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更有趣味性?

靈翎轩_木杉


教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更有趣味性?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在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因为,有时候“趣味”和“学习”之间的这个分寸不容易把握。

单纯的“趣味性”容易做到,又有“趣味性”又能学到东西,则要难得多。不过,有一些简单易行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

1.应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

小组合作现在是许多学校推荐实行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组合作的形式更成为课堂上的主流。小组合作的形式之所以能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正在于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普遍有所提高。

2.表演课本剧。

语文课本中除了说明文、散文、议论文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小说、记叙文、戏剧等,这些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表演本身也是学习,而在改编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可能要远远多于老师教给的知识。


3.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结合课文内容,老师设置一些学生离学生生活较近,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方说,学了课文《羚羊木雕》后,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你觉得,在交友中,友谊重要还是礼物的价格重要?”“我把珍贵的木雕送给了自己的朋友,这样做对不对?”等等,这样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学生参与的热情一定很大。

4.经常变换学习形式。

经常变换学习形式,也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热情,做老师,最忌讳掌握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天天站到讲台上就一“讲”到底,这样的老师是最失败的。有心的老师,一定会根据所讲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朗诵、合作、辩论、研究、摘抄、背诵、练习等等,语文的学习方式方法最丰富,我们一定要善于搭配组合,才能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5.其他辅助手段。

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东西直接变成画面,优美的画面配之以声、光、电的效果,同样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6.苦练内功,做一个风趣幽默的语文老师。

谁都知道,遇到一个风趣幽默的语文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极高,可这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竟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老师必须要风趣幽默。不过,作为语文老师,即使做不到风趣幽默,也要尽量做到“知识广博”,只有这样的语文老师上课,课堂上一定充满欢声笑语,对于这样的课堂,孩子们还能缺乏学习的兴趣吗?

上面讲了几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但也并不是任何一个老师拿来,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起码,对老师本身的素质也有一定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师要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意识。

同样是做老师,不排除一小部分老师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在讲课,对于这样的老师来说,恐怕从未思考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一个老师从未有过这种意识,他又怎么会主动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呢?


2.老师本身应具有一定创新意识。

有些老师本身具有一定创新意识,遇到新的学习方法总喜欢去尝试,对教学上的各种方式方法了如指掌,这样的老师,课堂上挥洒自如,教学形式丰富,他的课又怎能不精彩纷呈,学生们又怎能不喜欢上呢?

3.老师要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老师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原来那种上几年学,教一辈子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所有老师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决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语文老师,更需要不断充电,提升自身的素质。

4.努力专研,勇于实践。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老师,想要上出精彩的课,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还要积极专研各项业务,只有不断钻研、不断勇于实践,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从而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这不仅应是所有语文老师的梦想,更应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努力的方向,所有的语文老师,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加油!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首先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幽默的语言。对教材的内容有把握。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入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