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一想到“輕功”,就想到小時候看《還珠格格》或諸多武俠片裡各種高手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樣子,還挺羨慕,哈哈,現在想想真是幼稚,真是搞笑,原來他們的絕活兒竟是“威亞”…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恆哥可以告訴大家,中國古代真的確實有“輕功”,但絕對不是影視劇中高手飛來飛去的“輕功”,那只是個傳說,並不屬於武功的範疇!純屬是小說家的渲染以及影視作品的誇張藝術體現!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地球上一切物體,在任何狀態下都受到萬有引力作用,在地球上則表現為地心引力作用,就是傳說中的重力。“輕功”雖然存在,但“輕功”不是反重力的體現呀,依靠反作用力而產生不受地心引力作用,基本不可能的,除非排除地心的吸引力,才能飛,那就簡直是在說笑…

那不能飛,“輕功”這一說又是怎麼來的呢?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其實,古人對“輕功”的理解是跑得更快,跳的更遠,蹦得更高,可以大幅提高奔跑、跳躍能力,主要是為了讓身法更加敏捷,更加快!大家都知道跑酷吧?現實中“輕功”的效果和跑酷差不多,但是跑酷者一般需要勘測地形和距離,就算是蹬牆也只能蹬一兩腳,落地打滾緩衝,而輕功作為古代武者的逃生技能,既不用勘測地形,又能在90°直牆踩上五六腳,落地也採用馬步落地。現在比較出名的有“武當輕功”、“少林輕功”、“峨眉輕功”、“自然門輕功”。

那很多朋友就非常好奇,“輕功”怎麼練的呢?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其實練習“輕功”,往往要花費數年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來練就,“輕功”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功法,身體敏捷,攀爬縱躍能力超強,對身體的各項能力要求較高。練習“輕功”的方法很多,比如:“站樁”、“水缸練習”“跳坑”“負重練習”等等,上乘功法還要練習氣功!恆哥小時候練過“負重練習”和“牆面移動練習”,練習一段時間發現,腳尖爆發力很強,這樣的長期訓練可以使自己身體變得輕盈,身輕如燕,騰空而起。

恆哥感覺最出名的就是“武當輕功”: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部紀錄片真實地拍攝了一名武當弟子表演的飛身摘燈籠的輕功絕技。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這名武當弟子略微助跑,腳一蹬門柱,便飛身將懸掛在6、7米高的燈籠從門簷上摘了下來。而且朋友們也可以去網上搜一下“武當輕功-陳師行道長”,展示飛簷走壁,縱跳20米身輕如燕等表演,還和國外的跑酷小夥兒對戰了一下蹬上好幾米(忘記了多高了)90°直牆!除了陳道長,還有南少林武僧釋理亮,自學成才的葛強,這些都是“輕功”的傳人呀!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而且民國時期的“燕子李三”真有其人,在當時的影響極大,轟動一時,他的“輕功”功夫可是了得!

這下朋友們對輕功有一個重新的認知了吧?

中國古代真的有輕功嗎?

兄臺,留下評論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