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二千年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最开始是不统一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度量工具和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合,他也有意识地促进天下所有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斤和两的规矩也是那个时候定下来的,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再也没改过。

关于这个“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还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记载道,当时秦国负责统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极有才华,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后,很顺利地统一了货币的规制、量器的大小,还有基础重量单位的定夺。但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让多少两等于一斤比较合适?李斯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既然两的单位已经定下来,换算起来好像随意一点也没问题,但太随意了又有失考究。

举棋不定的李斯遂去问了秦皇,秦皇不说话,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小篆:天下公平。李斯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灵机一动,数了这几个字的笔画,欣然决定用十六两作为一斤。

虽说故事是这么来的,但这种历史小趣闻明显有后世编纂的成分在内,没什么科学依据,不可考。

“半斤八两”指的就是一斤的一半是八两了,但这一斤十六两的规矩究竟是怎么定下来的,比较靠谱的考究听起来也有玄学气息。先说说当时最小的单位吧,秦朝定下的最小的单位还不是两,是“锱铢必较”的铢,铢是所有度量衡单位中最小、也最精确的单位,用于平时一些珍贵物品的称量,比如说中药药材等。

而二十四铢被定作一两,这是根据百姓之便进行考虑的,李斯考虑到百姓经常需要交易的都有哪些商品,再取他们之间的上限与下限分别考虑,最终得出两的称量标准。

这些度量衡都为二的倍数,铢、两、斤都不例外。同理,百姓们常用的斤也是从两上层层叠加计算,最终得出最合适的斤。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也被确定了下来。

普通百姓交易时常用的度量衡就这样得到确定了,而比斤更大的“钧”、“石”则更接近于今天的千克和吨。

还有一种说法,说最初的度量衡,是从当时的量具上产出新意、进而改良的。当时人们所使用的天平也叫称,这种民间的称被称为“十六金星称”。由于在早期的农耕时代,商业并不是社会经济模式的最主要成分,商品交换只是人们农耕生活的辅助,所以朝廷为了呼吁人们不要在买卖上下手脚,要公平公正,遂发明了共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并行的十六金星称,如果在商品交换时短斤少两,就会无福无寿、无禄。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还有不定期抽奖送红包哦。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一杆十六两一斤的秤,每当卖鸡蛋的时候,母亲都要称一称重量。每每遇到6两、9两、12两……的时候,她问我在新称(十两一斤的称)上是几两,因为在街上买鸡蛋的人用的都是新称。经过折合,我明白了:十六进制的称,3两大致是十进制的新称的2两。


后来,学到一个词,叫“半斤八两”,再后来又学到一个词叫“权衡”,它们都与这“称”有关。再后来学习了一点儿历史,才知道这十六进制的称产生于秦始皇时代。

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呢?

据说秦人制称的时候,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人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灵感突发,就把一斤定为十六两了。

称杆上的称星都是白色或黄色的,不能用黑色。象征着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称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称锤与称钩成平衡状态时称锤的悬点。“定盘星”是称的关键点,人们用它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称杆上那两个手提的绳纽,叫做“称毫”。它的意思是让人在称东西时要明察秋毫,不可粗心大意。

古人认为,与人交往,称东西如果缺斤短两,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这十六两的称星,告诉人们,做生意要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否则,少一两无福,段二两少禄,差三两折寿。古人迷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面对16两一斤的称,都不做昧良心的事,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对半斤八两产生过疑问呢,小时候当我知道这个成语时我问过母亲为什么这个成语的半斤和八两是一样的,母亲告诉我,因为古时候的半斤和八两是一样的,那时候的一斤是十六两,当我继续追问时,母亲也不能说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可能小时候对知识的“浅尝辄止”才造就了今日平凡的自己吧,开个玩笑,说回正题。


一斤十六两的规定大致有两种假说:


其一是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

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


其二是传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由李斯负责办理。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传说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共16画,于是这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后来李斯经过调查实践确定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


两种假说其一赋予了秤星辰的传奇和福寿禄的祝愿,(好吧其实是诅咒),告诫人们买卖得诚,为人得实。其二赋予秤皇权的加持,告诫人们交易要公,秤杆要平的天下公平的原则。

传说之所以称之为传说,就是它可能不是真的。(好像是一句废话)


