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Hello,大家好,俗话说宦官当政,国破家亡,一个太监的身份地位能高到什么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样一位人物,刘瑾,一个一度享有专权的太监。

刘瑾,陕西兴平人,原姓谈,他属于成人后自阉入宫。这种人深知世事,坏起来就比一般自幼阉割的宦官坏得多。他在明景帝时代入宫后,认一刘姓太监为义父,故而改姓刘。明武宗当太子时,刘瑾在东宫伏侍,把少爷哄得团团转,明武宗当皇帝后,很快就对刘瑾加以提拔。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明武宗从太子东宫带入皇宫中的近侍宦官,除刘瑾外,还有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等七人,合称“八虎”。这八位太监都是人精,尤以刘瑾最为狡黠,此人颇通古今,心中常慕王振的为人,人生理想就是学习前辈王公公好榜样。多么荒谬,导致明英宗土木堡之败的王公公,竟然是后来的刘公公称羡效仿的目标。

刘瑾为了邀宠,天天进献鹰犬、歌舞、角抵等戏法、玩艺给小皇帝,又常常引诱明武宗“微服”出宫游玩,可以说是把皇帝教坏的罪魁祸首。

明武宗朱厚照,当时只是个十五、六岁一个少年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喜欢身边这些日夕与自己欢歌玩耍的公公,讨厌那几个终日向自己灌输仁义道德的大学士。明孝宗遗诏中,有要求罢免宦官出监各城门外任的内容,刘瑾均沮之不行。他还劝明武宗下诏,要那些在外监军的宦官每人上交“万金”的“承包费”,导引皇帝大兴敛财之念。同时,刘瑾又在京城周边广置“皇庄”,达三百多所,夺人土地,侵民害物。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朝廷官员得知这“八虎”引诱皇上游乐,不顾朝政,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多次进谏,皇上都不听。尚书张升等各级官员都纷纷上书论谏,皇上也不听。五官监候杨源借星象有变上书谏言,皇上颇为心动。刘健、谢迁等又连连上书,请求诛杀刘瑾,户部尚书韩文也率领一帮大臣支持。皇上不得已,便派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到内阁,建议将刘瑾遣到南京居住。尚书许进说:“做得过激会发生变故。”刘健等人正在约韩文等九卿大臣到朝廷伏阙面争,而吏部尚书焦芳赶紧报告了刘瑾。刘瑾非常害怕,连夜率马永成等人围着皇上哭泣,拜倒在地,皇上受到感动。刘瑾随即说:“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结内阁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所以先要把他们所忌恨的人除掉,况且飞鹰猎犬何损于国事?如果司礼监任用得人,这帮文官怎敢这样!”皇上大怒,马上命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并连夜收捕王岳和范亨、徐智,发往南京充军。第二天早上大臣们来朝见,将要伏阙请愿,知道事情已变,于是刘健、谢迁、李东阳都请求辞职。皇上唯独留下李东阳,而令焦芳入内阁。刘瑾又派人追杀王岳、范亨于途中,将徐智手臂打断。这时是正德元年(1506)十月。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刘瑾得志后,便借故将韩文革职,陆珩、林瀚被勒令辞职,赵承庆被削去一半俸禄。南京副都御史陈春,御史陈琳、王良臣,主事王守仁,又因救戴铣等人而被贬职或杖打。刘瑾权势日益嚣张,他吹毛求疵地挑官员们的细微过失,四处派出校尉,远近侦探,专作威福,把亲信宦官派往各边塞镇守。在叙大同功时,他提升官校达一千五百六十余人,还传圣旨给数百人授予锦衣官。《通鉴纂要》编成,刘瑾诬陷翰林编修官们抄写不清,使他们都受到了谴责。而后他命文华殿书办官张骏等人重抄,给予越级升官,张骏由光禄寺卿升为礼部尚书,其他有几个被授予高级京官,甚至连装潢工匠杂役之人也得以授官。他创用枷法,给事中吉时,御史王时中,郎中刘绎、张玮,尚宝卿顾璇,副使姚祥,参议吴廷举等人,都被抓住小错,枷到快死了才解下枷锁,遣去戍边,其他被枷死的无数。锦衣卫狱中关满了囚徒。他讨厌锦衣卫佥事牟斌善待囚犯,将他杖打并不准他再出来做官,府丞周玺、五官监候杨源被杖打至死。杨源就是当初借星象有变上书谏言,请加罪给刘瑾的那位。刘瑾每次奏事,总是趁皇上正在玩游戏的时候。皇上心烦他,赶紧挥手让他走开,说“:我用你干什么?别来搅我!”从此刘瑾便独断专行,不再汇报皇上。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二年(1507)三月,刘瑾召集群臣,让他们都跪到金水桥南,然后宣布奸党名单。大臣则有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则有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各部属官则有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等,都是海内号称为忠诚正直的人。他又令六科官员寅时入朝工作,酉时退朝下班,使他们得不到休息,借以惩罚他们,他下令不要动辄便给文臣诰封,对文官要严加约束。宁王朱宸濠图谋不轨,贿赂刘瑾请求重给护卫。刘瑾给了他,使朱宸濠得以实施造反阴谋。刘瑾不学习,每逢批答章奏文书,都拿回自己家中,与妹夫礼部司务孙聪、华亭奸猾之徒张文冕一起商议决定,辞句都很粗俗冗长,之后焦芳为他润色,而李东阳唯有点头而已。

