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保險就是騙局,你怎麼看?

侯至府


由於我的從業經歷,很多保險業外的朋友經常來問詢,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是不是我的保單就沒法獲得兌付了?保險公司會倒閉嗎?倒閉了我的保單咋辦啊?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問題:如何確保我的保險合同能按條款履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保險業如何通過外部監管和內部控制來確保保險合同的履行。

1. 傳統觀點

眾所周知,金融業是強監管行業,國家對保險業監管更是嚴上加嚴,我們經常看到P2P跑路,也有不少銀行破產,偶爾也能看到私募基金跑路,但從來沒見過國內有哪家保險公司跑路或破產的,這些都是得益於嚴格的外部監管。即使是美帝國主義,在美國保險集團(AIG)面臨破產倒閉風險時,美國政府也是出手相救,以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保險利益不受損失。

大家如果在互聯網上搜索“保險公司的安全性”,會出現大量的文章,標題通常是“保險公司的安全性”、“保險公司十大安全機制”、“法律角度看保險公司安全性問題”等,文章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引用《保險法》及相關法規的條款來告訴讀者,我國保險法和保險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的約束和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投保人不用擔心。

好吧,不用搜索了,將“十大安全機制”列在下面,方便懶癌患者直接查看。

機制一:保險公司設立條件嚴苛

機制二:保險公司註冊資本雄厚

機制三:保險公司經營監管嚴格

機制四: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制度

機制五:保險公司的責任準備金制度

機制六:保險公司的公積金制度

機制七:保險公司的保險保障基金制度

機制八: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

機制九:保險公司的再保機制

機制十:保險公司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制度

在我看來,上述十大機制中,有的其實是一個事情(例如機制二屬於機制一),有的主要適用於產險公司(例如機制九),有的是用來湊數(例如機制六),簡單的羅列只是在形式上讓投保人感覺管得挺嚴,實際很難找出邏輯,不易從本質上理解。依我看保險法律法規主要是防範和管理保險合同的履約風險,那麼我們就按照風險管理“事前防範、事中管理、事後應對”的思路來看外部監管如何運作。

2.外部監管

(1)事前防範

《保險法》在第一章“總則”之後的第二章就對保險合同的方方面面做了規定,然後又對保險合同的簽發方和參與方做了詳細的規定。第三章“保險公司”對保險公司股東資質、實繳資本、籌備要求、高管任職、部門安排、崗位設置、建章立制、機構設置等有詳細而嚴格的規定,以確保保險合同簽發方具備開展保險業務的能力和持續經營的基礎。在第五章“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中對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的主體做了約束,以規範保險合同訂立的重要參與方開辦資質和經營行為。

(2)事中管理

《保險法》在第四章“保險經營規則”對整體保險業務經營做了規定,在第六章“保險業監督管理”對保險監管機構的監管任務做了規定。保險監管機構基於《保險法》,發佈了大量的規章制度和通知文件,從市場行為、償付能力和公司治理三大方面對保險經營活動做出更為詳細的規定。償付能力是威脅到保險合同正常履約的第一道防線,我國建立了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二代監管體系,可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情況進行較為合理準確的監督。

我國還按照《保險法》建立了保險保障基金制度,保險公司每銷售一份保單,就需要繳納一定的資金至保險保障基金,以供保障保險合同的履行。

(3)事後應對

如果真的出現償付能力不足,甚至突然下滑到資不抵債怎麼辦,《保險法》也給出了答案。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保險監管機構可採取責令增加資本金、辦理再保險,限制業務範圍、股東分紅、資產購置、資金運用形式和比例、增設分支機構、董監高薪酬、商業廣告,責令拍賣不良資產、轉讓保險業務、停止接受新業務等十大措施以恢復償付能力水平。

對於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或可能嚴重危及償付能力的情形,保險監管機構可直接對保險公司進行接管,直到恢復正常經營能力為止。在此過程中,可以動用前述保險保障基金注資保險公司作為過渡,恢復正常後再退出,歷史上保險保障基金動用過三次,分別是新華人壽、中華聯合以及安邦集團,保險合同的履行並未受到影響。

《保險法》對保險公司破產清算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以確保保險合同的持續履行,目前為止還沒發生過此類事件。

這裡有一點必須要強調,如上所有的對保險合同的履行保障措施都是確保不損害保單持有人享有的保險合同約定的保證利益,對於非保證部分,通常不做硬性的保障,要特別注意。

3. 內部控制

除了外部監管外,保險公司各層級的機構和人員,依據各自的職責,採取適當措施,合理防範和有效控制經營管理中的各種風險,以防止公司經營偏離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這個過程就是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涉及的範圍和內容較為廣泛,限於篇幅,以下圖示意,以後找時間再聊這塊。

4. 如何選擇保險公司?

