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蔓延前,西二旗坐拥着北京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站之一。与之相隔二十分钟车距的中关村软件园,吐纳着来往穿梭的上班族。


这里成堆聚集了腾讯、百度、网易、新浪、联想在内的“科技大厂”,构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也让后厂村路在地图上长期都是“重度拥堵”的红色粗线——除了今年年后。


突发疫情阻挡了许多人进京的步伐,也让这里拥有了片刻冷清。


柒柒 教育行业职员

返工后,最担心一群人坐在会议室


我们应该是西二旗企业里第一批复工的。去之前还有些担心,担心地铁公交上人员密集,容易传染,但害怕也没用,只能自我安慰:算了吧,不会这么倒霉就偏偏让我中招。


在西二旗上班的半年多时间里,10号线和13号线一直人满为患,很多时候只能站在门口,有时候如果运气差,甚至都挤不上去。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对很多“西二旗搬砖工”来说,早晚高峰换乘是个灾难


不过复工第一天,进了地铁,才真的被震惊到,破天荒竟然都没几个人。向来拥挤的车厢现在特别空旷,每排椅子上都只坐着一个人。大家很自觉,彼此之间离得很远。


当时我就心里嘀咕,也太凄凉了吧,难道全世界只有我开工了?转念一想,大家都在家,我自己一个人上班倒也挺安全的。


直到现在,复工三周了,我总以为地铁上的人这回该多起来了,结果还是空荡荡,每张椅子上平均会有两到三个人,也是隔着坐。


之前的担心倒显得多余了——几乎每个人都是戴着口罩,还有少数戴着护目镜和头套,见有人上来就会用防备的眼神打量。

我也一样,害怕有人离得太近。特殊时期,还是谨慎些好。


有时候观察着地铁上的人,还会暗戳戳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不止10号线、13号线,北京大部分地铁基本都是空空的


刚复工的那一周,其实到岗的人并不多。过年我没有回家,公司通知返工的时候,我正好留在北京,所以被要求按时到岗。


当时同事有在群里提出建议,还发了北京市政府关于“各企业灵活安排工作”通知的截图,里面说重点项目建设施工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应安排职工在10号前正常上班。


我们是做线上教育的,自然不在这些行列,按理不用这样就早复工的。不过那张截图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石沉大海,我们还是照常复工。只是公司也担心会聚集,就安排了错峰打卡。


公司每天量体温,还发表格要求填基本信息,工作的时候有人往地面上洒消毒水,我留意了下,大概每天三次,但闻起来浓度好像不如公交上的高。


复工第三周,同事们陆续到位了,空着的位子突然就满了。虽然每天都保持通风,也没有开中央空调,但他们和我说话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有一种病毒在通过飞沫传播的感觉。


前两天,公司开了个会,本来以为特殊时期会特殊对待,在办公室一开就得了,但没想到依然去了会议室。三十几个人,挤在小小的会议室里,连着开了四个小时。大家都戴着口罩,可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上班已经几周,工作量没什么明显的增减,平时的生活倒是有了一些变化。公司食堂关了,只能点外卖,后来就自己带饭了。


最近复工的企业越来越多了,担心同时多了起来。


之前北京还没有要求回来的人隔离14天,所以有时候也不知道周围的人有没有隔离过,会不会就正处在潜伏期内,但也没有办法,还是只能做好自己,也没必要太焦虑。


阿狗 大厂女工

太阳照常升起,生活照常继续


复工两周。第一周做什么都惶惶不安,如今已经逐渐习惯了。


公司属于复工比较晚的那一拨,虽然早早开始了线上工作,但是到岗的预计日期却一延再延。直到2月最后一周,才收到了回公司办公的通知。


复工前一天晚上,家属突然变得絮絮叨叨,在桌上码了整整齐齐的口罩、酒精棉片、洗手凝露、一次性手套、保温杯,就差把饭盒也塞进我的包里,害我也紧张起来,好像不是去上班,而是要备战。