其实两种假说只不过是起源不详以美好的故事代之,证据不足用始皇的权威压之罢了,杆秤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充分利用的杠杆原理,只用了很小的重物便可称量较重的东西,而且方便携带且易于计算,虽然国际上认为秤最早起源并不是我们国家,但秤的发展及文化却要比他们深远的很,一斤等于十六两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斤等于十六两之所以能历经两千多年而不改,必然有它的道理,秤作为古代的衡量工具,方便和准确是它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杆秤是在一根木杆上定出秤头、提点和刻度的,在秤头上挂上秤盘或秤钩,在提点上穿绳用作支点,在后面的秤杆上标出刻度,刻度的第一个点叫定盘星,这个点是前面秤盘或秤钩的重量,也是秤的平衡点,想象一下,我们作为一个标称的工匠,打造一个一斤的秤,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平衡点,在秤的尾端找到一斤重物的平衡点,我们怎么来标其他的点呢,在当时最好的办法是对折等分那么问题来了,采用十进制,也就是一斤十两,我们在对折后就是五两了,如何等分五两的线段呢?(具体做法请自行查找如何用尺规等分五条线段)在当时是比较难的,何况是秤这种对准确要求很强的东西呢,而十六进制的一斤十六两则神奇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八两,四两,二两,一两,所以这恐怕才是一斤十六两的含义吧,这也是伟大的先祖的智慧的沉淀。


感谢朋友们的阅读,留下你们的痕迹吧,小生在这里作揖相谢了!!!


诗词的前世今生


古代杆秤一斤为什么用16两呢?

其实每一颗秤星代表一颗星宿。他们分别南斗6颗星,北斗是7颗星,南斗代表“天”,北斗代表“地”; 6和7加在一起是13颗星,外加“福禄寿”三星。

南斗六星分别名为:天府星、天梁星、天机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杀星。南斗六星是人马座的一部分恒星,图中六颗绿色的在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即为南斗六星。

北斗七星分别名为: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开阳星、瑶光星。北斗七星为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七星连起来就像古代舀酒的斗形。

另外三星便是福禄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这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

杆秤十六颗星的来历有两个传说: 其一,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为16两一斤。

其二,传说由“财神爷”范蠡看到天上的星斗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后来发现有些商人心术不正,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坑害百姓。冥思苦想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十三星基础上再加福、禄、寿三星。

南北斗共十三颗星,加福禄寿三星,又分别代表着天、地、良心。所以称作“天地良心十六两”。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另外成语“权衡轻重”“权衡再三”也与杆秤有关。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









谜之迷色


成语半斤八两大家都知道,可见古代中国确实是十六两一斤。在我们看来把一斤分成十六两,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很不方便计算。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古人这样做,其实是大有深意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还有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比计算方便还要重要的多。

卖个关子,不说这个东西是啥。先听我讲一讲一斤十六两的来源。

相传这种木杆秤是鲁班所发明的。当时的秤是十三两一斤,是根据天上的星宿——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在秤杆上又加了3颗星花,分别代表福、禄、寿三星。至此,一斤变成了十六两。

根据中国古代的说法: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加上福、禄、寿三星,那么这十六颗星其实和人一生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做生意的人缺一两,福星减少你的福分;缺二两,禄星减少你的财运;缺三两,寿星就会减少你的寿数。这样的意思,其实是告诫大家做生意要本着良心,公平买卖,万不可缺斤短两,到头来亏的都是自己。

所以,现在大家知道刚才上文说的,比计算方便还要重要的一个东西,其实就是:诚信。

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中国人对自我品德的约束与要求。


不信青史尽成灰


①一斤十六两,并不神秘,当然更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他和其他度量衡的进位制,都是一致的。

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周角360度,平角180度,直角90度。这样的规定,非常方便分割。例如,60的质因数有

2,3,4,5,6,10,12,15,20,30,和60,质因数很多。

对于市制质量单位,也是同样道理。例如案座上切好有一斤肉,顾客恰好买一斤的,直接拿走。

只要半斤的,平分两份比较容易,一份就是半斤八两。

同样的道理,需要四两,二两,甚至一两的,分割起来都不是难事。

特别是古代有金子,银子但一次买卖不会恰好用完这一锭,对半平分显然是最简单的办法,很容易切取到适合的钱币。如果十进制都比较麻烦,这锭银子十两,花了五两还好办;花的是一,二,三,四两的,就不好掌握切割了,切不准,得到一把碎末,肯定会引发纠纷的。

②采用十六进制,也有一个科学的依据,1=2º,

2=2¹,

4=2²,

8=2³,

16=2的4次方,

和现代计算机采用的二进制完全一致。

③但是,为什么又不一直坚持用十六两制度呢?

