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书法水准,能够位列古代书法大家的第几位?为什么?

书法影响力


米芾的书法在书法这个大江湖中能排列第几位呢?很多人都喜欢给古人排名次,你以为可以做百晓生来写一本书法的《兵器谱》啊。这样其实没什么意思的,古人说的很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米芾的书法,你喜欢他,对于你来说就是第一,你不喜欢他,别人排他第一又关你何事。

在整个书法史中,宋代的“宋四家”属于比较能创新的了,而米芾于宋四家之中更属另类,看到米芾的书法后,感觉天空飘来五个字“不走寻常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过去,学习米芾的都是比较讲求个性的人,有点小叛逆的。但在丑书横行的今天,学米芾却属于很传统的一派了。

米芾书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章法上,重视整体的气韵,又兼顾细节完美。米芾对于书法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但有意思的是创作的时候又不会刻意去安排,他秉承着宋四家的尚意理念“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书写过程中随机而变,独出机巧。

  2. 造型上,追求“险、绝”,体势攲侧,虽险不怪、稳而不俗、欲扬先抑、跌宕跳跃。

  3. 用笔上,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一种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起笔往往比较重,中间稍轻,当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非常丰富,下笔的重点有的在起笔,有的在落笔,有的在一笔之中。而较长的横画有时会一波三折,勾画更有特色像蟹爪一样。

后世对米芾书法的评价一般分成两大阵营,一方是褒而不贬;还有一方是有褒有贬。其中苏轼对米芾的书法就是持第一种态度,极为欣赏,曾经说“米书超逸入神”,“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米芾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向他取法的书家很多,像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徐渭、王铎、傅山等大家。而到了现在学习米芾的书家也非常多,比较著名的是周慧珺先生和曹宝麟先生等。

所以对于米芾的书法,爱他就去学他吧,不但学其书,更要学些他的性格,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翰墨今香


曾见过一篇写米芾的文章,题目叫《狡黠的米芾》,内容如何不论,“狡黠”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有人说,米芾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缩影。




在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宋四家”,苏东坡是引领者,是领袖,但论技法,米老怪绝对排第一。

米芾的狡黠之一表现他的学书之路,他从一个口切入,临古帖层层挖掘,使自己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米芾的狡黠之二表现在集古字上,他认为这是必由之路。米芾用笔强调灵动多变,取诸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米芾广览前人经典法帖,将历代大家的精华浓缩于一身,这是米老怪超人的功夫和超凡的境界。

米芾的笔法,得益于王献之的更多,尤其擅变,曾有人称他“天真超越王献之”,据传王献之的《中秋帖》是米芾的临本。

我认为,若选书法史上最有影响的十位书法家,米芾是极有可能排上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若是把所有古代书法家都算上,那没法排。虽然有一种说法叫“苏黄米蔡”,但据说这样的排名也并非完全公正的。

米芾的书法在书法界也算别具一格,多认为以行书、行草的价值最高。他的书法特点就是饱满,笔意挥洒自如,有人说米芾在用笔上已达到了书法的极限。

众所周知的,各个形式的书法,其运笔、结体、章法都是不同的,米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笔墨技巧。

比如《多景楼诗帖》,米芾写得极为豪放,笔力雄伟,神采奕奕。米芾用一支很破很小的笔去写大字,里面出现了一丝一丝的线条,其章法难度非常大。换句话说,米芾对笔墨有着极为高超的控制能力。目前来讲,用笔达到这种水平的人,还真的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米芾得到古代文人评价并不高,有人认为,这跟他的行事作风有关。米芾的绰号叫“米癫”,意指其个性怪异。

米芾对蔡京兄弟的书法给予极高的评价,这是他不被历代文人欣赏的主要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不论蔡京还是其弟蔡卞,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可是,蔡京是奸臣,蔡卞受蔡京连累,风评也很差。可以说,米芾的言论相当于公开为奸臣张目,于是,人们将他排名位三。并且,将“蔡”解释成蔡襄。

这几个人具体该怎么排,到了今天其实也不好说了。毕竟,传世的作品太少,大家也都是窥全豹之一斑而已。只是,凭心而论,黄庭坚的字,说实话,水准还真是比米芾差一点,他能排名于米芾之前,侧面证明了,“苏黄米蔡”这个排法确实有点问题。

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师于右任曾评价,“惟米襄阳出东坡之右”,而不提黄山谷,可见在大师的眼里,苏东坡、米芾二人的水准旗鼓相当,黄庭坚略逊一筹。至于蔡襄,怎么排法他也是最后,水准明显差一个档次。