相信大家看了如上內容,對保險合同中保證利益的履約應該是非常放心啦,有的朋友可能仍在糾結如何選擇保險公司。看公司大小嗎?無所謂!看中資外資嗎?無所謂!看隔壁老王嗎?無所謂!看同事小趙嗎?無所謂!那到底什麼有所謂?我認為做到“四看”足矣,一看客戶服務體驗,二看穩健經營實力,三看風險管理能力,四看償付能力水平

欲知詳情,且聽後續分解。


王曉波頻道


中國的保險是不是騙局,我個人不好評說,但是我來說說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也是我以前的同學不下十次的來我家勸說我買太平洋保險,我知道中國的保險業確實沒有歐美國家健全,但我老婆也是情面過不下去就叫我買了,我就和我老婆都買了幾份,一年的保費是5千多元,但是在2014年我老婆大腦血管瘤破裂導致出血,當時非常嚴重,在武漢醫院進行治療,各種醫療費用花了23萬多,在醫院期間我就聯繫了這位賣保險的同學,他說先治療,治療好了再回來找公司索賠,誰知道等老婆出院後找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居然說,你老婆恢復的這麼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都能自理,還能幹活為由拒絕賠償,最後我也是沒辦法就找律師打官司了,通過兩次的法院審理才把官司打贏,保險公司才賠付3萬,而賠了3萬之後投保自動退保,而之前的保費一概不退,這事我也就算了,而我想把我自己的幾份退回來,可保險公司不願意退,說退保只能拿到買保險一半錢回,唉……這就是中國的保險,是不是騙局大家評論


成鋒123


呃,保險騙不騙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貪心的人而言,保險就是騙人的,對一些比較純粹為自己買一份保障的人而言,那比較肯定是靠譜的,嗯,就醫療險而言,我們分為消費型保險,醫療險跟保障性的醫療保險,消費型醫療保險,就是每年你交的錢,就是,有病就花,沒病就算了,你拿不回來的,很多人都選擇多少年後返還多少年返還,那是絕你給你畫了一個大餅,你是拿到了錢看你的寶藏肯定能拿到那麼多嗎?所以說,你買保險的時候,重點是看的是免責條款,還有它的保障疾病範圍之內,不要覺得他的病症保障越細越好他越詳細越不靠譜。我記得人壽有各重大醫療險裡邊光一個重大疾病就有106條,很多人都感覺很好,但是我一看,連心臟裡面都封,不是說整個心臟手術你就分,它心臟還分為左心房右心房主動脈,什麼東西亂七八糟的,那個他才符合賠償的條件,所以說買保險,就看你懂不懂怎麼去買,你有業內的朋友比較靠譜的,你跟他諮詢,但是前提是他已經從這個行業退休了。


乙閒1


我非保險行業工作,但我的工作,需要和保險公司打交道,所以對保險並沒有惡感。

如果說買時容易理賠難,我倒不覺得。因為我所在的公司有向保險公司投保團體險,幾乎每次都能順利的拿到賠償款。我和很多同事也都額外再買保險,其中有幾個得重大疾病的,不但報銷了醫藥費,還獲得賠償。

我看過保險公司的理賠申請單,上面清清楚楚寫著,什麼情況的理賠需要提供哪些材料,而且這些材料都是肯定會有的。舉個例子,住院治療了,那一定有病歷記錄,出院小結,醫療費用發票,明細清單,當然還要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和銀行卡號,就這些而已。

