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艾源堂养生科技


在建文的削藩之下,假设燕王朱棣不会造反,那么在其他藩王或无能力,或无勇气起兵造反的情况下,建文的确很可能完成削藩,囚废全部藩王。有些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建文仁孝会造出一个不逊永乐的盛世。

然而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

一,眼光不好,政治经验少。建文刚继位的时候政治经验少,政治能力也不出众,但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班底助他做个守成之君倒也不难。但是建文眼光不好,居然重用方、黄之流,形同宰辅。方黄二人过于理想化,虽然满腹经纶,但缺乏治世之才,当个教书先生尚可,用来治国的话,只会把建文带偏,腐儒用的不好可是会害死人的。方孝孺整天念叨什么上古井田和恢复上古官制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关键建文就信这套。

二,北元残余实力不弱。虽然徐达等人1367年北伐成功之后,取下大都,将北元赶往大草原。蓝玉也于1388年在捕鱼儿海击破北元小朝廷,全歼其主力部队中央禁卫军,致使北元内乱不断,随着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北元正式分成鞑靼和瓦剌。但即便已经分裂,他们的实力依旧都不容小觑。1409年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率军十万进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由于丘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使长途跋涉已经疲惫的大军在未经休整的情况下碰上了以逸待劳的鞑靼军,全军覆没。1449年,由于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号称五十万的大明精锐兵团被瓦剌全歼。


朱元璋雄才大略,为什么要分封?

一、的确是他宠溺子孙。二、大明初定,局势尚不稳定,洪武年间叛乱偶有发生,永乐年间也有唐赛儿反叛。三、北元实力依旧很强。所以不得不分封诸王以镇之,尤其是九大塞王,实力最强,此时的分封制是利大于弊。

然而这些建文都不懂,他只是觉得诸王是他巨大威胁,必除之而后快。原因也很简单,他并不是朱标第一顺位继承人,能上位全靠朱元璋力挺,所以他才会在刚登大位,屁股还没坐热的情况下就谋划并开始削藩,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直逼燕王。其中周代齐岷四王全部被囚废关押,湘王不愿受辱,阖宫自焚,由于让建文背上杀叔之名,让爱惜羽毛的建文和其党羽大怒,建文非但没有收敛骸骨以厚葬,反而赐其谥号戾。


建文的朝廷是个文人朝廷,他主要宠信的也是文人,尤其是近臣方黄之辈。假设朱棣不反,削藩很可能会成功,论功行赏,替建文出主意的方黄之辈自然会更受宠信和重用。那么方孝孺一直积极主张的复周礼、复上古井田的建议就很可能被建文采纳通过。一旦实行复上古井田,朝局动荡,天下不安,民不聊生。此时外无藩王屏护,内有腐儒作乱,一旦在蒙古高原虎视眈眈的鞑靼瓦剌共同举兵南下,大明二世而亡也未必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