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論詩,那些年與茶有緣分的文人知多少


古代文人墨客有八雅,乃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其中茶之一道, 乃是修身養性的好法子,不少人從小就開始咂摸著一口茶,慢慢品讀舌尖觸感。而向來被人們熟知的詩仙李白可謂是詩酒不分家,其實茶與詩的組合也不少見,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與茶有著妙不可解的緣分的文人有哪些。

茶聖陸羽

烹茶論詩,那些年與茶有緣分的文人知多少


相信這位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他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更是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可惜的是,他的詩作目前世上存留並不多。

更神奇的是,人們在正史中找不到其出身來歷,倒是有一個野史傳說:在中秋佳節的第二天清晨,一位禪師經過城郊西湖邊的一座小橋時,遠遠聽見一陣陣秋雁的哀鳴和小孩的啼哭聲。他循聲找去,看到在離湖邊不遠的柳樹林中,群雁喧集,其中有幾隻大雁張開羽翼,為一個赤身露體的棄兒遮風擋寒,這個棄兒便是茶聖陸羽,讓他顯得更有神秘色彩。

別茶人白居易


烹茶論詩,那些年與茶有緣分的文人知多少


這位香山居士的另一個別號“別茶人”,來自他的《謝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詩中“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而別茶人的意思是能鑑別茶葉品質優劣的人。他的詩裡不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還有飯後茶、寢後茶,整天茶不離口,想想他喜歡茶確實是在朋友圈中出了名的,以茶會友,以茶抒情,以茶施禮,難怪朋友會先給這位別茶人送茶。

茶仙蘇東坡


烹茶論詩,那些年與茶有緣分的文人知多少


最後一位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蘇軾啦。他的《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堪稱是茶詩中的頂級精品,尤其是最後一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寫進了無數愛好茶道的文人心坎上去了,而他本人更是視茶境為仙境,並沉醉於茶,寄身於茶,將茶作為溝通自然,內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煉手段,並主張“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典型的茶藝人生。

除了上面看上去高大上的描述,蘇軾還在《仇池筆記》中的茶論一則,詳細介紹了用茶漱口可除煩去膩,潔齒固齒。所以對於古人如何清潔牙齒的疑問,也算是有了一個回答,而能記下這件小事的蘇軾,是不是也很接地氣呢?

看到這裡,希望大家也能品嚐一下各種香茗,感受一下文人風趣,如果不知道從什麼入手,可以考慮下紅鑾殿茶葉的老撾古樹紅茶,新老茶客都讚不絕口,值得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