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这个冬天,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病毒的源头也一直备受关注。病毒源头还在调查,专家表态一向严谨而保守,但这次专家很快把矛头指向了野味。

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发表研究论文,认为蝙蝠才是最有可能的携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野生动物。早在2017年,也是石正丽团队的研究揭示非典SARS病毒的真正来源是云南的中华菊头蝠

一时间,人们的视线纷纷聚焦到蝙蝠这个鲜少谈论的动物身上,而蝙蝠也成了“罪魁祸首”。

其实,如果你听了蝙蝠的自白,就会理解它的无辜,从而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原来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一只蝙蝠的自述: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当年非典发生的时候,也形成过一波对滥杀滥吃野味的反思潮。当时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行动不可谓不坚决。

可那阵风过后,野味被禁住了吗?一些饕餮之徒的嘴被管住了吗?从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和蔓延来看,并没有。

教训并没有被吸取,悲剧再次重演。

如果拒绝野味成为每一个人的认知常识和记忆符号,深深刻在人们心中,那将不仅是经历过不幸之后人们的万幸,也是各种野生动物之大幸。


本文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少女兔、BioWorl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