纯钧LHGR


米芾的书法影响力极高,被当代好多书法评论人士评为宋后的无冕之王,深受当代书法人士的喜欢。米芾的性格高傲,行为独特,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播。真正的书法就是应该这样,经得起时间的考研,耐得住众人的评价。只能局限在当下的书法是没有生命力的,终将走到末路。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米芾:

米芾的临摹功夫举世无双,博物馆里好多“二王”的“真迹”据说都有可能是米芾的仿制品。

米芾当年也靠着这门绝活挣不不少钱,当年又没有高科技的鉴定设备,米芾的仿制品可以说是无解的。史料记载当年有个字画商人拿着一幅唐朝人的真迹想要让米芾开开眼,鉴定一下价格,米芾瞅了一眼让字画商将东西放下,自己要认真开开眼,第二天再来取走。字画商听说过米芾的本领,担心真迹被米芾仿制调包,于是乎在一些地方偷偷的做了点记号。然后才放下东西走了。次日,书画商再次登门,米芾已经在家中等候多时,进门就将东西还给字画商,并给出了一个高价,认为这是一件上品,如果放到市场拍卖,我的报价只会是低估。商人开心的接过字画,同时认真的校验昨日标记的记号,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基本都能够对的上。为了放下疑心,第一时间就拿到了字画拍卖市场打算出手。字画商场的专家们一阵研究过后,也给这件东西给出了一个高价,并且真如米芾所说的,比前面预估的价格还要高。商人开心坏了,数着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转眼七天过后,米芾的下人拿着一幅字画找上门来,说上次老爷拿错了,还给你的是老爷的仿制品。真迹是这个,希望商人能够把仿制品还回来。

商人接过字画认真的检查一下自己留下的标记,确实都没有问题。商人已经将仿制作品出手,并且已经把钱都结清楚了,这再去找人家换,人家肯定不愿意,不仅不愿意,还有可能败坏自己的名声,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错就错,反正自己也没有吃亏。但是商人明白这是米芾的诡计,不仅骗了自己的东西,还想要装好人,既想要偷汉子,又想要贞节牌坊,但是商人也不想得罪米芾,于是就假意让下人等候,自己马上就去书房给他换,这样一进一出,又把这幅真迹交还给下人,说已经还过了。

米芾的仿制技术当时无人能敌,在收藏行业臭名昭著,很多收藏家听说这件作品被米芾碰过就没了收藏兴趣,认为十有八九已经被复刻了。

米芾还是第一个被史料记载的洁癖人士,据说其只要用手拿过东西,哪怕是被丫鬟的衣袖拂过都要反复把手洗一遍。因此走到哪里都要让下人背上一个特制银壶,里面装满“无根之水”,随时随地接水洗手,洗完后还不能用毛巾擦,必须要双手互相拍打,晾干为止。

据说又一次米芾先生拉肚子,一天下来,手都被洗肿了。最有意思的是,米芾当年的官职叫太常博士,主持朝廷祭祀活动,需要穿着规定的制服,结果米芾爱干净,洗了一遍又一遍,活生生的将制服的颜色洗变色了,自己的官也就这样被罢免了。

更搞笑的就是米芾当年选婿,挑来挑去总是不满意,后来一个叫段拂,字去尘的男方男子来米芾家提亲,米芾一看这个名字就高兴地说:“这个年轻人好,已经拂去灰尘了,再去一次尘那就更干净。”满意地把女儿嫁了过去。

米芾的书法你喜欢吗?米芾骗人的样子丑吗?请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


名庐书社许高鉴


虽然米芾只是列宋代四大家之首,但是实际上他的书法成就在很多方面都秒杀其他的书法家,甚至在某一些方面超过了书圣王羲之。

1.作品很多

米芾流传下来的书法字体也非常多,如蜀素帖、苕溪诗帖、手札等等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特别清晰,有利于大众学习!

2.笔力卓绝

米芾的书法笔力是非常厉害的,甚至超过了王羲之。因为他不仅完全精通了二王笔法、还使用了双包执笔法!

3.笔法结构有突破

研究过米芾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米芾有很多非常异于常规的笔画形状,虽然这些笔画非常的怪异,但是看起来非常的流畅有力。

这个的意义实际上是突破了几千年来二王一路中归中矩的起笔、转折、收笔的风格。

米芾的结构非常的低落起伏,诡异又不失奇美,有神出鬼没之妙!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大量的书法爱好者因为未能掌握二王笔法,所以学习米芾苦不堪言,效率很低!

有部分人学了很久的结构笔画,虽然写得像模像样,但是稍微写快一点,就会差很多!