十进制是最普遍的进位制,在现代社会,显然应该采用普遍通用的进位制,所以解放后,我国就逐渐废除十六两制,改用十进制。

④采用十进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持国际制的一致,避免特殊的进位制,引起不方便。

④十进制的推广,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仪器的普及,使得数值的换算无需人力,非常方便。例如,直角是90度,但是现在100度的非常方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无非就是小数点向右边平移一位,两位而已,根本不用计算。即使计算,也至少有便携式计算器,输入即可得到结果,使得60,90的进位制没有坚持的必要了。


青山不掩


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盘。

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权衡轻重”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

中国传统的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制13颗星花,每颗小星代表1两,每颗大星则表示1斤,定为13两一斤。其实这是用勾股定理来确定杆秤称量时的垂直度,以提高称量的精确度,这也是勾股的名称由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秤杆上又添加了“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为16两一斤,进一步提高了杆称精确度。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为计算方便,国家才把秤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在做买卖时,商人手提着秤毫,提醒商人要明察秋毫,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而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福禄寿星直接影响人的福气、财禄和寿命,旧时商业道德讲究诚信为本,出售货物克扣一两,减福;克扣二两,福、禄俱损;克扣三两,福、禄、寿全无。藉此警告商家一定要买卖公平。所以过去民间流传有“秤上亏心损阳寿,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诫我们,要买卖公平,生财有道。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三国时期诸葛亮曾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一十六两的含义为: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星三台司命,相加起来刚好是一十六两。据《抱朴子》《太上感应篇》等经典记载,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且“算尽则死”。道教在《解结科》法事中,解除人生种种过咎一切冤结,特意有一科解“交易不平”之结。交易之事,既受上天监管,也代表古人公平交易的信念和原则。这里我们要注意到中国古人发明的杆秤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⒈作为中国独立发明的传统衡器,杆秤并不比电子秤“科学”性差,它在中国应用了数千年,其社会价值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难以言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杆秤携带方便,山里的农户也会为了防止买卖被骗而携带一根杆秤。这证明杆秤还是存在其应用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保留着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衡量工具。

⒉ 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西方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⒊它的兴衰沉浮记录了社会生活变迁史。在大工业文明向手工艺文明挑战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国曾以“科学化、现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导,对传统杆秤及其生产,从意识形态、工艺方式及产业制度上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限制、批评、改造、打击。仅管如此,在电子秤已广泛应用于商业计量的今天,传统杆秤仍有一定的群众市场。

⒋中国传统手工做秤的工艺起源于几千年前,其中集中了东方人重直观和崇尚简洁实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结了大量的精巧工艺技术,蕴藏着丰富的专门知识,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学工艺、历史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价值,也必然有其未来存活发展的地位。

古人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神灵有知。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现在学习西方进制,把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其实也破坏了传统文化,使人不受心法的约束,道德滑坡,为了钱什么坏事都敢干的奸商也逐渐多起来。

扩展资料:

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古代,秤锤称为“权”,如《论语.尧曰》集解︰“权,称也。”又《广雅.释器》︰“锤,谓之权。”及《论语.子罕》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宋

朝朱熹集注︰“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

另古人称秤杆、秤为“衡”,如《前汉.律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另《礼记.经解》曰︰“犹衡之于轻重也。”注:“衡,称也。”因此,秤锤称“权”,秤杆称“衡”,寓意人们做事之前要衡量、评估事物得失轻重。除此还有另一层涵义如《礼记.深衣》上载︰“规矩取其无私,绳

取其直,权衡取其平。”这段记载大意是说,符合圆规、曲尺是取其象征公正无私,垂直如墨线是取其象征正直,齐平如秤锤、秤杆是取其象征公平。由此可知,古人视杆秤为公平、公正的象征。

