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個更難?清北學霸這樣回答

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科更難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語文135更難一些。因為,語文的閱讀理解與作文佔130分,而這兩項又屬於發散型、創造型題目,相對於數學、英語的固定答案來說,當然就比較難了。

語文能考135分的人,基本上都屬於學霸級別的人物,基本不存在偏科現象。本身的天賦,加上適當的學習方法,數學、英語滿分也是完全有可能。

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個更難?清北學霸這樣回答

語文如何考到135分呢?跟著學長一起看下學霸是如何學語文的吧!

01.語文靠實力,而不是靠運氣

現在的學生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感覺:語文手感特別好的時候,結果考的特別差;語文手感特別差的時候,結果卻考得特別好。於是得出結論:語文考試全靠運氣。

其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手感好不過是你剛好撞上自己會的,而最後考的差則是因為有的時候會的題沒答到點上。而所謂的手感差,則是遇到會的題,但是又不敢肯定自己對不對,心裡比較坎坷,於是覺得手感差,結果卻考得很好,想當然的以為是運氣好。

然而,真正的語文高手是靠實力的,而不是靠運氣的。真正的語文高手,最差也能考到119分,正常發揮的話是能上130分。

02.基礎知識要背會

基礎知識沒有什麼捷徑,就是要背會,誰記得熟誰就更厲害。

準備一個語文基礎知識整理本,可以從高一開始記錄。如果高一、高二沒有記錄也沒有關係。從現在做起,準備一個小本子,兩種顏色的筆,一種記錄常考常見的,另一種是記下自己的整理。

基礎知識學起來沒有捷徑,字音、字形、成語、古詩文全靠記憶,只能一點一點的慢慢積累。

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個更難?清北學霸這樣回答

03.文言文、詩詞鑑賞和閱讀理解

1.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選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傳記,而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將,文章多是圍繞該人物敘述其生平突出的事蹟,凸現該人物的才能,而選材的相對穩定,必然帶來遣詞用字的相對穩定。

如果我們能理解並牢記這些比較穩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會提高準確率。但是,想要牢記這些常見字,就需要靠平時多積累,你可以在做文言文題或者閱讀文言文的時候,勾出常見字,將不知道的積累摘抄下來,沒事多看看,看得多了就能記下來了。

2.詩詞鑑賞

很多人會發現,詩詞鑑賞越複習做的越差,不過不用擔心,因為大家都是這樣,我們要爭取的不過是能得到的分——術語、格式。

其實詩詞鑑賞是有套路的,而我們要跟著老師學習的就是詩詞鑑賞的答題格式!一定要務必保證答案的格式向給分標準答案靠攏,術語準確,便有基礎分了。比如,很多詩人的詩都透露著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個更難?清北學霸這樣回答

3.閱讀理解

通常一篇閱讀理解,關鍵詞句大多分佈在:標題、開頭、轉折(過渡)、結尾這幾個部分,在這幾部分中找出關鍵詞句,基本上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在答題的過程中,就不至於“答非所問”。

雖然說閱讀理解比較難,而且出題空間比較大,但是閱讀理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可以根據經常出現的題目,總結一些答題規律。比如:開頭這句話有什麼作用?答: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或開篇點題,點明中心,或引發讀者興趣,帶讀者進入故事情景。

03.如何寫出高分作文?

1.審題立意

首先是審題立意。以前我審題立意老是出錯誤,主要是因為我總想寫出所謂的深度。可是,這樣的劍走偏鋒,往往走向的是偏題。後來我就按最大眾化的角度去寫,也就是我第一印象想出來的角度。沒錯,這是最保險的寫法,高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追求的是安全保險地拿到一個還不錯的分數。

2.結構合理

高考寫議論文,而議論文的意義在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議論文的結構還是建議使用總分總的結構,總分總結構有著天然的考試適用性,不僅結構清晰明瞭,同時還具有對稱的美感。

高考語文135數學145英語145,到底哪個更難?清北學霸這樣回答

3.文采與深度

沒有文筆,單有格式,也只是一篇普通的作文。所謂文筆,便是畫面感,意思很簡單,別人能夠通過你講的例子,感受到一個畫面,如同身臨其境,這樣就贏了。怎麼樣有畫面呢?細節與修辭,決定一切。而怎麼讓你的作文顯得有深度呢?豐富的材料讓人覺得你博學,而名言警句,只要寫出處和準確的警句,會讓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其實語文更多的功夫是花在語文之外。對於理科來說,或許刷題會相對有效,但是放在語文上卻不太適用,語文更強調積累,強調思維。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量,平時多積累,保證對語言文字的感覺,適應各種語言風格,還要學會深讀細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