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道真——第一期:故鄉情思、看見道真

故鄉情思

看見道真

哲學家說,人性深處都喜新厭舊。當我造訪完大西南的旖旎風光和名勝古蹟後,便常常問自己:下一站,路在何方?而我們未曾留意,在重慶之南,貴州之北,在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還有一個叫道真的地方,默默地牽引著中華文明的一縷脈動……

看見道真,我看見了一個人。他叫尹珍,字道真,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早在1900多年前,尹珍從這裡遠赴中原拜師許慎,求學問道,然後反哺家鄉。如今,我們已經很難想象他徒步千里的情景,只需要懂得:一個人,腳步能走多遠,理想就能走多遠。他的天空如果佈滿了家鄉和人民,那他的憂愁也是遼闊而美麗的。

听见道真——第一期:故乡情思、看见道真

看見道真,我看見了一個民族。座落於縣城的中華仡佬博物館,濃縮了仡佬族幾千年的生活與文化,掀開這幅傳統的民俗畫卷,讓人彷彿走入了歷史的縱深。一張張圖物看過去,彷彿可以看穿這個17萬土著民族的前世今生……而位於大磏的中國儺城,起筆溪流瀠洄,落墨小橋勾連,就這樣把仡佬的美,印上桃紅,裝訂在道真大沙河。行走其間,時空風雲更替,讓人彷彿置身於古韻江南。不知道,這座世界最大的儺城,究竟築著多少春花秋月的片段,又將重啟多少細水長流的故事?

看見道真,我看見了一簾幽夢。踏進這片幽靜之地,那些高樓、那些車流,就彷彿已經遠去了。世俗的塵埃,也被過濾得乾乾淨淨。穿梭其間,玉龍谷春花爛漫,民族廣場人聲鼎沸,仡山茶海薄霧繚繞,黔韻紫海、百草谷極盡浪漫,一切都那樣平平淡淡,卻又韻味十足。再往前走,芙蓉江蜿蜒盤旋,兩岸雲騰霧繞,群山環繞,貴華山、插旗山聳立其間,真是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群山倒影山浮水,奇山奇水奇如神。在鄉間渡口,也有女子擺渡,一葉輕舟,兩支木漿,女子一俯一仰搖槳,好看的身段在晚霞中舞蹈。讓人不禁遐想,難道眼前的自然飄逸和靈巧勤勞之美,就是那令人怦然心動的傳說?

听见道真——第一期:故乡情思、看见道真

漁舟唱晚,清風徐徐,淡藍色的月光中,我想,大道歸真,返璞歸真,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了吧。看見道真的日子,我沉寢於她的安寧,驚歎於她的古樸,我期盼黔蜀門屏全然打開,卻又害怕現代文明翻騰的巨浪,驚破了這片世外桃源的夢……

張序,貴州省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縣人武部原政委,上校軍銜。雲南省攝影家協會、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14歲開始寫作,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西南軍事文學》、《星星詩刊》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餘萬字,30餘次獲全國、全軍徵文獎。

听见道真——第一期:故乡情思、看见道真

策劃:韓文玉 程克 夏松

製作:鄭新月

配音:郭曉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