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两,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

用一颗星来表示,叫作“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相传,秤杆上刻的秤星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前六颗代表南斗六星,象征四方和上下;再往后数七颗则代表北斗七星,象征用秤者立于天地间,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不偏颇。秤杆的尾端是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另外,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如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无论是做秤、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杆秤秤的不仅是良心,还秤出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并加盖了皇印,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及公平要求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并把秦权作为秤铊形状,并加上铭文印章,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还有一个说法(上面已介绍过)是,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中国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吉诚


“斤”的起源很早。中国自周代便开始有了重量单位:斤、两、钱、分。古代有种官职叫“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了关系,所以“斤”、“两”等也被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而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称”,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所以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古代会把16两定为一斤呢?有三种说法。


一是范蠡经商过程中发明的

传说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发现当时人们买卖都用眼睛直接来观察商品的多少,这样看是非常不准的,难以做到公平交易,于是范蠡用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做参照物,一共有13个星星当做标记,每一颗星星表示一两,13颗星星就表示一斤。

范蠡把这种称量的方式推广开后,渐渐的出现了投机取巧的小人,他们称量货物时往往缺斤少两,这些心术不正的商人把市场扰乱了,范蠡思来想去,决定在13颗星的基础上,再加上福禄寿三星,这样就凑成了16颗星代表一斤,也就是16两了。

范蠡为了杜绝商人们缺斤少两,表说福禄寿三星预示着人的命运,如果缺了一两,人就缺了"福气";缺了二两人,就缺了"福气"和"俸禄";缺了三两,人就缺了"福气"、"俸禄"和"寿命",古代人都比较迷信,一听范蠡这样说个个都信了,因为谁也不愿缺了福禄寿,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缺斤少两了。

二是李斯从秦始皇的批示中悟的

在秦朝以前,每个国家的度量和钱币的衡量单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各国之间的交易就非常不容易。在秦朝统一了六国之后,秦始皇就下令统一度量衡,而负责起草文件的人为李斯。

当时除了衡这个标准没有确定之外,其他的都已经确定了,于是李斯就去问了秦始皇,秦始皇说了四个字“天下公平”。李斯拿到这四个大字后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又怕秦始皇怪罪,于是直接将这个四个字的笔画给加起来了,于是就成了衡的单位,也就是刚好16两一斤,所以半斤八两刚好相等。

三是鲁班发明木杆称逐渐演变的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


小白读资治通鉴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见人说:“你俩半斤八两,谁也好不到哪儿去”,以前还以为是说半斤是十两,和八两差不多吧,现在想想真的是傻的可爱。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古人将16两定为1斤,而半斤就是八两,所以,半斤八两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定义16两定为1斤呢?

古人是有大智慧的

古人认为:“天上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正好16星”。

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如果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少了一颗星便表示人将会少一份福气,固古人,就将16两定为一斤,同时也是为了从心理上,告诫商人要在日常买卖中,诚实公平,不得短斤缺两,否则就会却星,福气会减少。

所以做买卖的人不敢做短斤缺两的昧良心事。


核桃班长


在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展开一斤等于十两的试点以前,我国在计量重量单位时,以十六两为一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与中国智慧相关的“十六两”

一斤十六两的进制具体来源已经不可考,但是有记载显示,至少在汉代及以前就有这种计量方法了,在《汉书·律历志上》中,有明确记载“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但是从古至今还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十六两”来源的说法:

一说这与古代的天象学相关,“十六”这一数字来源于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及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古代人认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主寿命和生命,如果商人在用秤的时候不足两,对寿命也有减损;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确定了长度、文字和重量等全国统一标准,在重量统一度量的过程中,只给出了“天下公平”的制定标准,当时的宰相李斯就根据这四个字的笔画数目,将一斤定位十六两。

中国文化中的“非十进制”

在对于数字的运用上,古人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的,我国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才有了严格的十进位制。

而在此之前,人们的生活总要继续,就有很多非十进制的计量方式,并且有很多一直延续了下来。

例如在计量时间时,用的是“十二时辰”,生肖为也是十二,道家认为数字“九”包含了阴阳两极,天、地和人三才以及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象,所以是数字之极。


你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欢迎一起讨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