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穿越事件,聽一聽這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

湖北隨縣縣城西北約3公里,有兩處大土包,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東團坡和西團坡。1977年9月,武漢空軍後勤部下屬的一個雷達修理廠為了擴建廠房營地,平整東團坡一帶山包。炸炮炸松紅砂岩後,正用推土機推土的施工人員發現東團坡頂端有不規則形狀的黃褐色和黑褐色軟土,再往下還推出來了青灰色的膏泥和石板,於是上報了文化部門。


省地縣聯合勘察古墓小組認定,這是一處木槨保存完好的面積達220平方米的大型古墓葬,墓坑呈不規則多邊形,比1972年長沙挖掘出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大了整整5倍。這就是後來出土了震驚海內外的曾侯乙編鐘的曾侯乙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正規挖掘的最大的戰國木槨墓,距今約2400年。


發現:震驚世界的禮樂場景


1978年3月,以湖北省博物館譚維四為隊長的考古隊開始實地勘察。當年20歲出頭、現任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研究館員的馮光生也到了工地上,這是學音樂的他第一次接觸考古。


回憶曾侯乙墓打開的那一幕,馮光生依然難掩激動:“墓葬打開,我看到的是一個200多平方米的‘游泳池’,墓中全是水。但是,伴隨著潛水泵的馬達聲,水位緩緩下降,我和在場所有人一樣,完全驚呆了。”


讓馮光生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從水中緩緩露出的一根木柱、三層橫樑,以及懸於梁下的一件件青銅古鐘。水落鍾出,他被深深震撼:如此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數量眾多的一套青銅編鐘,經歷兩千多年竟然屹立不倒,只有兩件甬鍾掉到了泥中。


曾侯乙編鐘規模很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經過清理檢測,它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鎛鍾共65件組成。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全套編鐘總重量在2.5噸以上。


真實的穿越事件,聽一聽這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

至今,曾侯乙編鐘仍是中國出土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氣勢最為宏偉的一套編鐘。其巍峨、完美的“曲懸”架式,與配套的曾侯乙編磬,完整、明確地呈現了周代諸侯的“軒懸”制度,並與其他青銅禮器一起交織出一幅近於現實的禮樂場景。


經初步分析發現,曾侯乙編鐘有自己的基調,完整的音列,音色優美,音質純正,音域寬廣,音列充實,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保留原有音響的定音古樂器。同時也是目前保存最早的具有12個半音的樂器。測音結果表明,這套編鐘既可演奏韻味悠長的國樂,還可演奏雄厚激越的西洋進行曲。


歷史上,曾國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在楚國的霸權之下,竟然有如此規模和水平的文明發展,可稱奇蹟。曾侯乙墓與編鐘的發掘在中國考古史上留下了許多懸念和佳話。


這些罕見的音樂文物中,不僅包括曾侯乙編鐘原件,還有在曾侯乙墓同時出土的編磬、琴、瑟、排簫、竹箎等共九種125件樂器。


隨之而來,關於史料中鮮有記載的、曾侯乙的故鄉“曾國”也再次進入考古學家和史學家的視野,“曾國之謎”得以層層剝開……


真實的穿越事件,聽一聽這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

真實的穿越事件,聽一聽這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

研究:“一鍾雙音”的樂律書


早在曾侯乙編鐘之前,包括黃翔鵬在內的音樂文物專家已經先後到過山西、陝西、河南、甘肅等地,對出土編鐘進行研究,並提出了“一鍾雙音”的發現。但是,這一新成果卻每每被斥為“無稽之談”,沒有人相信在一件鐘上會發出兩個不同的音。直到曾侯乙編鐘的出土,中國先秦樂鐘的“一鍾雙音”才被世人普遍認可。



在曾侯乙編鐘的鐘體、鍾架和掛鐘構件上,共有3700多字銘文。這些銘文不僅標註了各鍾所發音律及律調階名,還清楚地表明瞭這些階名與楚、周、齊、申等各國律調的對應關係。


真實的穿越事件,聽一聽這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

音樂學家們發現,曾侯乙鍾銘簡直是一部成套的樂律體系,其中出現了十二律及其異名達28個之多,其中大多數早已失傳。馮光生至今仍然驚歎:“這是一部金光閃爍的樂律經,足以改寫中國古代音樂史和世界古代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是軸心時代音樂文化的高峰。”湖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張翔說,曾侯乙編鐘不可辯駁地表明,在公元前五世紀,中國已經有了十二音系統,具備旋宮轉調的能力,有良好的音樂表現性能。“一鍾雙音”及“十二律”的發現,是中國人在公元前五世紀為人類的音樂文化作出的偉大貢獻。


複製:千秋律動的延續


曾侯乙編鐘的複製已是被反覆研究的課題,古人技藝逐步得到復原。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由於每次複製都需在原件上翻模,為保護文物,到目前為止,曾侯乙編鐘僅複製了5套。


1979年,複製國寶編鐘被專家學者們提上了議事日程。湖北省博物館前館長陳中行回憶,當時,湖北省博物館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採用多種技術手段對這套編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中國早在2400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銅錫鉛三種成分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了鐘體大小、鐘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制系列,設計了合瓦式的獨特鐘形與複雜的鐘腔結構,形成了奇妙的一鍾雙音和優美的旋律。


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反覆科研試製,逐漸掌握了塑模、制模、翻模、青銅澆鑄、定音等工藝。1982年底,編鐘複製研究組成功複製出了上層鈕鍾12件、中層甬鍾14件、下層大甬鍾兩件,共28件,1983年1月9日,中國戰國早期宮廷樂器——曾侯乙墓大型編鐘複製成功。達到了“形似”“聲似”的效果。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第一套曾侯乙編鐘複製成功後,省博又先後為省博編鐘演奏廳、臺灣鴻禧美術館、陝西黃帝陵、湖北隨州博物館單位各複製了一套。在這幾次過程中,無論是鑄造技術、工藝流程還是調音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和提高,確立了一套符合實際的古樂器複製技術鑑定標準。


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演奏廳的這套編鐘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套,由專業人士演奏古典美曲,除了週一閉館,每天上午十點半和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半和三點半,都會有編鐘表演。


津雲新聞記者 陳汝寧 整理

來源:中國日報網、人民網、新華社、中國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