刘瑾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那时候,刘瑾权倾天下,任意作威作福。有个犯人溺水死了,他便将御史匡翼判罪。他曾向学士吴俨索取贿赂,得不到,又听信都御史刘宇的谗言,恨御史杨南金,便借考核外官之机上书将两人中伤,撤了他们的职。授播州土司杨斌为四川按察使,令家奴的夫婿提督山东学政。自公侯勋臣外戚以下,都不敢与他分庭抗礼,每次私下谒见刘瑾,都相继跪拜。臣民所上的章奏,先具红皮揭帖投给刘瑾,称红本,然后交通政司,称白本。章奏都称他为刘太监而不书其名。都察院上奏狱案时,误写了刘瑾的名字,刘瑾怒骂他们,都御史率领下属下跪道歉,这才罢了。他派使者察核边防仓储,都御史周南、张鼐、马中锡、汤全、刘宪,布政使以下官员孙禄、冒政等人,被新罪旧罪一起算,逮入狱中,罚补边粮,刘宪竟死于狱中。他又检察盐税,杖打巡盐御史王润,逮捕前盐运使宁举、杨奇等人。检察内甲字库时,将尚书王佐以下一百七十三人贬职。他又创罚米法,凡是曾忤逆过他的人,都被罚发米输边。原尚书雍泰、马文升、刘大夏、韩文、许进等数十人都被破家,死了的人还要拘押其妻儿。

这年夏天,科道有匿名信诋毁刘瑾的所作所为,刘瑾假传圣旨召集百官,让他们跪到奉天门下,刘瑾站在门口左边责问群臣,到傍晚时将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投进监狱。第二天,大学士李东阳出面相救,而刘瑾也稍稍听说这信是宦官写的,这才释放了诸臣。当时东厂、西厂侦缉人员四出,道路上人心惶惶。刘瑾又设立内行厂,它尤为残酷,借法律细微之处伤人,被害者没有能保全的。他又把在京客居和佣工的人全部驱逐出去,令寡妇全部再嫁,停殡还不下葬的将其焚烧掉,以致京城纷扰,几乎酿出祸乱。都给事中许天锡想弹劾刘瑾,却不胜恐惧,怀装奏疏,上吊自杀了。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这时候,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都是刘瑾的心腹。他更改旧制,命令天下巡抚入京接受敕令,给他献贿。延绥巡抚刘宇不到,被逮入狱。宣府巡抚陆完晚到,几乎得罪,献贿后,才令他试职理事。都指挥以下请求升迁的,刘瑾片纸书上“某授某官”,交给兵部,兵部即奉命执行,不敢再奏告皇上。边防将领犯了法,只要献给贿赂,即可不问,有的反倒获得升迁。他又派遣党羽丈量边塞屯地,责罚和索求都很苛刻。边防军不堪忍受,焚烧了公署,镇守大臣劝解,才平息下来。这年,皇上大赦天下,但刘瑾仍施行严刑峻法。刑部尚书刘瞡没做任何弹劾,刘瑾臭骂他,刘瞡害怕了,便弹劾属下王尚宾等三人,刘瑾这才高兴了。给事中郗夔核实榆林功绩,害怕不合刘瑾心意,上吊而死。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刘瑾原来急于索贿,凡官员入京朝见、出使,对他都有丰厚的贡献。给事中周钥办事回来,因无金自杀。其党徒张彩说“:如今天下所馈送给您的,并不都是私财。他们往往先在京师借贷,回去后再拿府库金钱来偿还。您何必敛怨恨而遗下祸患呢?”刘瑾赞同他的意见。正好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照老规矩来献贿,刘瑾全部揭发了他们,使他们都获了罪。他于是派给事中、御史十四人分道巡察,有关官员都争相聚敛钱财来填补府库。派出的人都迎合刘瑾的心意,专务打击,他们弹劾尚书顾佐、侣钟、韩文以下数十人。浙江盐运使杨奇已死,但还拖欠税额,其孙女竟被出卖。而给事中安奎、潘希曾,御史赵时中、阮吉、张彧、刘子厉,因没有提出重大弹劾案而被下狱。他又假传圣旨,抄原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绂的家。凡刘瑾所逮捕的,一家犯罪邻里都被连坐,有的住河岸上的,便以河对岸的居民连坐。他屡兴大狱,人民号哭喊冤,遍满道路。《孝宗实录》修成,参预纂修的翰林应当升迁,刘瑾厌恶这些翰林官一向对他不敬,便将侍讲吴一鹏等十六人调往南京六部。

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使刘瑾喜不自胜。后来刘宇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员多数是害怕刘瑾对自己打击报复,于是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考察地方官时,竟有贿赂二万两银子的。如果升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

御史葛浩原来因为冒犯刘瑾,被杖责后贬为平民,刘瑾收下葛浩仇人的贿赂,找借口又将葛浩押进京城,处杖三十。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正德五年(1510)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杨一清平定叛乱后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讨除刘大计。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状大怒,终于相信刘瑾谋反的事实,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并废除刘瑾变法时的一切举措。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的历史延伸与再现罢了。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最大的太监帝国”: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刘瑾

一个太监,权势滔天,也难怪会被后人耻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