實際上死得比較突然,而且沒有兒子,所以直接就引發了繼任者危機。實際上嬴稷最終能夠繼任為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支持羋八子。

原本武王死後,秦國國內的態勢是,嬴蕩雖然沒有兒子,但是兄弟很多,實力最強的是兩派。一派是惠文後支持的嬴壯,但相對而言惠文後不是一個政治女強人,她只是嬴蕩的嫡母而已;另一派是羋八子,她有3個兒子,大兒子嬴稷在燕國當人質,那個時候當人質雖然很兇險,但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資本;羋八子最疼愛的是二兒子嬴芾(華陽君),羋八子原本是想讓嬴芾來跟嬴壯爭奪王位的;還有個小兒子嬴悝(涇陽君)。母以子貴,所以羋八子雖然只是一個八子,但她兒子多,的確有資格站出來爭一爭。更關鍵的是她還得到了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的支持,所以羋八子的兒子勝出的幾率更大。

其次,樗裡疾(嬴駟的兄弟)等秦國庶支宗室勢力支持羋八子。

這裡的原因主要在於宗室和王室妻族的天然矛盾。而且更關鍵的是,樗裡疾本身也是庶出,樗裡疾想要獲得實權,就不能讓嫡後坐大。所以他所以樗裡疾就一反甘茂支持嬴壯的做法,轉頭來支持羋八子。後來甘茂在嬴稷繼位之初就嚇得逃到了齊國,而樗裡疾最終成了嬴稷的智囊,成為了秦國的丞相。


再次,嬴稷繼位更是趙國的一次政治投機導致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因為嬴稷從小就在燕國當人質,從小在燕國長大,母族又是楚國的庶系背景。所以嬴稷實際上在秦國的王室裡沒有什麼根基。而趙國的國君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趁著這個機會,讓趙固由代郡把嬴稷從燕國接到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爭奪王位。這樣一來,嬴稷若勝出,必然感激趙國,而且由於嬴稷在燕國長大,所以政策必然有利於山東(崤山)諸國。但是趙武靈王不會知道,幾十年後,正是這個嬴稷發動了秦趙“長平之戰”。

秦國國內原本即便是支持羋八子的,原本也是打算立嬴芾的,現在嬴稷突然被送回了秦國,而嬴稷回國,其實也是非常明確地告訴眾人,他的背後站著趙國和燕國。但是所幸的是嬴稷是羋八子的兒子,羋八子若立嬴稷,則勝算更大。所以在諸方勢力的妥協之下,嬴稷繼位為秦國的國君,是為秦昭襄王。

但實際上最終掌權勝出的恰恰並非嬴稷,他實際上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只是一個傀儡。

真正勝出的是羋八子和魏冉,嬴稷繼位之後,魏冉就就任大將軍,並接手了咸陽的防務,控制了整個咸陽,在昭襄王三年,利用平息“季君之亂”的機會,也就是平息嬴壯發動的叛亂,清洗了所有反對羋八子和自己的大臣、諸侯和諸公子(嬴駟的其他兒子),羋八子因此徹底掌握了秦國的實權。

羋八子以宣太后的名義主政長達幾十年。在她主政期間,秦國可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但不斷鯨吞蠶食周邊,而且還誘殺了義渠王,掃清了秦國的肘腋之患義渠。


直到嬴稷後來在范雎的幫助下,驅逐了“宣太后、穰候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這四貴之後,才自己掌握了實權,成為了實權之君。後來嬴稷的做法和嬴蕩其實基本相似,就是一心不顧國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實現了"秦對六國的鬥爭決定性勝利"。找到與實力匹配的威望,滅掉了東周,和當時的另一個大國齊國,合稱“西帝、東帝”。但他晚年的事情就不談也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