佳顺书法网院才主哥哥


首先,能排名次的,得先把自己排第一名,否则这个名次,无论怎样排,都是不成立的。



东东124622心灵捕手


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有问题,艺术水平的高低不是能以排位来定的。

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他的书法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其“八面出锋"的书法艺术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其"刷字"痛快淋漓,增加了书写的丰富性。要说在宋四家他能排第几,这个问题应该各有说辞,无法定论。因为苏轼、黄庭坚、蔡襄的书法也是各有特点,在传说的故事里有这样的说法:苏轼书法如“石头压着蛤蟆",黄庭坚的书法如"死蛇挂在树上"。那大家说蛤蟆与蛇谁排第一呢?亦或说"石头压着蛤蟆"与"死蛇挂在树上"的书风谁排第一呢?很显然没法去排。这就如现在的书法大赛,得了奖,特别是得了大奖就好像自己的书法天下第一。请想一下,古人搞过书法大赛吗?他们的书法是为了实用,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竞技。假如他们知道了后人给他们的书法排位,他们肯定会摆摆手说:算了吧,我只是在写写字,别搞那么多歪门邪道的东西影响我写字的心情!

一管之见,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山西河东洗心斋书法


中国书法,说起来很有意思,比如颜真卿,他的祭侄稿被评为行书第二,但有人说了,争座位颜书第一,苏轼的寒食贴为第三行书,也有人说了,米芾毕竟在苏之上,后来也有人说了,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总之,你会看到一个矛盾而又发展的书法脉络,但你要想练书法,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米芾肯定是书家,排名实无必要,但米字不适合初练,而且容易走火入魔,米字在书法史上就是个异类


松花江水玻璃心


米芾的书法远在苏东坡之上,中国书法史上前🔟的大家,没任何问题。而苏东坡,名家而已,远不是一吨位。试问:苏东坡如果沒🈶️了文坛地位、文学成就,另加一硬件: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终生尊他为师,那么,老苏那么些字,会🈶️怎么个评价?冷静想想,别急着喷人!


陈祖芬


谢邀,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这样的排位赛,其实没设么意义。在整个书法史上,每一位大家都具有各自的不可替代的特点,身上也都具有当时的时代风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法家。脱离了时代背景、笔墨纸砚、桌几板凳、常用书体、民间趋向、风格影响等等要素,要去评断书法家们的高下,真的有些像关公战秦琼。

好吧,关公不能战秦琼,但以有限的资料对书法家们的书写水准做点评估,列出一个大体的高下还是可以的,就当是一次书法知识游戏好了。

大成的书法四维:笔法、结字、章法、气韵。

1、笔法

米芾的笔法是前无古人,甚至说后无来者也不会大错。他的笔墨控制力之强悍可能只有赵孟頫的快写功夫能够差堪比拟。他充分消化了二王尤其是王献之的笔法,融合古今、取法魏晋,将点画变化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中国人素来讲中庸、过与不及,但对米芾的变幻莫测的笔法确是赞赏有加,可见,他不仅变化,而且美。

2、结字

米芾的结字法也是集魏晋大唐之大成。取王献之的雅致、褚遂良的侧媚、颜真卿的空间内包特征,却也兼容了欧阳询柳公权不同的结字法,灵活运用到作品里。假设让米芾连续写100个相同的字,大成估计会呈现出100种特征和姿态无一雷同。这种强大的“集古字”的深厚功夫让他的变化具有强大的后盾。

3、章法

中国书法的章法成为一种书法创作的标准意识,其实是在王铎之后。但米芾留下来的数百通书札和作品,几乎各各不同,在气息、节奏、墨法和篇章构成上千变万化,与文字内容形成了极好的默契。


内容与书法形式的统一做的最丰富、在丰富中最协同的书法家,米芾可能是超越二王的存在。

4、气韵

苏黄米蔡,各有拿手绝活,也开启了宋以后多次书法理论与实践的自我更新。可以说宋四家决定了今天书法的特征和版图。但前面所说三点,别说黄蔡,就是苏轼也是不能企及米芾的强度跟烈度的。老米比老苏,只不过输在文韵和文坛的地位。

由此,大成提出几位在书写技能、作品素质和后世影响三方面的综合分上与米芾同处顶层的书法家。

王羲之,没疑问吧?谅你也不敢,哈哈!

王献之,无需疑问,小王是不输给大王的存在!

颜真卿,鲁公将篆籀笔法复归,以此引领中国书法带来了一次重大的自我更新,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顶级的。

王铎,他是明清开始的书法新形态的引领人,也是将“尚意”的书法创作理论用干用净,以最磅礴的气势和视觉冲击力开创书法欣赏新体验的第一人,直到今天的书法还在继续王铎的路。

原本苏轼可以列入其中,但老苏的书法的后世影响力的确比了米芾差距不小,何况,这样的人中龙凤,也不在乎一个书法的位置,那就旁边喝咖啡去吧。

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敬请点赞关注,深夜码字,顿感温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