近一个月窝在小出租屋里没出过门,这一出来宛如放风,本是早高峰的时候,现在路上干净得像是过年期间的空城。


一开始,本来打算去看看“中国互联网命脉”13号线和西二旗站的情况,但公司要求复工的员工上下班不能乘坐交通工具,于是只能打车。


听说有同事为此翻出了一年没用的电动脚踏板,除了风大点,骑着像锻炼,确实比平常坐地铁绕路快多了。


驶经后厂村路,一路畅通,临到软件园园区还是堵了一会儿,后来下车才知道是大家在排队测体温登记进园区,到这里出租车和快车就进不去了。


站在传说中的“黄金十字路口”(百度、腾讯、网易、新浪四家大厂交叉的路口),园区里居然静悄悄的,各家公司的保安小哥站在门口查入园短信、测体温、给口罩,大家躲在口罩里,保持着安全距离。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某些公司会议室贴出了暂停使用的告示

复工第一天,我发现自己在小心翼翼的“谨慎点”与大大咧咧的“无所谓”之间来回纠结——先是戴起一次性手套,把工位里里外外都拿酒精擦了一遍,确保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后,终于放心一些地坐在“安全椅”上,继续带着手套敲字。


整个上午,为了确保口罩始终护在脸上,连口水都没喝,厕所也没去,就这样一直坚持作战姿态。


直到中午,撑不住了。


躲在一次性手套里的手已经感觉闷得发胀,更别提用手机有多不方便,最重要的是,不摘口罩,那还要不要吃饭了?


紧张兮兮地忙了一个上午,忽然想开了。于是丢了手套,摘下口罩,好好喝水,大口吃饭。


如释重负。(当然,结束午餐后,口罩还要乖乖戴回来。)


这一天公司都很安静,因为没什么人,恍惚中,复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第二周,其实也没间隔几天,但再次复工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周一,西二旗的车队堵了老长,依稀间像回到了年前。几家大厂都摆出了扩音器,指挥自己的员工车队有序入厂。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公司的人也多了一些,坐在工位上不再觉得冷了,连中午领饭也排起了队伍。

于是在这种“热闹”的景象中,我感觉自己也逐步回归了日常,如果忽略掉已经渐渐成了本体的口罩。


毕竟嘛,太阳还是照常升起,生活依旧要继续。


小狐 部门助理

好像恢复了正常,但实际上...


复工第二周,西二旗地铁站前排起了长龙,进软件园的路也又重新拥堵了起来。乍一看,好像有点回到了年前的那个状态。


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相同。


上周,地铁站都是空荡荡的,我上车的时候,每排座位上大概最多就坐三个人,今天排了很长的队,可车厢里的人并不多,座位也没有坐满,更多人是被卡在了测温那里。


软件园的路也是这样堵出来的。


这一周并不是全员复工,班车都没坐满,但却比年前还堵,因为要对所有进入小区的小型车进行测温。


我在互联网公司,所以上班打卡的时间比较灵活,不用担心迟到,除非是有会议要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在来的路上,听到后面的妹子打电话抱怨说要迟到扣工资了,我心想,要不是没钱、怕丢了工作,谁会选择现在这个时候坐地铁去上班呢?


正式到岗后,明显感觉出了些不同。


因为出去不方便,软件园的公司一般什么都有,食堂、便利店、咖啡厅,以前,嘴馋了最多点个外卖,但现在点外卖明显就不安全了,说是无接触配送,其实也是从骑手的手里接过餐。


不过一些同事也还是要点,因为食堂现在不开放,说是怕引起聚集。只能每个部门派代表下去,一次拿几十份盒饭。


我是助理,每次会叫上两个男同事,他们帮我拿大部分,我拿零头,但在分发的时候还是难免会有聚集。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电梯里避免聚集,贴出了站位


公司只管早饭和宵夜,午饭是不免费的,之前食堂有十几个档口,烤鸭、铁板、羊肉串,什么都有,我一般点上一荤一素,或者吃个米线,十块出头就能解决。但统一提供的盒饭要十八块钱,米饭多,菜少,味道也不怎么样,里面很多菜都是我不爱吃的。而有些男同事就吃不饱了。


