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特色小镇建设“特”在哪里丨环球视野

欧洲特色小镇建设“特”在哪里丨环球视野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特色小镇是以村镇为建制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小镇。它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缓解了城市资源、人口、交通等压力,是解决当下我国城镇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发展特色小镇既要依靠自身力量,又要重视外国经验。特别是欧洲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模式成熟,能够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欧洲特色小镇建设“特”在哪里丨环球视野

一、欧洲特色小镇之“特”

在欧洲,特色小镇的相关理念与实践由来已久。1898年,英国就有人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应当大力发展一种兼有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建议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尔后,英国又实施了“大伦敦规划”与“新城运动”。这一系列规划与实践有效疏解了伦敦人口、资源过度集中的压力,促进了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城镇化的早期典范。如今,欧洲国家的特色小镇经过多次尝试,历经百年沉淀,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着异国风情与独特魅力。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法国的格拉斯、霞慕尼小镇,新西兰皇后镇,瑞士达沃斯小镇等。总结起来,这些小镇之所以世界知名无外乎因为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独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孕育的基本前提。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必然孕育出独特的产业与历史文化。举例来说,新西兰的皇后镇是世界著名的“户外运动天堂”和度假胜地。她之所以享有如此盛名是因为其独有的自然条件。这个位于新西兰东南部的小镇,整体被南阿尔卑斯山环绕,南邻瓦卡蒂普湖,地势险峻、景观多变。电影《指环王》中大部分场景都取自于此。依山傍水、高海拔等区位优势为滑雪、蹦极、跳伞、登山等高端户外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基于此,皇后镇才能成为“户外运动天堂”。又如,世界著名的“香水之都”格拉斯是位于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她处于阿尔卑斯山与地中海之间,充足的阳光、丰富的水源以及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宜花卉的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加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当地香水制造业日益繁盛,最终奠定了其“香水之都”的世界地位。

第二,独特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现自身的基本形式。欧洲很多特色小镇就是因其独有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世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英国的斯特拉福德小镇。风景如画的斯特拉福德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这一独有的历史渊源赋予了她浓郁的文化与历史的底蕴。莎士比亚故居让人们穿越历史,感受这位伟大剧作家的生活点滴;莎士比亚剧院上演着一部部视听盛宴;参观圣三一教堂,感受莎翁接受洗礼与长眠时的情景。世界级的文化历史背景使这座小镇成为度假旅游的不二选择。

第三,独特的支柱型产业。独特的支柱型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特色小镇的造就,只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是不够的,必须将这些特殊条件产业化才行,上文提到的几个小镇都是围绕自身特色打造成特色产业才奠定了自身国际地位。甚至有的特色小镇并没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主要靠特色产业就得以享誉全球。欧洲有一个独特现象,那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其总部不在大城市发展,反而在小城镇安家。因此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工业小镇”。比如德国的英戈尔斯塔特镇。她因奥迪汽车总部和工厂设立于此而享有“奥迪之城”的美誉。1985年,奥迪公司将总部迁址于此,并围绕总部建立了生产基地、汽车博物馆及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住宅、学校、医院、购物等)。成熟的工业与完善的配套服务带来了当地活跃的经济与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大量人才,小镇面貌一片欣欣向荣。“工业小镇”是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区域中心,不仅有传统产业园区的生产功能,而且保证了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协调。因此既有利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除了上述特殊条件以外,成就一座特色小镇也需要一般条件的支撑,这主要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体系。以瑞士达沃斯小镇为例。作为世界知名的疗养、度假、会议盛地,达沃斯小镇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些自然条件建立起来的配套服务体系。早在20世纪初,达沃斯就建立了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心,从而奠定现在了疗养度假的基础。随着职能的拓展,当地很多医院逐渐改建成酒店。围绕天然冰场建立起来的体育馆、滑雪道、缆车等设施帮助其成为国际冬季运动中心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又使其成为众多国际会议的举办地,著名的达沃斯论坛就是其中之一。据悉,每年到达沃斯旅游的人口高达230万人次,国际会议给达沃斯带来的GDP占总数的38%,足见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的重要性。

欧洲特色小镇建设“特”在哪里丨环球视野

二、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国外特色小镇目的是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服务。国外特色小镇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自觉将特色产业放在特色小镇建设的中心地位。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是特色小镇生命力的最重要保证。欧洲国家的特色小镇无一不是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发形成,另外一种是自觉构建。二者不是严格区分的,而是历史的承接关系。起初,某一区域基于自身自然或文化特色自发形成某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发展,进而引起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更多关注,自觉投入到特色产业及配套设施的发展与构建中来。从前文介绍的诸多实例来看,从自发到自觉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处于从自发形成到自觉构建的历史时期。目前,国内很多特色小镇尚不成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特色产业的自发性有余而自觉性不足。所以,要充分挖掘小镇自身特色,自觉构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人才资源等基本条件,努力发掘、培养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经济支柱。

第二,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职责。政府、企业与群众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三大主体,它们既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动力因素。自觉建设特色小镇,必须明确这三大主体的职责范围,突出各自职能特点,在相互协调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由于政府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更多担当顶层设计角色,如果对自身职能定位不清,有可能将自身职能扩大化成为主导一切的力量。政府主导一切一方面会使企业与群众陷入被动服从的境地,消解了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会使特色小镇建设陷入模式化、形式化的危险,产生“千镇一面”、盲目跟风、形象工程等不良现象。欧洲国家特色小镇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能够充分释放各个主体的活力。比如,为了保证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瑞士的小城镇可以自行设定各自税率,这吸引了很多企业与个人进驻。又如,德国的地方政府非常注重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他们专门设立了公共服务设施等级配给制度,保证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得到相应支持。同时,德国还建立了城镇规划师制度,为每个小城镇聘请专业的城镇设计师。这些设计师们成为政府、企业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他们一方面参与城市的整体规划、调解相关法律纠纷,另一方面了解群众切实需求并为群众发声。可见,各个主体只有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合理定位,才能各显其能、相得益彰,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2019年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制定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指出,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这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职能。“政府引导”要求政府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不能大包大揽,而是担当起创造良好条件的职能,这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要求企业主体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主导角色,按照市场需求选择产业、筹集资金、建设运营。同时,市场需求反映的是群众需求,“市场化运作”即是以群众的普遍需求为原则运作,从而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尊重规律,把握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一是要尊重历史规律。发展特色小镇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业。国外很多特色小镇的成型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达沃斯用了150年时间才从一个贫穷、偏远山村演变为今天世界著名的疗养、度假与会议中心。法国格拉斯小镇的香水制造业从18世纪末就已经繁盛起来了。虽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地加速这一进程,但也不能一蹴而就。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只求政绩、硬派指标、讲求大干快上的现象。二是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要求尊重地方实际情况,不能统一标准。举例来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起步早,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完善,特色小镇发展收效快、效果好;反观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实力有限,特色产业尚不成熟,特色小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特色不明显的地区要充分基于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与时间的保障,同时激发其自身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来挖掘、发扬自身特色。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A类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