當然,人身保險的種類很多,單買一種是無法覆蓋人生的風險的。不可能要求買了意外傷害保險,自然身故也要保險公司賠償;買了人壽保險,得了疾病沒有身故也一樣不會賠償。建議買保險的時候,綜合投保人壽保險,綜合意外保險,重大疾病保險,住院醫療保險,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我的很多同事都是海歸,都說——保險的錢不能省,這是一個對家庭負責的人的應該有的態度。這和很多國人帶著有色眼鏡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不久有一部電視劇《少年派》講的是現代家庭的倫理之外,還有現代家庭的理財觀念,其中保險就佔了很多的篇幅。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看看。


玉幡杆


別人說啥咱不管。我是自願讓保險公司給坑了。八年前在銀行裡讓人家給忽悠瘸了,自己跳進人家挖好的坑,當時過二十天後知道是坑已經晚了。那些保險條款都是搞保險的專家費盡心機搞的,當時我已年近六旬,頭懵眼花,整個條款印的都是米粒大的字,什麼A條1、2、3,B條5、6、7、8條條都是連環套,只要鑽進你就跑不了。講理人家不聽,人家要講法,法院不向我,講法咱也弄不過保險公司的,人家專門養著幾個訟棍,我與人家打嘴仗,那是自取滅亡。我也不敢試。

回到家瞞著老伴和孩子,狠狠抽了自己幾個大嘴巴,看看以後還敢不敢想沾保險公司的小便宣。

如今已經熬到了第九年,再有一年就爬出火坑了。

保險公司好壞咱不評價,我家老少再也不敢再沾小便宜了。


九天牧馬


和你一樣遇到這樣的事,2002年舅母在保險公司上班,因有任務成天找入保險,後推脫不掉就入了一份,年交2550元,交20年,保額是12萬,不過是去世後領取。其中附加大病住院醫療,後來因舅母沒提醒保費推遲交的,大病醫療過期不能交了。當年流行一句話,一人幹保險全家不要臉!提成30%的前期說的天花亂墜,後期一概不理!當時也年輕現在想想二十年存銀行就得多少錢了?還死後返還?說實在的保險就是忽悠親戚朋友,我在保險公司待過一個月做的是助理,看他們天天開會勵志,說實在的其實就是要求你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買保險、做保險,後來感覺像傳銷,就拿到第一月的工資不幹了。現在國家都有醫療社保,錢多的話商業保險作為應急可以買一點,不過我只建議賣醫療其它呵呵……


雲淡風輕12355788


華夏理財保險不能買純粹是騙局!每年2萬共繳10年,有一個金賬戶繳費期能用,10年繳費期過後只能取錢不能放進,如果取出來了就成了空賬戶,它的目的是把你的錢鎖住活著的時候你就別想拿出來。

後來我退保了,當時繳費期已過了兩個月,而且我在賬戶沒有放錢,他們就把我的現金價值2萬元抵繳保費了,而且說投保的時候現金價值抵繳保費是系統打勾默認的,真他媽坑人。

商業保險人活著你是用不上的,兒子孫子可以用。

保險有風險 ,購買需謹慎!


塔寨村民8187


我說一件事,我家2012年7月份買的車,剛買完車就涉及買車保險,一個熟人推薦買全險,因為我愛人6月份剛剛學會開車,當時全險大約5000多,什麼意外險,三者,交強險啥的,3個月之後,我愛人開車不小心把倒車鏡撞壞了,以為全險肯定沒問題,結果保險公司來人一看,說不賠,因為保險合同中倒車鏡壞了不算,除非整個車門子壞了給賠,說實話我當時也沒看那麼多的保險條例和細則,後來總結了一條,保險不完全騙人,但也有害群之馬造成保險騙人的情況。


謝志遠8


親身經歷,本人2016年參保太平洋,每年8000,連續交20年,當時交的時候我50歲,沒想太多,後來我想以後沒錢了交不起怎麼辦(要交到70歲)我就找他們改成10年的,沒想到不行呀,我和她們吵了一架當年就退保了,還別說他們真仗義👍👍又把錢退給我了😄😄😄😄就是塔瑪少了個零😭😭


991523713


我是保險公司:你們一百個人每人拿十塊錢來抽獎,抽到一等獎的我獎勵一百大元給你!越多人參加我這一等獎也弄多幾個給你們!大夥都來參加吧,機會人人都有可能發生,走過路過可千萬不要錯過!怕我不會賠一等獎給你們?哈哈看看我家在深圳的樓有多高多豪華你們就不會擔心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