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祕檔:清朝皇室子孫的取名“潛”原則

清朝的統治者來自東北的建州女真,早期的統治者努爾哈赤、皇太極漢化程度較低,雖然他們本人都會說漢語,熟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著名小說,但是對漢文化的瞭解並不深,因此他們對子孫的命名並沒有統一的規則,比如皇太極的名字應為“黃臺吉”,臺吉是蒙古語對部族首領的稱呼。

深宮秘檔:清朝皇室子孫的取名“潛”原則

1644年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做為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順治帝開始接受儒家教育,開始了清朝皇帝漢化的進程,後代取名字也開始有一定的規律。如順治帝一生有八子,分別為:皇長子牛鈕、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即康熙帝)、皇四子(早夭未取名)、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從名字的意義上看,已經非常漢化了。

1661年康熙帝即位,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一位漢化程度很深的帝王,他深受漢文化影響,對子嗣的取名確定了以下原則:首字相同;第二個字偏旁相同。康熙共有35子,列入宗譜的有24子,這24子的首字均為“胤”,第二個字的偏旁為“補字旁”,如人們比較熟悉的皇長子胤褆、皇次子胤礽、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等。褆、礽、禛、禩等字雖然不常用,但在漢語中多為美好的意思。

深宮秘檔:清朝皇室子孫的取名“潛”原則

1722年皇四子胤禛繼位,即雍正帝。即位不久命令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輩的,一律改為“允”字;惟皇十三子怡親王胤祥與雍正最為親密,去世後雍正又命復其名中胤字。雍正帝共有10子,其中只有6位長大成人,他們名字的首字為“弘”,第二字均含有“日”字,如長子弘暉,次子弘昀、三子弘時、四子弘曆(繁體為曆)、五子弘晝、六子弘曕。

1735年皇四子乾隆帝即位,由於他本人不講究什麼避諱,所以兄弟之間仍保留著“弘”字,由於他本人並不講究什麼避諱,所以他的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乾隆帝一共17個兒子,其中3個未命名即早夭,他們的首字為“永”,第二字偏旁為“斜玉旁”(大多數人念做王字旁,其實是錯的),如長子永璜、次子永璉、三子永璋、四子永珹、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三子永璟、十五子永琰、十七子永璘。

一次皇六子永瑢畫了一幅《歲朝圖》,進呈給乾隆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奶奶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很高興,在畫中題“永綿亦載奉慈娛”幾字,意思是子孫繁衍,常伴母親膝下。後來,他取其中的“永、綿、亦(奕)、載

”四子為後代取名用字。

深宮秘檔:清朝皇室子孫的取名“潛”原則

1796年乾隆帝退位,皇十五子永琰即位,是為嘉慶帝。通常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諱的,但“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就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即為“顒琰”,嘉慶帝共五個兒子,長子未命名即早夭,其他為:綿寧(繁體字為寧)、綿愷、綿忻、綿愉。第二個字均還有偏旁“心”。

1820年二子綿寧即位,是為道光帝。道光帝繼位後採取和其父親一樣的做法,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旻寧”。此時宗室繁衍,乾隆帝所定“永、綿、奕、載”四個字已不夠用,1825年,道光帝從大臣選出的10個字中欽定了“

溥、毓、恆、啟”4字,作為“載”字以下的字輩。道光帝共有九個兒子,第一個字用規定的“奕”字,第二個字原本用的“絞絲旁”,但是長子奕緯、次子奕綱、三子奕繼先後夭折,於是道光帝從第四子開始改用“言字旁”,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訢、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

1831年四子奕詝即位,是為咸豐帝,從他開始皇帝們不再改名。咸豐帝共兩個兒子,幼子早夭,長子載淳(即同治帝),為慈禧所生。皇帝雖然子嗣不興,但皇室卻生息繁衍,咸豐帝續擬了“燾、闓、增、祺”四字,1874年同治帝病死,終年19歲,慈溪一言定天下,將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立為皇帝,即光緒帝。“載”字輩第二個字的偏旁為“三點水”。如載灃、載濤、載漪等。

1908年11月光緒帝暴崩,慈禧在死前做出了安排,立光緒帝的侄子、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為帝。而“溥”字輩的第二個採用單人旁,如溥儀、溥傑(繁體字為傑)等。1912年清政府發佈詔書,宣佈退位,從此皇室成為平民。民國時期,溥儀雖已退位,但在很多遺老遺少心中還有很高的地位,算是個“族長”吧,1937年,溥儀又增補:“

敬志開端,錫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為“祺”字以下的字輩。

深宮秘檔:清朝皇室子孫的取名“潛”原則

清朝宗室的字輩,前後計有26字: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端、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如果以努爾哈赤為第1代的話,那麼皇太極是第2代,福臨是第3代,玄燁是第4代,以後玄燁這一支系,胤 (允)字輩是第5代,弘字輩是第6代,永(顒)字輩是第7代,綿(旻)字輩是第8代,奕字輩是第9代,載字輩是第10代,溥字輩是第 11代,毓字輩是第12代,恆字輩是第13代,啟字輩是第14代,燾字輩是第15代,闓字輩是第16代,增字輩是第17代,祺字輩是第18代,以此類推。

那些支派較遠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輩。如豫親王保泰的後人,“載”字輩改用“”字,“溥毓恆啟”字輩,分別用“松柏清國”4字。

同時,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族失去了統治民族的地位,愛新覺羅家族的特殊地位動搖了。在特定的社會政治形勢下,民國初年出現了滿人改姓易族的現象。老舍、侯寶林等都改成了漢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