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盟和以色列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爭結束後,雙方開始思索。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最終誰也沒有消滅誰,誰也沒有用武力征服誰,戰爭造成的經濟消耗、人員傷亡使國家、人民陷入痛苦之中,這樣的戰爭有盡頭嗎?如何消除仇恨?還要用戰爭解決嗎?戰爭能夠解決嗎?

阿拉伯人在反思,猶太人也在反思。反思過後,以色列領導人有了以土地換和平的想法。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1977年11月,一個消息震驚了世界,猶如一個晴天霹靂驚得阿拉伯世界目瞪口呆。

埃及總統薩達特,突然宣佈訪問以色列。

埃及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盟主要和敵人講和,這讓整個阿拉伯世界憤怒了。薩達特為了尋求支持,出訪敘利亞,結果是沒有得到支持,反而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埃及和敘利亞兩國長期親密友好的小夥伴徹底決裂了。

薩達特能夠選擇這一步,除了有自己反思的結果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對中東地區政策的調整。

1977年美國總統卡特上臺,他一心想重新調整美國對中東的政策,努力平衡阿以雙方利益關係。以色列本來已有做出讓步的意思,埃及也想謀求和平環境發展經濟,所以兩國在美國的調和下,很快達成一致意見。以色列同意歸還之前所有佔領埃及的領土,埃及則表示放棄消滅以色列的對外政策。

就這樣,薩達特頂著來自阿拉伯聯盟的強大壓力,出訪以色列,並發表了讓以色列人感動落淚的講話。他說,我真誠的告訴你們,我們歡迎你們同我們一起生活。

1978年9月6日,在美國總統卡特的調和下,埃及和以色列簽訂了《戴維營協議》,之後兩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推動了中東和平進程。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然而,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

薩達特對以色列的“妥協”政策,從一開始就遭到阿拉伯聯盟的反對和憤怒,埃及本國的激進分子對薩達特也同樣憤怒不已。1981年10月6日,開羅舉行閱兵式,一群士兵突然向主席臺上的薩達特開槍,薩達特當場死亡。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依然十分艱難。

埃及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後,阿拉伯國家也開始逐步承認了以色列。

但是,巴解作為阿拉伯反抗以色列武裝力量的組織,從來沒有放棄過實現民族解放的決心。對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的追求,約旦一直以來都是支持的,所以巴解組織長期駐紮在約旦,大量的巴勒斯坦人紛紛聚集到約旦。然而,這種局面卻讓約旦政府陷入了苦惱之中,巴勒斯坦的人口數量大大超過了約旦的人口數量,導致了約旦的日常生活,甚至政府的一些決策都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漸漸的,巴解組織和約旦政府之間的矛盾不斷產生。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早在埃以沒有和解之前,約旦就已經對巴解組織忍無可忍。1970年,巴解組織在約旦劫持並炸燬了四架西方客機,約旦國王侯賽因以此為由,用武力將巴解組織驅逐出境。

1970年9月,巴解游擊隊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並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區,這成為了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遭巴解組織刺殺,以色列以此為由對黎巴嫩境內的巴解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6日上午11時,以軍出動2萬餘人的兵力,在武裝直升機和海、空軍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從西、中、東三個方向巴解游擊隊發動突然襲擊。

以色列軍隊銳不可當,6天之內以軍佔領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土地,攻陷了巴解組織的大部分基地。到13日又向前推進了90餘公里,佔領黎巴嫩領土約3000平方公里,摧毀了巴解游擊隊在黎巴嫩南部的全部基地,消滅了巴解組織大量有生力量,並將巴解組織總部2000人和武裝人員5000人包圍在貝魯特西區及南部,同時給敘利亞軍隊以沉重的打擊 。

從6月14日開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圍攻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9月18日,以色列對貝魯特西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後,於第二天撤出貝魯特西區。

22日,以軍又對敘軍發起進攻,並佔領了哈姆敦,迫使敘軍後撤,從而嚴密地控制了貝魯特西區。

6月26日起,以軍繼續加強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和對敘軍的防禦,至7月18日,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增加到3.5萬人,坦克約700輛,火炮約710門。以色列試圖以軍事壓力配合政治談判,迫使巴解組織撤離貝魯特西區 。

在以色列強大的軍事壓力下,經過聯合國的斡旋,巴解組織游擊隊被迫全部撤出約旦、伊拉克、突尼斯等8個阿拉伯國家。

經過5個月的談判,黎、以雙方就以軍撤出黎巴嫩的問題達成了《黎以撤軍協議》,戰爭就此結束 。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1985年6月1日以前,以色列撤出了在黎巴嫩的所有軍隊。

1988年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宣佈接受聯合國1947年分割巴以的181號決議,建立巴勒斯坦國,並承認以色列國的存在。

1993年 9月13日 巴以簽署和平協議。

歷經四次戰爭,世仇的埃及和以色列要和談,中東能否迎來曙光?

然而,阿拉法特的決定並沒有解決中東的領土問題,許多巴勒斯坦難民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園,中東仍然是世界上長期動盪的地區。

本篇是小編撰寫中東戰爭史的終結篇,前四次中東戰爭史已發佈,如有興趣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