有些人怕不安全,干脆自己带饭,而怕麻烦、想吃上热乎饭的就点外卖。


我平时和同事会拼单点外卖,像奶茶之类的,为了凑足起送价,满减也划算,过年回家的时候,就想吃这里的小吃,但来了之后,有些店还没营业,点不了,有的营业了也不敢点。


这时候,

我们只点那些连锁餐饮的,相对安全些。退一步讲,出了事也有保障。而那些自家开的小店,暂时还是算了。


总的来说,之前是为了解馋,现在是为了解决温饱,改善下伙食。


不过也有一些惊喜之处。以前骑手每次要送很久才到,现在配送费普遍低了不说,很多时候刚下单没多久餐就到了,而且分量更实在,比如我点的粥,这次就浓了不少,可能也是因为客流量真的比之前少了很多。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之前,园区里随处可见的外卖小哥

以前,周五下班会和同事聚餐,去公司周围的地方,吃火锅或者烧烤,而现在别提出去吃饭了,在公司里,平时吃午饭的时候都是带着担心的,有时候同事带了菜还是一起吃,毕竟是熟人,太生分了不好意思,但心里的确会有些七上八下。


公司每天发一个口罩,很多不必要的会都取消了,这是好事,但每天戴着口罩,和同事交流都很麻烦。口罩戴久了很憋得慌,只能在周围没什么人的时候,拉开一下,喘两口气。


这一个月,理发店、商场都不开门,男同事挺着急,因为头发都长。而女同事们口罩一戴,就不用化妆,化了也全都被蹭去,虽然每天上班前和回家后,都省了许多事,但还是觉得别扭,总觉得自己不美丽了。这一点可能男生们不太能理解。


还是希望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真的正常。可以去食堂吃饭,和同事聚餐,与朋友逛商场。


木北 专职作者

有人的地方,才是西二旗


年前,我接了个任务,来西二旗随机采访附近的员工,还原他们眼里的西二旗。类似的街采我做过挺多次了,但那次有点不太一样。


在三里屯、798,或者是大学校园,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耐心停下来,很配合地回答几个小问题,言语之中也带有自豪之意,好像是因为他们自发的归属感。而在西二旗,遇到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带着点疲惫,没回答两个问题就忙着要回去继续生活。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之前,下雨的西二旗公交车|来源:中国青年网

我只能自己来切身体会。和网上说得一样,大厂似乎能包揽员工的日常活动,健身、休息、用餐,所以这里的餐厅都是零星分布,查到了一家肯德基和一家星巴克,还都是分布在两家公司的底商,至于其他娱乐场所,也是极为少见。


的确,这里是十分快节奏的工作场所,不是享受生活的地方,就像大家一提到天通苑,就会想到那是睡城,仅此而已。


转了两个小时,眼看快到他们下班的时间了,我心想也采不到有价值的东西了,就准备收工。毕竟,谁忙了一天还想被路人拦住问些类似于“你幸福吗”之类的问题呢?


打击接连而至,用滴滴打车,加上了优享,以为会秒接单,一看等待人数和预计排队时间,才意识过来,我在晚高峰时离开这里是多愚蠢的选择。好在后来选了拼车,和两个在附近上班的女生一起坐车去了西二旗站。


也是在车上,得到了一些真正有用的内容。西二旗并不完全像媒体所说是个荒漠,这里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比如新的餐厅正不断开起来,附近建立了小商圈,还有自行车专用道。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挤在13号线的车厢内,我打算年后再来一趟西二旗,拜访下那些新的地方,毕竟,西二旗不止有大厂,这些小店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齿轮。没想到,一拖就拖了半个多月。


虽然疫情影响,园区的变化其实不算太多,只是多了测体温的通勤车,但来往的人显著变少了,随机一问,才知道这些公司虽然说是复工,但也只是轮流来一些人,其他的还是线上办公,还有许多人被隔离在所在的省市,都回不来北京。


我之前熟悉的疲惫神色都被隔绝在了口罩里,只能从他们眼神辨认出一些防备。回去的路上,我点了份肯德基,选了无接触配送,望着排队取餐的人,我才明白一个事实。


这里的确是互联网大厂的聚集地,但它更是无数人工作和生活中三点一线的至少一个点,是由许多人构成的。各个建筑上著名的招牌相连,的确看起来壮观,但有人的西二旗,才是真正的西二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之下,北京西二旗现在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